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的是互聯網加美發的公司,互聯網行業是一個創新頻度高,小企業成長快的行業,同時互聯網技術的演進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所以互聯網行業是一個拼速度的行業,一個絕佳的創意,如果沒有強大的執行力和自我更新能力,是很容易失敗的。
1.關于合伙人
在考慮股份問題的前提,確定合伙人,判斷是否能長期做合伙人,是否能一起共同進步,這個比股份問題更重要。找了靠譜的合伙人,股份問題相對會簡單和輕松,而且出問題的概率也小。
合伙人適合的標準:
第一,要有創業的能力。
第二,要有創業的心態。
第三,要找到一起吃苦堅持的人。
以上幾個標準是大方向上的,涉及到具體的還有以下5個標準:
理念要認同,要同舟共濟。
資源互補、優勢互補,取長補短。
各自能獨當一面,在某方面能撐起來。
需要背靠背的信任,相互之間沒有什么顧忌,可以相互托付。
2.關于股份
股份分兩個部分,一是創始人的原始股權,二是預留員工的股權。
3.關于創始人股權
希望創始人能夠開誠布公的談論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任何想法都是合理的,只要贏得你創業兄弟的由衷認可。
各自根據自己的情況提出自己期望占多少,再稍加調整。若不能達成一致,用下面的計算方法計算。
創始人股的計算:
1.初始(每人均分100份股權)。我們給每個人創始人100份股權。假設加入公司現在有三個合伙人那么一開始他們分別的股權為100/100/100。
2.召集人(股權增加5%)。召集了大家一起來創業,多獲得5%股權。假設A是召集人。那么,現在的股權結構為105/100/100。
3.創業點子及執行人(股權增加5%)。如果創始人提供了最初的創業點子并有強有力的執行里,那么他的股權可以增加5%(如果你之前是 105,那增加5%之后就是110.25%)。
4. 帶有社會資源,人脈資源,客戶資源,技術資源 (股權增加5-20%),初創企業,合伙人實際就是資源的組合,資源的大小,認領的任務大小應該相應的增加股權。
5. 負責人應該持股更多(股權增加5%),作為對公司貢獻最大的人理應擁有更大股權。一個好的項目負責人對公司市場價值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擔任負責人的人股權應該多一點。
6.全職創業 (股權增加5-20%),如果有的創始人全職工作,而有的聯合創始人兼職工作,那么全職創始人更有價值。
7.有創業經驗 (股權增加5-20%)。如果創始人是第一次創業,而他的合伙人里有人曾經投資成功過公司。他會減低 “創辦階段”的所有風險,所以最好讓他們在這個階段獲得更多的股權。
8.現金投資。某個合伙人投入的資金相對而言多的多。這樣的投資應該獲較多的股權,因為最早期的投資,風險也往往最大,所以應該獲得更多的股權。
9.最后進行計算。現在,如果最后計算的三個創始人的股份是為200/150/250,那么將他們的股份數相加(即為600份)作為總數,再計算他們每個人的持股比例:33%/25%/42%。
4.關于出資額
在期初創業時,沒有財務投資人,要有資金啟動公司,所以分到股份的時候,所有股東都得出錢,合伙人之間不要有干股。
5.關于資源入股、技術入股
所謂資源入股、技術入股等最好避免,若實在不愿意,解決的辦法就是等公司有錢了再補償。
6.關于創始人股權的退出機制
作為創業公司,如果創始人離開創業團隊就涉及股權的退出機制。如果不設定退出機制,允許中途退出的合伙人帶走股權,對退出合伙人的公平,但卻是對其它長期參與創業的合伙人最大的不公平,對其它合伙人也沒有安全感。
股東出資后不得隨意撤資,如果股東想退出,須通過股權轉讓、公司減資或者公司清算加以實現。
股權轉讓;一是其他股東收購該股東的股權,二是該股東將所持公司的股權轉讓給第三人。股權轉讓價格雙方協商確定。(需要全體股東同意)
公司減資;股東會做出減資決議,該股東減資從而退出公司,退出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物資。
公司清算;股東會做出解散清算的決議,公司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按照法定順序清償債務后,公司還有剩余財產的,則股東按照出資比例進行分配,公司予以注銷。
7.關于退股的計算
退股的股東當初實際投了多少錢,占投資比例的多少,現在公司虧本,總資產剩多少,乘以他實際的投資比例就可以了,作為股東,公司賺錢了,是按照比例分紅的,如果虧損了,也要按照比例承擔損失,有限公司的股東是按照實際出資的比例承擔有限的責任.按照這個比例你付給他貨幣或實物就可以,但必須全體股東簽字同意,出具轉股協議后到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變更手續。
這樣的好處是,不會因為開始的技術或者資源損害了公司未來發展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