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關于發布2019 年度通用航空行政許可信息的公告》,公布了5 個匯總表,分別是通用航空經營許可匯總表及注銷匯總表、非經營性通用航空登記匯總表及注銷登記匯總表、無人機經營登記匯總表。
2月13日,《關于發揮好通用航空在疫情防控中作用的通知》,提高政治站位,重視發揮通用航空作用;加強統籌協調,開辟通用航空抗擊疫情的“綠色通道”;加強自我防護,確保人員和運行安全;加強政策扶持,立足執行任務著眼恢復發展。
2月14日,《通用航空油料質量控制和航空器加油技術規范》,推進了通用航空法規標準體系重構,完善了政策支持體系,推動了服務保障體系建設。
2月17日,《關于啟用“通用航空備勤值守信息平臺”的通知》,針對疫情期間緊急運輸和空中作業任務需求,切實加強了相應的組織保障能力。
3月20日,《關于加強通用航空包機飛行運營管理的通知》, 要求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各通用航空公司,各通用航空協會組織切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通用航空包機飛行運營管理工作。
6月5日, CCAR-66R3《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管理規則》已于近日正式頒布,自7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訂,落實國務院取消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僅保留“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同時按照航空器類別將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分為飛機和旋翼機兩類(第66.4條);為大力促進通航發展,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有效降低通航維修人員取得執照的時間和經濟成本,為通航發展破除制度障礙,對大多數通航運行的航空器不再要求其機型簽署,大幅縮短通航維修放行人員的培養周期,降低了不必要的培訓門檻。
6月22日,民航局飛標司發布多份公告,《航空器維修基礎知識和實作培訓規范》《航空維修技術英語等級測試指南》《航空器機型維修培訓和簽署規范》《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申請指南》已經審批發布。
7月1日,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向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各通用航空公司,體育總局航管中心,民航飛行員協會、航駕協會發布通知,征求咨詢通告《運動駕駛員執照有關問題的說明》意見。通知稱,為進一步深化通用航空“放管服”改革,促進軍民航深度融合,簡化軍隊轉業或退役專業人員轉換制度,民航局飛標司修訂了咨詢通告《運動駕駛員執照有關問題的說明》。現就修訂后咨詢通告征求各單位意見,請認真組織研究,并于7月15日前以電子郵件形式將修改意見和建議發送至飛標司聯系人。
7月3日,通用航空管理系統發布《通用航空管理“意見箱”的答復(第20期)》。本期意見箱征集咨詢和建議共25條,經過民航局通用航空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研究確認并做出答復,予以公布。本期問題/答復高頻出現“云執照功能完善、漢語等級考試、通航飛行人員體檢、運動駕駛員執照”等相關內容。
7月7日,民航局飛標司發布通知,根據CCAR-61.283(a)款規定,按照原CCAR-61部(即第3次修訂)頒發的航空器駕駛員執照有效期至2020年8月31日,部分原簽注“長期有效”的駕駛員執照即將到期,為符合執照有效期制度設計目標,確保執照更新審批工作有序進行,明確執照在有效期滿前三個月、執照過期、執照紙質程序更新申請的受理及審批注意事項三個方面的相關要求。
7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聯合發出《關于健全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警醫聯動救援救治長效機制的通知》。通知稱,要充分發揮通用航空在醫療救護領域的作用,健全完善空中救援與地面救援互補的立體化救援救治體系。鼓勵高速公路、偏遠地區使用直升機救治急重傷員,群死群傷事故優先選用直升機救援,破解救助距離過長、交通不暢、難以及時施救等難題。
8月13日,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精神,落實《航空運動產業發展規劃》內容,做好航空運動項目及其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命名建設一批能夠滿足大眾航空運動消費需求的航空飛行營地。中國航空運動協會經過對各營地單位申報材料的審核,命名120家單位為中國航空運動協會航空飛行營地。
8月13日,為規范國內懸掛滑翔翼(無動力三角翼)活動管理,促進懸掛滑翔翼運動發展,保障懸掛滑翔翼運動安全,體育總局航管中心制定了《懸掛滑翔翼運動管理辦法(試行)》,現發布實施。
8月14日,中國航空運動協會發布《航空航天模型運動器材通用要求》團體標準。按照《團體標準管理規定》和《中國航空運動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經專家審查通過并進行公示。公示期滿,無異議,中國航空運動協會批準《航空航天模型運動器材通用要求》為本協會團體標準,標準編號:T/ASFC 1006-2020,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8月26日,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CCAR-290-R3 發布,重新劃分經營項目類別,取消原按注冊資金規模劃分的甲乙丙丁四分法,采取按飛行活動性質劃分的“載客”“載人”和“其他”三類;進一步降低準入要求;增加了通用航空誠信經營評價體系建設條款,將由民航機關實施年檢改為由企業履行年報義務;簡化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載明事項數量,由10 項減少為6 項,取消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3 年有效期限制,改為長期有效,優化通航企業經營活動備案方式,實行網上備案,明確要求報送實際生產經營數據;對絕大多數通用航空經營活動的許可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明確了使用民用無人機從事經營性飛行活動的許可規定,完善了市場監管要求相關內容等。
