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由法律出版社、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承辦的交通事故處理機制創新研討會暨《中國交通事故律師辦案指引》新書發布會于下午2點在法律出版社隆重舉行。
此書凝結了六年的辦案經驗,為專業從事交通事故法律服務的律師提供了一套常用的標準化文書,本期推送選自該書第七章“出庭指引”的部分內容,敬請關注!
1.任何情況下都要注意維護、彰顯律所形象及出庭律師自身的專業形象。
2.本所案件分配原則上以律師居住狀況就近安排,相對固定幾個區域,同時綜慮開庭時間沖突、開庭量、當事人/跟案人員指定、案情需要等因素。
3.一般情況下,每周五來單位領取下周開庭案卷,庭后一周內及時將案卷交回跟案人員處。
4.如有新增加的開庭案件,應在接到短信或者電話通知后及時來所領取案卷。
5.因個人原因需請假,應在開庭安排前按照所里相關請假制度辦理手續。
6.領取案卷時應與跟案人員核實、確認開庭信息。如果因為延誤開庭造成撤訴,產生的訴訟費損失由出庭律師負責賠償。
7.至少應在開庭前一天審閱案卷,熟悉案情、核對原被告信息、核實訴訟請求、基本事實及相應證據等,如有不詳先與跟案人員溝通,經跟案人員溝通后再與委托人聯系、核實。
8.核實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9.非因特殊原因,不得在案件未審結的情況下擅自要求更換律師。
出庭律師除了熟悉基本的法庭順序:證據交換(庭前會議)——開庭陳述——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后陳述,還必須參加本所舉辦的“模擬法庭”實戰演練,通過多次的實戰演練,不斷變換原被告代理律師及主審法官角色,快速、深度理解如何實現受害人利益最大化的技能。
下面的經驗總結,每一條的背后都有一次投訴或者成功案例,希望能幫助新執業的律師快速成長。
1.應確保至少在開庭前15分鐘到達法院,如因堵車等特殊情況無法在指定開庭時間到達,應至少提前30分鐘電話告知法官,避免造成撤訴等嚴重后果。
2.出庭時應著正裝,禁止穿運動服、睡衣、休閑服等有損律師形象的裝束。
3.及時出庭,遵守法庭紀律。出庭時精神飽滿,出庭前不要熬夜,禁止酒后出庭。
4.發言時聲音洪亮,吐字清晰,注意書記員的記錄速度。
開庭陳述目標:讓法庭在五分鐘內理解訴求以及核心理由:
5.舉證質證階段,抓住要點、焦點發言,不要長篇大作。以影響法官的判斷為目的,不要和對方律師及對方當事人糾纏不休。
6.以尊重法官為前提進行溝通,庭審過程中避免與法官發生言語沖突,注意利用庭后的電話溝通。
注意:
7.庭審過程中如遇不詳信息,在確保不承擔風險的前提下,應根據案情及庭審情況隨機應變,或者告知法官庭后與委托人核實后另行告知。
8.如果有當事人或者家屬出庭,涉及案件基本事實(案件經過、醫療費、護理情況、家庭情況、工作/工資情況、精神痛苦、收據/收條的來源經過等),必須由當事人或者家屬進行確認或者回答。
9.如案件屬于二次開庭、更換律師的情況,應在開庭前或者開庭時再次與法官核實訴訟請求。
10.關于訴前單方鑒定問題,應明確將我所對該問題的意見告知法官或者被告。(隨身攜帶本所“致法院的意見書”和“致對方律師的意見書”,以及相關法律規定)
11.如果法官堅持安排重新鑒定,必須聲明“重新鑒定費由申請人承擔”并要求將該聲明記入庭審筆錄。
12.關于沒有醫囑的營養費、護理費訴訟請求,應充分利用病歷、診斷證明對傷情的描述,詢問跟案人員/受害人醫生沒有開具醫囑的“合理說明”,結合專業經驗,盡可能形象、仔細地向法官陳述,讓法官感知到委托人的受傷情況,便于對訴訟請求的爭取。
13.營養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無固定收入者的誤工工資、誤工時間、交通費、財產損失等賠償項目,準備好“合理說明”。
14.對于主張的所有訴訟請求,尤其“農轉非”案件,應全力爭取,多次強調證據鏈,合理解釋疑點,避免在庭審過程中經常運用“請法官酌定”的代理意見。
15.按照委托人的書面意見與被告調解,否則,造成的訴訟請求與和解結果的差額由出庭律師負責賠償。
16.簽署庭審筆錄時,應閱讀仔細,如發現主要庭審意見被遺漏,應及時告知書記員補正。
