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說過這樣一句話:
“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
心大之人,可容百物,一通到底,順暢無比,必定順遂與歡樂;
心小之人,難容百物,沒有空間,難以通行,定有坎坷與痛苦。
人有煩惱,其實是心眼小,放不下新來的東西,才會抵觸反抗;
人生短暫,不過百年而已,真沒必要計較太多,較真會煩惱多。
身體是根本,感到力不從心時,大概率是休息不夠,記得多休息;
心好比掌舵者,感到心累時,一般是方向有問題,試著轉個彎。
正所謂:“生活如同鏡子,你笑它笑,你愁它愁,你憂它憂。”
你有什么樣的想法,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
你有什么樣的期待,就會有什么樣的要求;
你有什么樣的態度,就會有什么樣的生活。
心小時,小事可變大事,易事也能變難事;
心大時,小事可變無事,大事也能變小事。
人生的苦與痛,是常有的事,不要太較真,不要讓自己活得太累。
是活在天堂,還是活在地獄,與你的心態有關,取決于你的選擇。
過去已無法改變,但是可以試著,去改變現在。
不如從此刻開始,讓你的:想法歸零,期待歸零,心態歸零。
想法歸零,輕松前行
楊萬里《傷春》中有云: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想法太多,想得太多,只有煩惱與憂愁,并無快樂可言。
事情本來不難,但想的多了就難了,想法多了就繁瑣了。
想法多的人,容易陷入情緒泥潭中,越掙扎會陷得越深。
有時候,什么都不想,腦袋放空,讓想法歸零,其實就是在減重,反而前行地更輕松。
生活的苦很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吃完的,既如此,還不如想少一些,輕松點活著。
生命其實很脆弱,不是你想留下,就能留下的,既然這樣,還不如勇敢些,強大的活著。
做人應該灑脫些,應該聽的就聽,不想聽的就不聽,只想應該想的事情,沒必要的想法應該讓它歸零,讓自己的心減減重,讓自己的心可以輕松點,只有如此,心才不會累。
《紅樓夢》有這樣一句話: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人總是容易,因為別人說的話,別人做的事,而在心中反復思量,想得太多,就會影響自己的心情。
人應該強大自身的鈍感力,應該適當降低敏感力,別玻璃心,在別人心里,你其實并沒有這么重要,因此,別什么問題都主動往上套,除了能得到傷心與難過,真的沒有其它東西。
把自己的心,弄得傷痕累累,變得沒有一點自信,何必如此折磨自己呢?
心中塞得太滿,會生病;想法裝的太多,會多慮;遇到難處,灑脫一點,清空想法,想法歸零,對著鏡子,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微笑。
人生的苦難是必然發生的,而且還是經常性的發生,既然如此,還不如想象成是一種磨練,只要自己能忍著痛,慢慢地前行,必定會修得正果。
古羅馬哲人塞涅卡曾說過:
“人生如酒,需要慢慢醞釀,才能品味其中。”
人生也如同一杯濃濃的苦咖啡,喝得太急,肯定苦不堪言,不如樂觀些,小口的嘬著喝,慢慢品嘗,苦中作樂,慢慢地,你會品出生活中的甜,雖少,但足以甜到你心里,足以照亮前方路。
生命中所遇之人,皆是過客而已,沒必要過于在意,應該忘的就早點忘了,留點空間裝進美好。
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就當自己是幸運兒,想開些,既然都來了,那就好好享受,好好活著。
想法太多,只會給心增添負擔,讓心變得更加沉重,只會讓自己負重前行。
負重前行的你,前期可能還能走一段路,時間久了,就會走不動了,接著就會自暴自棄,就會自我懷疑,其實你很好,不用否定,只需要給心減減重,把想法歸零,你就又能跑起來了。
人生在世,學著放下,心疼自己,別想太多,想法歸零,才能輕松前行,才能遇見美好。
期待歸零,幸福加倍
愛比克泰德曾說過:
“想要消除煩惱,全靠自己努力;期待外界的幫助,就是自尋煩惱。”
人生短暫,不過數十載的時光,匆匆而逝,不知不覺時間就沒了。
