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天道》丁元英說: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做富人是需要學習的,要想致富,先要學習改變認知,提升財商,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財富是一種觀念,投資是一種思維,賺錢是一種邏輯。
這是知乎山長點贊的文章,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意識到已有的某種思想或方法在昨天還是一種資產,今天卻已經變成了負債。
如果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不是在賭博;如果你把錢投進一筆交易然后只是祈禱,才是在賭博。在任何一項投資中,成功的辦法都是運用你的技術知識、智慧以及對于這個游戲的熱愛來減少意外、降低風險。
當然,風險總是存在的,但你的財商可以提高你應付意外的能力。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對一個人來說是高風險的事情,對另一個人來說則可能是低風險的。這就是我不斷鼓勵人們多關注財商教育而不只是投資股票、房地產或其他市場的原因。
你越精明,就越能應付意外情況。
你知道的比你買到的更重要。
華為公司總裁任正非說過一句話:人最大的運氣,是某一天能遇到一個人打破你原有的思維,帶你走向更高的境界。
分享
01
第一課 富人不為錢工作
第一課 富人不為錢工作
“如果你們放棄了,你們就只能是窮人了。最重要的是你們已經嘗試了。大多數人只是夸夸其談,夢想著發財致富,而你們已經付出了行動。我真為你們驕傲,我要再說一遍:繼續努力,不要放棄。”
知道什么時候要迅速做出決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
你做出決定的速度越快,抓住機會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生活可不是這樣教你的。我得說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大多數時候,生活不會和你說什么,它只是推著你轉,每一次推,它都像是在說:'喂,醒一醒,我要讓你學點東西。’
“生活推著我們所有的人,有些人放棄了,有些人在抗爭。少數人學會了這門課程,取得了進步,他們歡迎生活來推動他們,對他們來說,這種推動意味著他們需要并愿意去學習一些東西。他們學習,然后取得進步。但大多數人放棄了,還有一部分人像你一樣在抗爭。”
“如果你是那種沒有勇氣的人,生活每次推動你,你都會選擇放棄。如果你是這種人,你的一生會過得穩穩當當,不做錯事、假想著有事情發生時自救,然后慢慢變老,在無聊中死去。你會有許多朋友,他們很喜歡你,因為你真的是一個努力工作的好人。
但事實是,你向生活屈服了,不敢承擔風險。你的確想贏,但失敗的恐懼超過了成功的興奮。只有你知道,在你內心深處,你始終認為你不可能贏,所以你選擇了穩定。”
他們把一生中最好的年華用來掙錢,卻不明白到底是為了什么而工作。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我學會了專注于我所能控制的:我自己。如果事情必須改變,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我自己。
購買或創造提供現金流的資產能使你的錢為你工作。高薪工作只意味著兩件事:你在為錢工作,你所支付的稅收可能會增加。我已經學會了讓錢為我工作,讓稅收優惠產生收入,而不是薪水。
他們自己剝削自己,罪魁禍首是他們的恐懼,而不是我。
對大多數人而言,給他們的錢越多,他們欠的債也就越多。
正是出于恐懼的心理,人們才想找一份安穩的工作。這些恐懼有:害怕付不起賬單,害怕被解雇,害怕沒有足夠的錢,害怕重新開始。為了尋求保障,他們會學習某種專業,或是做生意,拼命為錢而工作。大多數人成了錢的奴隸,然后就把怒氣發泄在他們老板身上。
人們的生活永遠被這兩種感覺所控制:恐懼和貪婪。
