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是古琴曲在古琴譜庫中收錄十分廣泛,以其名命名的古琴曲多達四十五曲之多。相傳為周公所作。
按照是詩經介紹,雅指用于正式禮儀場合的樂歌,與民間“風”(各地民謠)相對。根據語言風格和表達的情感及音樂節奏的不同,雅樂分為大雅、小雅兩類,其功能與內涵各有側重。在古代,小雅多用于宴飲場合,韻律輕松和悅。大雅則用于莊嚴的朝會儀式,所謂'小雅怡情,大雅明德'。
這次欣賞的古琴曲《大雅》中正平和,更有琴家在《松風閣琴瑟譜》給出“外調莫過斯曲之妙”的高度評價。
古往今來,雅致高遠的生活方式逐漸演化為后世所稱的“中國十大雅事”。
它們不僅體現了古人的審美情趣與文化追求,更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十大雅事,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雅致與韻味。
一、芬香
焚香最初用于驅逐蚊蟲,辟瘟驅邪,后焚香內涵不斷升華,從實用演變成為一種生活情趣。
二、品茗
品茗,品的是茶,靜的是心,悟的是人生。
唐代皎然的一首詩,就提到一飲后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酒于輕塵中。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費力的去破煩惱。
三、對弈
在古代,有學識地位的人,用下棋來消遣娛樂。下棋可以鍛煉全局考慮的能力,增強自己的謀略,所以鬧市茶寮之中,常有空閑人士下棋消遣。
四、酌酒
古人好酌酒,一是因為他們生活追求浪漫,借酒興來體味生活,二是因為酒能令人精神亢奮,才思敏捷,從而激發出創作靈感。
五、撫琴
撫琴之趣,講究一個意字一種怡然自得,不為外物擾的快樂。
六、侯月
在晚上與月亮來個約會,沐浴在月光中,享受著此番良辰美景,情懷亦如水般溫柔。
七、蒔花
蒔花的時光是漫長的,但對于愛花人而言,也是一種清歡,養身又養心。侍弄花草,修籬烹茶,將每一天都過成了一首詩。
八、聽雨
在古人眼里,雨是善解人意的,歡喜時聽出心曠神怡,煩悶時聽出愁緒萬千,用不同的心境聆聽嘀嗒的雨聲,總會獲得不同的心靈體悟。
九、讀書
在書中神游入方、虛步古今。這種悠然愜意的生活,是古人樸素的生活美學。
十、探幽
明凈的山光,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凈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