17.如當庭確定領取判決或者再次開庭時間,或者需要庭后核對事實、補充證據、補交費用等,應明確將此信息記錄到《庭審備忘錄》,庭審結束后確保將《庭審備忘錄》填寫完整,并隨同案卷及時交給跟案人員。
18.庭審結束后問詢法官是否可郵寄判決書,尤其是偏遠法庭案件,并將郵寄地址明確告知。
19.接到法院電話,應及時記錄通知事項,并立即用短信轉告跟案人員或者安排該事項工作的同事,禁止推脫。
20.不得將戶口本、判決書、鑒定報告等證據原件無任何手續的情形下直接交付委托人或其家屬。
21.當庭確定案件須重新鑒定、須押金條辦理醫療費結算等情況,應當庭向法官領取病歷、醫療費押金條等證據原件,避免增加其他工作人員工作量。
22.戶口本、出生證、勞動合同等證據資料應在庭審完畢后向法官要求返還。
23.如遇案件必需但無法直接獲取的證據時,應當庭向法官申請《調查令》,填寫《調查令》信息時,如自己不能去又無法確定具體辦事人員可提醒法官在辦事人員處先空著。
24.非因法定原因必須撤訴,出庭律師不得擅自撤訴。否則,造成的訴訟費損失及其他損失,由出庭律師負責賠償。
庭審重點(賠償項目)指引
要善于歸納庭審重點,要善于以自己的法律適用、論證邏輯為基礎,替法官總結爭點,要善于在法官籠統的爭點下通過分爭點的區分,展現自己的論證邏輯,敢于補充,闡明為何是爭點的理由。圍繞庭審重點及發表最后意見的時候,應強調下列特殊地方:
1. 責任比例
如果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的事故,應強調機動車一方按照以下標準承擔賠償責任:
2.交強險限額
3.責任主體及責任份額
(2)強調上述賠償義務人的行為直接結合構成共同侵權,應當相互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4.醫療費
5.后續治療費
建議車主同意一次性賠償,理由:本次賠償的僅僅是手術費,如果待實際發生以后另外起訴,將包括手術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誤工費、交通費及訴訟費,金額肯定高于現在的金額,而且自己還需要再次出庭,增加訴累。
6.營養費
沒有“加強營養”醫囑的時候,強調手術記錄,強調手術必然失血,術后加強營養是必然的生理需要,與醫囑上面有無“加強營養”字樣無必然關系,希望法官依據日常生活經驗依法支持。(有判例)
7.護理費
沒有“加強護理”醫囑的時候,強調“傷筋動骨100天”的生活常識,特別是老、弱、婦,希望法官依據日常生活經驗依法支持。
8.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
9.鑒定費
如果涉及重新鑒定,特別是鑒定結論沒有改變,或者有所增加,一定要求兩次的鑒定費用全部由被告承擔。(有判例)
如果涉及申請鑒定人出庭,產生的“鑒定人出庭費”,要求由被告承擔。(有法律依據《北京法院關于鑒定人出庭規定》)
10.被扶養人生活費
“農轉非”案件里面,如果被扶養人戶口也是農業戶口,再三強調應該按照傷者的賠償標準(城市)進行計算才合理:因為被扶養人生活費是由傷者承擔的法律贍養或扶養義務,與被扶養人本身的戶口無關,與傷者的健康和賺錢能力相關,所以,應該按照傷者健康時的生活水準判決支付。(有判例)
11.精神損害撫慰金
涉及未成年人、傷者特殊部位、面部的,務必強調精神上的痛苦。
涉及其他情節(車主有惡劣情形的,傷者個人或者家庭因此受到影響的),強調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懲罰功能。
如果在其他賠償項目上存在糾纏,或者可能不利的情況下,希望法官在本項目上給予適當補償。
12.誤工費
誤工工資標準問題,涉及3500元以上的,強調“合理避稅”的生活現實。
誤工時間,強調按照較長時間計算的合理依據。
13.交通費
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進行合理說明;在發票有瑕疵的情況下,強調當事人沒有證據意識,只是想反映確實存在這樣的損失。
14.住宿費
外地的親屬探視傷者必然發生的費用,進行合理說明。
15.財產損失
即使沒有任何證據,強調因為手術需要剪爛衣服的合理情形,手機的普及性及價值,隨身錢包的必備情形,2000元的賠償僅僅是象征性的補償。(有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