9月11日,民航局印發《通用航空短途運輸管理暫行辦法》,自2021年1月1日生效。有關短途運輸企業要在2021年3月1日前通過民航局規定的定期載客飛行運行種類的運行合格審定。通知稱,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8 號)關于發展通用航空短途運輸的相關工作部署與要求,規范通用航空短途運輸市場監管工作,按照“放管結合、以放為主、分類管理”通用航空發展理念,結合工作實際,經廣泛征求行業及社會意見,民航局制定了《通用航空短途運輸管理暫行辦法》,予以印發。
9月17日,民航空管辦發布“關于對《通用航空預先飛行計劃管理規定》征求意見建議的通知”。本次征集意見,文件創新性地引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以民航管制空域為邊界制定了通用航空預先飛行計劃申請負面清單,即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涉及實施通航預先飛行計劃審批的情形及其對應的管理部門和管理措施;未涉及負面清單所列情形的,不用審批,只需備案即可。
9月22日,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文件顯示,“非經營性通用航空登記核準”取消許可,改為備案。民航部門和有關部門要通過3項措施加強監管,一是建立健全非經營性通用航空備案制度。依法嚴格實施航空器適航管理和國籍登記、航空器駕駛員資質管理、航空電臺執照管理、飛行計劃管理、飛行過程監控管理等。健全安全監管體系,完善有關管理系統,推進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加強跨部門信息共享。二是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等方式加強監管,督促落實非經營性通用航空保險制度。加強民航部門與空管部門、公安機關的工作銜接,聯合實施低空飛行安全監管,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三是依法實施信用監管,如實記錄違法失信行為,實施差異化監管、行業禁入等措施。
9月25日,民航局空管辦發布“關于公布實現飛行動態數據報送功能的輕小型無人機及植保無人機名單的通告”。通告指出,截止到2020年8月31日,共有8家無人機制造商生產的53種型號產品已經具備按規定向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器空管信息服務系統報送飛行動態的功能。使用名單所列型號產品從事飛行活動的單位、個人不得故意妨礙飛行動態數據報送。這8家無人機制造商分別是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縱橫大鵬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路飛(深圳)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飛馬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遠度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中電科特種飛機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9月28日,中國航空運動協會發布《全國模擬飛行運動管理辦法》(2020修訂版)。為促進我國模擬飛行運動的規范管理,進一步發揮模擬飛行運動對專業飛行人才入口前置的作用,大力推進我國航空人口數量和質量的提升,中國航空運動協會現已通過《全國模擬飛行運動管理辦法》(2020修訂版),并依據本辦法對我國的模擬飛行運動實施全面管理。
10月14日,民航局財務司發布《關于2021年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資金預算方案的公示》。根據方案,2021年220家通用航空企業將獲得共計5.0375億元的補貼。其中,獲得飛行作業補貼共計4.7243億元,獲得飛行員執照補貼共計3132萬元。
10月14日,民航局財務司發布《關于2021年民航支線航空補貼預算方案的公示》。根據《2021年支線航空補貼預算方案》,有19家通航企業獲得2021年支線航空補貼預算共計590萬元。與去年相比,獲得補貼的通航企業數量及補貼數額均有增長。
10月14日,民航局發布“關于征求《通用機場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通知稱,為進一步規范通用機場管理,促進通用機場有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民用機場管理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等,民航局機場司組織制定了《通用機場管理規定》(CCAR-138),并形成了征求意見稿,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10月15日,民航局通用航空管理系統公布《關于通用航空管理“意見箱”的答復(第21期)》。本期意見箱征集咨詢和建議共41條,經過民航局通用航空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研究確認并做出答復公布。本期內容云友們咨詢/建議的熱點,多涉及"飛行人員體檢”、“通航公司在運輸機場開展業務”、“高原/高高原短途運輸”,“飛行/從業人員體檢”、“新版CCAR-63的機型簽署”、“短租飛機三證”等方面的內容。
10月16日,民航局發布公告,根據《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20〕13 號)要求,制定了取消“非經營性通用航空登記核準”行政許可事項后的監管措施。公告稱,民航局將建立健全非經營性通用航空備案制度,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實施分類,精準監管,加強協同,實現閉環管理。
10月23日,民航局財務司發布《關于2021年民航中小機場補貼資金方案的公示》。《公示》顯示,2021年共有202家中小機場獲得共計247843萬元的補貼資金。其中,有25家通用機場獲得共計5275萬元的補貼。公示時間截止到今年11月1日。
10月24日,民航局公布首批13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 試驗區)名單 。民航局將統一建立試驗基地(試驗區)考核評估制度及相應的暫停、退出機制;組織試驗基地(試驗區)成果示范推廣及交流工作,統籌推進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