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湖廣填四川”,是指清初政府組織湖南、湖北等多個省份的居民,遷移到四川的事件。因為明朝時湖北和湖南統稱為“湖廣行省”。清朝雖然一分為二,但民間依然習慣性地稱之為湖廣,雖然當時遷移到四川的還有云南、貴州、浙江、福建、廣東、陜西、江西等地的人,但以湖南、湖北的人最多,所以稱為“湖廣填四川”。
毋庸置疑,這件事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
湖廣填四川的歷史背景
四川的地理位置很特別,北有秦嶺東有三峽,古人云“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所以這個地區在歷史上遭受的戰亂比較少。事實上,只要中原地區一亂,四川往往就會割據獨立。
最后統一了中原的政權,往往會最后進攻四川,因為進四川的路實在太難走了。但是,在四川的政權也很有意思,雖有歷史有過很多個割據政權,但往往一打就投降,戰爭的時間很短,對老百姓造成的傷害也比較小。
比如三國時魏滅蜀之戰,從司馬昭下令發兵,到蜀后主劉禪出城投降,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宋太祖趙匡胤滅蜀時,只用了不到兩個月就讓后主孟昶出城投降了。南北朝時中國歷史上最亂最黑暗的時代,但李雄建立的成漢政權保護了四川百姓免受五胡十六國之亂。
所以,在太平盛世時,四川就是朝廷的大后方,比如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就是往四川跑的。而在戰亂時期,四川又很容易割據,免受戰亂之苦,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四川已經十分繁榮,號稱“天府之國”。
但是,四川的好日子在南宋時期就到頭了。
?
首先是金國猛攻四川,但四川人民的抵抗也十分激烈,使得四川之地得以保全,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蒙古滅了金之后,也將矛頭對準了南宋,因為北方游牧民族不擅長水戰,所以也是放棄了從襄樊進攻的想法的,一門心思地從四川打。
這一次四川人民抵抗更加激烈,幾乎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但在蒙古鐵騎的踐踏下,很多地區都是幾次易主,今天你占了去,明天我就打回來,使得四川的人口急劇消耗。而且,蒙古軍非常兇殘,向來有屠城的習慣,尤其是遇到了頑強抵抗時,往往占城之后就會屠城數日,這也使得四川的人口大量減少。
據推測,南宋時四川的總人口約有1300萬至1500萬,但經過蒙古軍的數次摧殘,迅速下降到了60萬人左右,除了戰死的和被屠殺的,還有大量的人口為了逃避戰亂離開了四川。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曾大力推行移民,鼓勵其他省份的人到四川定居,但響應者寥寥無幾,據統計到明朝后期,四川的人口也就在600萬左右,和鼎盛時期的一千多萬人口,天壤之別。
明朝末年,隨著張獻忠、清軍、吳三桂等勢力在四川歷時40多年的拉鋸戰,四川再次被屠空。剛剛恢復了一些元氣的四川,又回到了原點——60萬人。
?
湖廣填四川前的景象
在四十多年戰亂、瘟疫、饑荒等天災人禍的輪番轟炸下,昔日的天府之國“尸積如山,血流成河,逐處皆尸,河為之塞,不能行船,錦繡蓉城頓成曠野,無人居住,一片荒涼慘相……”全省90%以上的人口喪亡,“合全蜀數千里內之人民,不及他省一縣之眾” 。
人煙稀少,導致四川虎患嚴重。嚴重到什么地步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順治年間,四川南充知縣黃夢卜在當地招徠了戶口人丁506人,沒想到這批人被老虎吃掉了228人。
于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四川巡撫張德地實在看不下去了,就給康熙上了一道疏,建議不拘省分,移民四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下旨號召大清國的子民積極前往四川墾荒,并表示四川境內土地,不管原來是有主還是無主,在沒人耕種和繳納糧稅的情況下,新移民只要愿意去開墾,墾荒土地就全部歸屬新移民。
古代農耕社會,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康熙這道圣旨一下,于是臨近四川的湖北、湖南等地的農民熱烈響應,組成了一支支奔赴四川的移民大軍
搶先入川的人們,到了四川的第一件事就是“圈地”,拿個木棍或者竹片,往地上一插,就可以宣布這片地歸自己所有了,因為根本沒有人回來跟你搶。康熙二十四年移民到四川廣漢的平民張連義,就圈了2000多畝地。而在一些偏僻的荒山地區,當時的新移民甚至“由人手指某處至某處,即自行營業”。
?
湖廣填四川的過程
以時間來區分,湖廣填四川大概可分為三個階段。
移民入川的初期階段,大體是順治十六年(1659年)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此時清廷雖然占領四川,但不久就發生三藩之亂,以致移民填川的效果很差。
移民入川的第二階段,大體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長達112年。這期間,由于清廷官方頒布“開荒即有其田”等土地政策,由此帶來了大規模的移民四川熱潮。
而移民入川的第三階段,則是從嘉慶元年(1796年)算起,到大概同治年間(1862—1874年)終止。此時期,四川爆發“白蓮教起義”,再度發生動亂,加上土地已基本被早期移民瓜分殆盡,所以僅有少量移民入川。
?
湖廣填四川的成效
在這樣的背景下,經過斷斷續續的移民潮。
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川實際人口已經突破了1000萬。
到了嘉慶十七年(1812),四川人口已達到2071萬。
宣統二年(1910),四川人口更是達到了4800萬。
而這些人,幾乎全部都是外省移民。
以成都為例,清末《成都通覽》曾描述“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東5%,陜西10%,云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
可以說,今天的四川人,幾乎融合了整個中華民族的血脈。
抗戰時期,四川再次成為總后勤基地,不但承受了國家政府的絕大部分稅賦糧食,更是有百萬川軍出川抗戰,今天所有的中國人都應該感謝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