久聞西雙版納的美麗與浪漫,8月5日,我和大姐及女兒和她的兩個孩子,從瀘州乘坐飛機,來到了西雙版納州府景洪,踏上了這片神秘的土地。
西雙版納屬北回歸線以南熱帶濕潤氣候。盛夏三伏,原以為這里也是酷暑難耐,沒想到一下飛機,卻是風和日麗,涼爽宜人。那東南亞佛系國的建筑風格和街道兩旁的花草樹木,讓我們仿佛置身于東南亞某一國度。
我們的司機兼導游是一個本地人,看起來比較實在。他簡要向我們介紹了西雙版納的概況,然后推薦我們去品嘗當地的傣族風味菜,有椰子飯、椰葉糯米粑、香茅草烤魚、傣族米線等,三百塊錢不到,十多個菜,擺了滿滿一桌,讓我們吃得十分盡興。
下午沒有特別的安排,我們就在酒店里休息。酒店里有一個游泳池,滿池清波,碧水蕩漾,我同兩個外孫一起到池中游玩戲水,好似與童年小伙伴在當年家鄉的小河中,又找回了孩童時的歡樂,十分開心。
晚上,華燈齊放,火樹銀花,彩燈勾勒出一幢幢別具風格的建筑輪廓,展現出景洪市區獨特的夜間魅力
當地的網紅攝影已成產業,那些慕名而來的游人都希望在這里打卡留影。從晚上7點至午夜12點,是攝影師最忙碌的時段,那些畫好美妝,穿戴著民族服飾穿行于網紅打卡點的美女們,也成了這里的一道靚麗風景。
第二天,我們游覽了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那里古木參天,原林森森,鳥兒鳴翠,魚翔淺底,孔雀展翅,彌候結群……在那里,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植物動物自然生長棲息,展示了萬物和諧共生的美好。
我們還參觀游覽了哈尼族村寨愛尼山寨,曼聽(傣王)御花園。1961年4月,周恩來總理到西雙版納與緬甸總理會唔,共同確定了中緬邊界。恰逢潑水節,周總理在曼聽御花園同民眾一起參加了潑水節活動,給當地群眾留下了深刻印象。1991年4月,周總理身著民族服裝參加潑水節的銅像在此落成。
夜晚,我們來到瀾滄江(湄公河)岸邊的燒烤攤,那里的燒烤串個大量足,跟我們當地的小串串相比,簡直可以用“五大三粗"來形容,隨便什么,點一串就夠。我們一行三代五人坐在江邊,吹著涼風,喝點小酒,吃點燒烤,擺著過往的龍門陣,倒也愜意。
第三天,我們來到中國最后被確認的少數民族基諾族村寨,基諾族是1979年被國家確定為第55個單一的少數民族,全國僅3萬人。這里是云南普洱茶的主產地之一,我們來主要是體驗采茶,了解普洱茶的制作過程。孩子們背著采茶筐,在茶山上快樂地采摘,給他們的暑假生活增添了新的體驗和情趣。
隨后我們到了野象谷,在"大象學校"觀看了大象表演。看似笨拙,憨態可掬的大象在人的指令下,不但能完成起立、坐下、敬禮、隨音樂起舞等動作,而且還展示了踢球、投匕、畫畫等高難度技能。大象的精彩表演引來人們一陣陣掌聲和笑聲,兩個小外孫也覺得十分有趣。
第四天,我們參觀了傣族村莊曼景罕,了解傣族文化和習俗。傣族是西雙版納的主要少數民族,約占全州人口的30%,信奉佛教,每個村寨都有一個寺廟,村里的男孩到了上學年齡,就要到寺廟去學習;實行女娶男嫁;勞動和分配主要由村里安排;村民的貧富差距不大,喪失勞動力的孤寡老人和孤兒由寺廟供養,是一個純樸善良勤勞自重的民族
在大佛寺,有東南亞最高的佛像,其底座高9米,佛像凈高45米,座落于山頂。大佛面慈目善,神情安祥,似在俯視護佑眾生,兩旁有80羅漢列隊相伴。上山兩側護欄用黃藍兩色龍形裝飾,隨山勢蜿蜒曲折,形如巨龍。
在西雙版納,最有人氣,最具特色的當數告莊趕擺夜市,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星光夜市。到西雙版納,你可以不去看其他景點,但你不能不去趕夜市。一到傍晚,數千個攤位從大金塔寺一直綿延到湄公河畔,萬千燈光閃爍,猶如銀河落地。各種當地特色小吃、水果糖果、服裝百貨、東南亞民俗手工藝品、敲打樂器、流浪歌手、民族歌舞表演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湄公河上,廊橋曲徑,流光溢彩,河面上波光粼粼,錦鯉在河邊追逐尋食,兩旁建筑物上的霓虹燈倒映在河中,水天一色,如夢如幻,真乃高顏值,爆人氣之地!
五天的行程結束了,但西雙版納的美麗和浪漫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西雙版納的青山更綠,綠水更清,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