何必過于執著,何必折騰自己,讓自己過得這么累,讓自己傷得這么重。
不如好好愛自己,不好學會善待自己,把期待歸零,放下執念,就讓往事如風般吹走,不留痕跡。
正所謂:“心田,你種什么,便得什么。”
在心里放進痛苦的種子,只能得到憂愁;在心里放進仇恨的種子,只會得到抱怨;
在心田放入快樂的種子,就能收獲笑容。在心田放入愛心的種子,就能收獲幸福。
過于執著,心會苦惱,則處處是憂傷,到哪皆是冬天,只會充滿著絕望;
放下執念,心會輕松,則處處是快樂,到哪皆是春天,都是滿滿的希望。
期待越高,要求越多,心中則無靜土,會因結果而上下起伏,甚至會波濤洶涌,會讓你的情緒失控,說出各種極傷人的話語,做出各種后悔的事情。
唯有放下期待,讓期待歸零,才會收獲驚喜,才會容易滿足,才會得到幸福。
讓期待歸零,心里才能平靜,才能無波瀾,人生這艘船才能穩穩地前行。
李漁曾講過:“樂不在外而在心,心以為樂,則是境皆樂;心以為苦,則無境不苦。”
對一個人期待越高,你得到的失望會越多,你會變得喜歡抱怨。
但抱怨改變不了結果,改變不了人生,能改變的大概是,把黑發變成白發,把美麗變成皺紋。
一切皆由心生,期待多了,欲望多了,失望多了,快樂少了;
把期待歸零時,要求少了,抱怨少了,難過少了,幸福多了。
給心里減負,負負會得正,讓期待歸零,沒有期待,反而容易滿足,容易幸福。
放下對他人的期待,放下沒必要的期待,你會變得更愛自己,變得更愛對方,你會變得輕松且愉悅。
人生無常,得意也好,失意也罷,隨時都會發生,只有看淡,才能心寬,才能放下期待,而期待歸零,才能更愛自己,才能獲得快樂,才能幸福加倍。
心態歸零,不畏前行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大智若愚。”
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那些表象只是你心中的投影,會隨你的心態而變化。
正所謂: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智者以無為而得人生,愚人以有為而得自縛。
常言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有時候,你做得再好,也不一定會成功,有時,你隨意的一筆,卻有意外的驚喜。
因此,智者會讓自己心態歸零,哪怕付出再多,也不會過于期待結果,也能接受任何結果,不會受結果的影響,而讓自己心緒不寧,而讓自己失了方向。
人心復雜,欲望越多,越會自縛,會過于關注結果,一旦失敗,就會極受打擊,難以再起。
正所謂:“越是在意,越會失去;越不在乎,反易得到。”
讓心態歸零,心態變好了,會得平常心,遇事能淡定,遇人能包容,執念會消散,心中能解脫,則心生智慧。
《菜根譚》中說到:“知足不貪,知節不淫。”
心態歸零時,平常心能讓你:關關難過亦能關關過。
心態歸零時,會讓你想法減少,只注重當下的事情,會讓你期待減少,只重視解決問題,會讓你理性在線,會讓你情緒下線,會讓你無比通透,活得無比清醒。
想法太多,期望太多,在意太多,計較太多,都會失去本心,會讓你痛苦迷茫。
所求之安康,所求之快樂,所求之滿足,唯有在心中求,才能得到美滿幸福。
馬斯洛在《自我實現的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心態若改變,習慣跟著改變;性格跟著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
把心態放好,把心態歸零,才能保持平常心,才能應對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才能讓你內心寧靜,才能讓你幸福常在,才能讓你無畏前行。
事想不通,就不想;權爭不來,就別爭;唯有如此,才能失傷心,失痛苦,失執念。
想法歸零,期待歸零,心態歸零,才能讓你不想不勉強,才能讓你不爭不強求。
往后余生,莫向外求,要向內求,唯有如此,才能心靜,才能心安,才能滿足,才能幸福。
余下的人生,愿我們懂得:一切歸零,回歸本心,心才清醒,醒則通透,透亮之心,照亮前方,方能堅定,迎接未來,唯有如此,方能活得出彩,方能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