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小時候是在城市還是農村長大的孩子,我們的學業遠沒有現在這么多。一放學路上的野花野草們就成了我們和小伙伴們嬉戲的對象。漫山遍野的花花草草們,姹紫嫣紅的陪伴一路長大。
然而,每次回家,或者突然在某地看到被養殖起來的某種植物。都會訝異:這不就是以前經常在路邊的那種花草嗎?可是當真的要問你這是什么花草時,你卻答不上來。
就算問身邊的大人們,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最多跟你說一些方言的稱呼。時至今日,存了個心事。就慢慢積累了下來??偨Y一些,一起來分享吧!看看這些是不是也曾出現在你的童年記憶里。
田旋花
田旋花
跟牽?;ㄏ嗨?,但是葉子不同。它是柳葉狀,喇叭花是掌狀。全草入藥,性味:辛、溫、有毒;主治:祛風止癢;止痛。主風濕痹痛;牙痛;神經性皮炎等癥。
蓖麻
蓖麻
小編南方長大,常常在山腳路邊看到著一大片蓖麻成林。密密麻麻的果實,小時候無知的認為,這種有毒,碰都不敢碰。其實,從小學課本就常說種蓖麻,榨蓖麻油。一年生粗壯草本或草質灌木,高達5米;小枝、葉和花序通常被白霜,莖多液汁。
牛筋草
牛筋草
小時候跟著大人去地里拔草,最煩的就是牛筋草,牛筋草很難拔,還不容易死。此草煎水,經常大量服用,自古相傳有防疫、抗瘟病時毒奇效。自魏晉以來民間及中醫久傳不衰,因其平常而被稱為千人踏,少年用其為逗蛐蛐草。
車前草
車前草
小時候,老家屋前屋后長了許多,我當它們是野草,經常拔來“過家家”。到了晚上,發現媽媽把它洗凈煮水,當作涼茶喝。原來它真的是一味中藥,有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等功效。 現在一到夏天,菜市場攤上都有它的身影。煮水或者燉排骨都非常健康養生!
刺薊
刺薊
泛稱大薊、小薊。因葉皆有刺,故稱刺薊。如在野外遇到刀割手或其它部位出現流血時,取刺薊葉片揉爛以汁水滴于傷口并敷于其上,鎮疼止血,效果良好。
泥胡菜
泥胡菜
是不是和上一個介紹的刺薊很像?別名:剪刀草、石灰菜、絨球、花苦荬菜、苦郎頭、糯米菜,跟蒲公英差不多,就是不會放飛它自己孩子們。消腫散結,清熱解毒。用于乳腺炎,頸淋巴結炎,癰腫疔瘡,風疹瘙癢??梢宰鰶霾?,包菜窩窩。
鱧腸
鱧腸(lǐ cháng)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是有道理的,因為如果你采到的是醴腸,小心纖纖玉手被染成小黑爪,千萬別小看它,纖弱的莖被折斷后,會流出墨水狀的液體。
龍葵
龍葵
記得看仙劍的時候,還不知道龍葵是植物,而且是小時候常常吃的。龍葵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小時候的“美食”?,F在再吃已經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龍葵堿作用類似皂甙,能溶解血細胞;全株入藥,可散瘀消腫,清熱解毒。
鴨拓草
鴨拓草
一年生草本,匍匐莖,聚花序,花期夏秋季,喜潮濕草地、路邊、宅旁。此花別名頗多,選幾個我個人比較喜歡的,諸如碧竹草、竹葉草、翠蝴蝶、藍花姑娘、碧竹子、碧蟬花等等。全草可入藥,清熱解毒,利水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