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面對再次上漲的油價,網上吐槽聲一片。但是除了吐槽,學習一些省油的秘笈才是更務實的做法。
面對高油價,除了吐槽別忘學省油秘笈
隨著12月15日零時的到來,國內汽油價格今年在經歷了13次調整之后,終于在年底“成功沖頂”,不僅站穩了“6元平臺”,95號汽油(京標)甚至在蓄力準備躍上“7元高地”,而且92號(京標)汽油0.35元的幅度也創下了年內最大單次漲幅。面對“高高在上”的油價,自然是吐槽聲一片,不過除了吐槽,如何省油已經成為了大家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很快就有朋友總結出了三大省油秘笈。
點擊加載圖片
駕車省油——效果★★★☆ 難度★★★☆
即使是同樣的一輛車,由不同的人駕駛,油耗表現也可能大相徑庭,百公里油耗相差2L并不罕見。若每年行駛2萬公里,使用92汽油(京標),每百公里相差2L汽油,那么每年油費支出就會相差2564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呢。怎么通過駕駛操作實現省油?有著豐富駕駛經驗的老司機給出的對策是:平穩駕駛 預判路況 規劃路線。
點擊加載圖片
平穩駕駛,避免無謂并線、急起急停,不僅車上的乘客舒適感更強,車輛的油耗也會明顯降低;預判路況,提前觀察路上的車輛行人、交通信號等信息,提前處理可能出現的危險隱患,不僅可以提高安全性,同樣能減少急起急停造成的油耗;規劃路線,提前查詢擁堵情況,合理規劃出行路線,在節省出行時間的同時,自然也會節省汽油。不過說實話,這三招雖然好,但是并不容易實現,需要駕駛者長期的磨煉。
選車省油——效果★★★★ 難度★★
前面說的通過提高駕駛水平來節油固然很好,但是想在北京這樣的“首堵”之城,想心平氣和的行駛在暢通的路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治本之策就是直接選一輛省油的車。同樣都是百公里2L的油耗差距,我選車時候選個省油的不就好了嗎?這一招既簡單又有效,自然成為很多人首選思路。橫向看一下各大品牌中走量的爆款車型,雖然有顏值高、配置全、空間大等比較突出的優點,但油耗低絕對是一個重要原因。
點擊加載圖片
在選車的時候,可以多看看關于其發動機和變速箱方面的專業評測。首先,發動機的排量可能都是同樣的1.4L/1.5L,但是所采用的技術不見得一樣。可以重點關注一下是否有進排氣連續可變正時、可變進氣等先進技術,這些技術關系到發動機燃燒效率、氣缸進氣效率、活塞下行速度、充氣量和充氣效率等,直接決定了發動機的工作效能;與此同時,變速箱對油耗的影響也十分明顯,需要糾正的一個誤區就是——并不是所有的6AT都一定比4AT省油,這里面還涉及到匹配問題,多看專業評測多看網友實測(看多了一定能分得清哪個是水貼),才能練就火眼金睛。
養車省油——效果★★★ 難度★★★
除了駕車、選車這些為大眾所熟悉的節油路徑外,日常的養車情況同樣對車輛的油耗有明顯的影響。眾多的實例證明,處于良好工況的車輛比缺乏保養的車輛會有更好的油耗表現。這也就要求車主日常要注意對愛車多加呵護,及早排除各種故障隱患。眾所周知,質保期之外的修車是不免費的。那么選擇質保期長的車型,不光是節省維修保養費用,也可以通過保持車輛的良好車況達到節油的效果。
點擊加載圖片
按照國家規定,汽車的包修政策不低于3年/6萬公里。這也是絕大多數廠家所施行的質保政策。但是也有部門廠家提供了更長的如“5年/10萬公里”質保周期。以目前城市家庭的車輛更新速度,幾乎整個一手用車周期里面都沒有后顧之憂,進一步降低了用車成本。只可惜,能有如此待遇的產品還太少了。建議如果在其他條件相近的時候,優先考慮質保周期長的車型。
進入高油價時代,節油關乎用戶錢包里的真金白銀。選車、用車、養車,省油三絕招難度各不相同,效果也各有千秋。希望朋友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省油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