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有出息,無意中會選擇一些不恰當?shù)慕逃绞胶屠砟睢_@種方式不僅達不到期望中的教育目的,甚至會妨礙孩子正常的心理性格發(fā)育。
“爸媽怎么樣都行,只要你以后過的好就行。”
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中國大多數(shù)家庭都有“犧牲”理念,認為父母一生就是為了孩子,將所有關(guān)注都傾注在孩子一人身上。家長以為多和孩子表露這種思想,就會讓他更懂得感激、更有上進心。其實更常造成的是下面兩種后果:
加重孩子心理負擔
你愛孩子時,同時也要記得他是自由的,他有權(quán)利去選擇自己的人生。然而就是這種所謂的“犧牲”精神,讓孩子本應無憂無慮的生活充滿壓力和負擔。他會有“爸媽以后的生活就靠我了”的想法,思想包袱重,壓力過大,肯定不利于學習,還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
讓孩子變成“白眼狼”
與上述情況相反,還有一類孩子會成為“白眼狼”。因為“爸媽怎樣都行”這句話本身就有極度溺愛的味道,讓孩子認為只要自己過得舒服,就不用考慮家里。于是不思進取,只顧著自己快活,長大后也繼續(xù)“啃老”,完全不把父母放在眼里。蕓蕓經(jīng)常看到有報道孩子不孝的新聞,其實孩子不孝,歸根結(jié)底還是家庭育的失敗。
為人父母,你要做的不是一味的向孩子宣泄你對家庭的付出,這樣做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抵觸心理,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負擔。家長可以為孩子付出,但不要讓他以為,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他。同時也要給孩子回報的機會,比如讓他幫忙做家務(wù)等。
孩子輔食如何添加?、寶寶晚上睡不好怎么辦、寶寶不愛吃飯如何解決?
打開微信搜索公眾號:蕓蕓育兒經(jīng),你要的答案這里都有,為寶寶的健康成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