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男孩的父母一定有這樣的體會,總覺得女孩更貼心,更好帶。男孩太鬧騰,就像我家那兩個,別看有時候兩個孩子相親相愛,但其實愛不過三秒,他們每天更多的都是爭吵、爭寵、互相嘲弄。
我聽到最多的就是:“媽媽,你不愛我!哥哥欺負我!弟弟老粘著我!他拿了我的槍!你偏袒弟弟!”每次調節(jié)兄弟兩人的糾紛都要耗盡我大半的腦力,但也慢慢琢磨出了一套怎么樣養(yǎng)男孩的法則,今天分享給各位父母們。
1
我咨詢過我們學校的心理老師。一般男孩子和女孩子比起來有三大特性。
肢體好動:由于天性如此,那么不妨就讓男孩“野一點”,很多男孩課間都會互相推搡,摟抱,其實這些都是男孩與朋友之間表現(xiàn)親密和友好的方式,不是欺負。
父母們沒必要太過緊張,不要用我們從小長大習慣的女性標準和習慣去評價要求男孩子。當然,校園霸凌事件要除外,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被霸凌一定要及時告訴老師。
更幼稚:男孩會比女孩晚熟一兩年,這都是很正常的。我們班女孩懂事有責任感的非常多,學習也很自覺。而男孩“鬼點子”就很多,貪玩一點。身為老師我覺得這是件好事,這樣的孩子長大會心思單純,有創(chuàng)造力,頭腦也比較靈活,不死板。
更冒險:對于男孩來說,房子就是一個室內體育館,毛絨玩具也不是抱在手里的小乖乖,而是拿來扔人的手榴彈……總的來說,男孩攻擊性更強,更沖動,也更難被控制。
2
作為一個老師兼母親,我覺得自己養(yǎng)育男孩不是為了把他們培養(yǎng)成成功的學生,而是要培養(yǎng)他們成為優(yōu)秀的男人,對他們品質和品格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要。
那么,父母做好以下這4點就可以了。
1讓老公充分擔當父親的職責
雖然我們從小都在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可是父親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為孩子需要的是父母雙方的愛,如果是男孩,光有母親的愛,沒有父親的愛,相信這個男孩長大了會變得很“娘”,沒有主見,膽小就是缺乏父愛的表現(xiàn)。
既然是教育男孩子,當然在這里父親要擔當較大一部分責任。父親要多花點時間陪孩子,既然家里養(yǎng)的是男孩,那么讓男孩長大了變得獨立,有主見,有擔當,勇敢,正能量才是最終的目標。
1鼓勵孩子離開自己的舒適區(qū)
比如一個孩子不善言辭,媽媽可以鼓勵他去競選班委代表,以督促自己提高溝通能力。我們班有個孩子非常優(yōu)秀,但是個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要求極高,非常害怕自己犯錯誤和失敗。
所以我都會鼓勵他多參加歌唱比賽和辯論表演,在全班面前讓他演奏小提琴,當他習慣在別人的關注下發(fā)揮自己,就會有勇氣克服自己的恐懼。以前每次表演前他都緊張得不得了,我教他練習呼吸分散緊張和壓力,告訴他即使出了錯也沒有關系,反正這是自己班里,沒人笑話他。
3尊重男孩天性
男孩子就是男孩子,他們需要空間從事體育鍛煉,需要和同伴進行肢體碰撞,父母沒必要干預過多,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們能夠釋放精力和結交朋友。
孩子放學后,不要只困在家里做功課,應該多鼓勵他們做戶外活動,即使在家兄弟二人或和朋友一起用光劍比劃或者用水槍打仗,也是釋放男孩天性的一種。
在條件允許下,偶爾帶孩子出趟遠門,到外面走走,不僅可以讓孩子懂得家的重要性,還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刺激腦細胞活躍,增長智。
都說愛玩的孩子才聰明,這話是真的。
4不要在男孩面前哭窮
雖然說男孩要“窮養(yǎng)”,但這個窮是指培養(yǎng)孩子堅毅獨立有責任感的品格,而不是:
“你看,媽媽為了你掙錢多么不容易。”
“給你買的東西都是花錢的,很貴的。”
雖然這些話很平常,但很容易讓孩子心里產生負罪感,導致他的童年會被蒙上陰影。
前天看報紙,一個農村母親帶孩子進城,為了省一塊錢公廁錢,硬是讓他兒子尿憋了兩小時,只為找一家免費公廁。且不說這位母親,就單說讓孩子憋尿的這種行為就很容易把孩子膀胱憋壞,影響孩子健康。
所以,在經濟條件許可前提下,只要孩子的要求不過分,能滿足孩子的還是要滿足孩子,給孩子一個完整健康的童年。
養(yǎng)育男孩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浪費時間。男孩是需要做夢、犯傻、慢慢長大的。要他學會畫畫,就要經歷拿畫筆到處涂抹的狼狽;要他學會懂事,就要經歷氣的暴跳如雷的日子。
說白了,養(yǎng)兒子就是個慢工出細活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