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來,我國連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來引導國內通用航空機場建設,以求推動通用航空的發展。
一、通用機場建設審批權的下放
2014年國務院頒布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共取消、下放38項核準權限,其中,將新建通用機場項目的審批權下放到省級政府核準。建設通用機場只需要地方許可,審批權限則落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改委。
這加強了地方政府參與通航機場建設的自主性,使得地方投資通用機場的積極性增加。
二、軍方對通用航空機場的支持
《通用航空飛行任務審批與管理規定》第11條中提出:“從事通用航空飛行的民用航空器臨時使用軍用機場時間不超過一年的,由管理該機場的軍級單位審批,超過一年的按現行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機場管理單位按照《通用航空民用機場收費標準》收取保障費用。”這條規定意味著軍用機場資源的進一步釋放。
從事通用航空作業的固定翼小飛機、直升機通常飛行距離比較短,在出發地與目的地間需要一些臨時起降點經停。此前,臨時起降點的選址、建設需要軍方同意才能夠進行。《通用航空飛行任務審批與管理規定》實施后,規定“通用航空飛行需在野外(含水面)臨時起降且不涉及永久設施建設的,臨時起降場地由實施通用航空飛行的單位或者個人自行勘選,連同飛行計劃一并報所在飛行管制分區”,意味著臨時性起降點可以由通用航空企業自己選、自己建,幫助企業更高效地完成飛行作業任務。
三、對小型機場的補貼
為滿足經濟欠發達地區居民需要,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是,政府鼓勵在這些地區發展小機場、支線航空、通用航空,并由政府對機場進行補貼。目前我國運輸機場和通勤機場的建設運營都能夠享受補貼,但針對通用機場的補貼政策尚屬空白。
民航總局財務司制定了《支線航空補貼管理辦法》和《民航中小機場補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于2014年在全國民航財務工作會議上進行了討論。
根據民航局發布的《關于2015年民航小機場補貼預算方案的公示》,2015年擬對全國146個小機場進行補貼,補貼金額約12.11億元。補貼金額全國前五的省份分別為新疆、四川、云南、內蒙古、黑龍江,分別補助金額為13042萬元、12043萬元、8864萬元、7155萬元、6942萬元。
小機場未來的一個主要業務方向就是通用航空活動。可以說,小型機場的興建是未來通航產業發展最基礎的保障。我國通航產業尚處于初始發展階段,部分小型機場的虧損狀況需要國家政策資金的支撐。隨著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未來機場使用率增加,機場自身創造效益的能力隨之提高,反過來又會促進通用航空的發展。
四、鼓勵民營資本參與通用機場建設
隨著我國通航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民營資本開始進入到這一產業中來,并參與到由地方政府規劃主導的通用機場建設領域中。
國家對于吸引其他投資主體進入通用機場投資領域發布了一系列政策。國務院發布的《民用機場管理條例》明確提出了鼓勵全社會投資建設機場。此外,《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也特別強調了民用機場可作為民營企業投資的領域。《通用機場建設規范》的實施結束了多年來需要按照運輸機場的建設標準去建設通用機場的歷史,降低了建設成本與進入門檻,使得通用機場的建設有章可循,激發了民營企業加入通用機場建設的熱情。
通航機場建成后,要達到盈利需要一個較長的時期。目前我國尚沒有專門針對通用機場的補貼措施。今后,政府應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對通用航空機場的建設予以補貼,加大鼓勵民營企業投資建設通用機場的力度,從而推動我國通航機場建設的快速、健康發展。
五、地方對通用航空機場建設的優惠
“偏離規章運行”是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首創的審定模式,它允許運營人在申請許可時,通過提供相關說明,申請偏離。在具備保障安全能力的情況下,通用機場需要偏離規章運行的,通用機場管理機構在申請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證時提交相關說明材料,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結合機場使用許可證審查一并評估批準。這一辦法會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華東地區通用機場的建設和運營。
盡管政策不斷出臺和完善,但是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國取證的通用航空機場僅為74座,這與2016年5月17日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一個宏大的目標存在較大的差距。這個宏大的目標,即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
如此,到2020年要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那么在未來的3年,共計還需要建設426個,也就是每年平均需要建142個;分攤到每個省市,未來3年每個省市要建13-14個通用機場,每年平均要建4-5個。如此看來,工作量不小,任務挺重啊。當然,之前有統計顯示全國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大約有140多個在規劃建設通航產業園,而且有超過40個被批復且已經如火如荼建設中,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在建的通用機場。
盡管事實如此,我們也不能因此放棄努力。國家鼓勵民營資本投資,然而由于通用航空機場的盈利性在短期內較差,導致眾多民用資本更加謹慎。
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
未來客觀的通用航空機場運營收入。這塊我們就不細說,就是通用航空機場的經營收入,包括機庫出租、機場服務、油料服務、氣象服務等。
投資通用航空機場是投資稀缺性資源。簡單的說,在這里修了一條路,不太可能在邊上又修一條路。所以通用航空機場再50公里范圍內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當然,最為重要的是空域資源。
幫助投資者主體獲取更多的融資和補貼渠道。包括可以發行債券、獲得國家政策性銀行的貸款,或民航發展基金的支持等。其中,在最新版的《民航專項基金投資補助機場建設項目實施辦法》中已經明確規定將通用機場投資建設納入到國家民航專項基金補貼政策中,文中規定對納入到規劃中的有財政資金投資的通用機場進行補貼,補貼最高額度為1億元,但是具體實施細則現在還未出臺。此外,在地方江蘇和海南也分別發布了《江蘇省省級航空機場發展專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和《海南省鼓勵民用航空業發展財政補貼辦法的通知》,以上民航局及兩省補貼政策的出臺將為其他省市出臺《補貼辦法》提供參考。特別是指導意見的出臺,不僅將加快制定各省通用機場出臺,也會催生補貼辦法的出臺。
是投資者主體一種資產配置的方式。投資建設通用航空機場將使得投資者主體固定資產增加,能夠有效幫助投資者主體獲得更高額度的銀行授信。不過,最近的全國金融會議強調“經濟去杠桿”,這種做法不太符合目前的大環境。
捆綁其他產業。比如地產、旅游、文化等,并從地方政府那里獲取各種優惠政策、財政補貼甚至土地,以此來彌補機場投資與運營的風險。
幫助投資者主體合理避稅。這就像購買私人飛機(有什么好處,看這里)一樣,由于通用航空機場擁有大量的固定資產,通過折舊等方式可以合理避稅。(在比例課稅的條件下,加速固定資產折舊,有利于企業節稅,因為它起到了延期繳納所得稅的作用。)如果投資者主體從其他行業掙錢了,可以考慮來投資哈。
其他收益,諸如包括土地增值。
最后給大家鼓鼓勁,僅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更為龐大的規劃還有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已印發的《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該計劃顯示,2016年-2018年擬重點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項目303項,總投資4.7萬億元。其中,機場方面,重點推進50個項目前期工作,涉及投資約4600億元。
好好干吧!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關于通用航空年中盤點(機場、機隊、政策、事故等)已經匯總在本號底部菜單,歡迎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