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經介紹過,姓氏最開始是兩碼事,“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起源于母系社會,在當時這是同宗同族的名字。由于當時女子地位很高,因此出現了很多女字偏旁的姓氏;而“氏”則起源于父系社會,剛開始是“姓”的一個分支,再后來月由于男性地位的提升,就產生了父系氏族。
如今我們說姓氏,通常指的是一個人的姓名。每個人姓氏的來源,都有著很久遠的故事。今天筆者給大家一個姓氏,這個姓氏被稱為“萬姓之祖”,它就是姬姓。
姬姓是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它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也是黃帝之姓、周朝以及吳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鄭國、魏國、韓國等諸侯國的國姓。資料顯示,發源于姬姓的姓氏超過很多,但是目前姬姓本身的人口數量在全國只有54萬人。那么作為“萬姓之祖”, 姬姓是怎么起源的呢?
說到姬姓,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周武王姬發。這里筆者要說一句,姬姓不是起源于姬發。姬姓的起源跟黃帝有關,史書記載,“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據考證,黃帝及其部落人員世代生活在姬水(今河南新鄭一帶),于是取了河名為姓。
而皇帝的后代有個人叫姬棄,此人據說在堯舜時期負責農業,他是周朝的始祖,再來后他的子孫周武王姬發創立了西周。當時黃帝的嫡系子孫繼承了姬姓,而非嫡系子孫則改成了其他姓氏。西周建立之后,周武王姬發大封諸侯,當時以姬姓為國姓的諸侯國就超過了53個。
由于這些分封的諸侯國的后代絕大多數人都以國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號為姓,時間久了姬姓的人數反而逐漸減少。到了秦國滅了周王朝之后,許多姬姓族人就將“姬”姓改為“周”姓。也正是從這以后,以姬姓為姓氏的人越來越少了。據統計,目前《百家姓》中收錄的508個人數較多的姓氏中,其中411個姓氏都跟姬姓有關,因此姬姓是當之無愧的“萬姓之祖”。
目前姬姓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山西、陜西、河北、江蘇等地,而且各位讀者朋友你的姓氏很可能就是姬姓衍生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