每天他們起床時,就會發現恐懼又與他們一起醒來了。恐懼使成千上萬的人徹夜難眠,憂心忡忡。所以他們又起床去工作了,希望薪水能消除噬咬他們靈魂的恐懼。錢主宰著他們的生活,他們拒絕去分辨真相,錢控制了他們的情感和靈魂。
他們越富有,這種感覺就越強烈。他們靈魂中軟弱貧乏的一面總是在大聲尖叫,他們不想失去大房子、車子和錢帶給他們的上等生活。他們甚至擔心一旦沒錢了,朋友們會看不起他們。許多人變得絕望而神經質,盡管他們很富有。
不談錢就像依賴錢一樣是一種精神上的疾病。
富爸爸說,“我遇到過很多人,他們說'我對錢沒興趣’,可他們卻每天工作8小時。這只能說明他們并沒有說出真相,如果他們對錢沒興趣,又何必工作呢?這種人比斂財的人病得更重。”
恐懼把你推出門外,欲望又開始召喚你。這就是陷阱。
人生實際上是在無知和覺醒之間的一場斗爭。
對錢的無知導致了恐懼和貪婪
學習用頭腦思考而不是任由感情控制你們。這是第一步。
討論學習環節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工作。
生活推著我們所有的人,有些人放棄了,有些人在抗爭。少數人學會了這門課程,取得了進步,他們歡迎生活來推動他們。
停止責備我,不要認為是我的問題。如果你認為是我的問題,你就會想改變我;如果你認為問題在你那兒,你就會改變自己,學習一些東西讓自己變得更聰明。
說到錢,大多數人都希望穩穩妥妥地掙錢,這樣他們才感到安全。關于錢,他們沒有激情,有的只是恐懼。
對大多數人而言,給他們的錢越多,他們欠的債也就越多。
正是出于恐懼的心理,人們才想找一份安穩的工作。這些恐懼有:害怕付不起賬單,害怕被解雇,害怕沒有足夠的錢,害怕重新開始。為了尋求保障,他們會學習某種專業,或是做生意,拼命為錢而工作。大多數人成了錢的奴隸,然后就把怒氣發泄在他們老板身上。
大多數人并不知道是他們的感情代替了他們進行思考。
工作只是試圖用暫時的辦法來解決長期的問題。
就像一幅畫表現的:驢子拉車,因為主人在它面前掛了個胡蘿卜。主人清楚自己想要去哪里,而驢子卻只是在追逐一個幻影。但第二天驢子依舊會去拉車,因為又有胡蘿卜放在它的面前。
02
第二課 為什么要教授財務知識
第二課 為什么要教授財務知識
我想有太多人過多地關注錢,而不是關注他們最大的財富——所受的教育。如果人們能靈活一些,保持開放的頭腦不斷學習,他們將在時代的變化中一天天地富有起來。如果人們認為錢能解決一切問題,恐怕他們的日子就不會太好過。只有知識才能解決問題并創造財富,那些不是靠財務知識掙來的錢也不會長久。
從長遠來看,重要的不是你掙了多少錢,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錢,以及能夠留住多久。
如果你要去建造帝國大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挖個深坑,打牢地基。如果你只是想在郊區蓋個小屋,你只須用混凝土打15厘米厚的地基就夠了。大多數人在努力致富時,總是試圖在15厘米厚的混凝土上建造帝國大廈。
資產是能把錢放進我口袋里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我口袋里取走的東西。
精神病學認為,害怕在公眾面前說話是因為害怕被排斥、害怕冒尖、害怕被批評、害怕被嘲笑、害怕被別人所不容。簡言之,是害怕與別人不同。這種心理阻礙了人們去想新辦法來解決問題。
他曾反復地對我們說:“聰明人總是雇用比他更聰明的人。”所以,我和邁克總是愿意花幾個小時聽那些聰明人說話并向他們學習。
討論學習環節
重要的不是你掙了多少錢,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錢。
只有知識才能解決問題并創造財富,那些不是靠財務知識掙來的錢也不會長久。
如果你要去建造帝國大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挖個深坑,打牢地基。如果你只是想在郊區蓋個小屋,你只須用混凝土打15厘米厚的地基就夠了。大多數人在努力致富時,總是試圖在15厘米厚的混凝土上建造帝國大廈。
富人獲得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獲得負債,只不過他們以為那些負債就是資產。
如果你的模式是把收入都花掉,那么最可能的結果是在增加收入的同時也增加支出。
80%的家庭的財務報表表現的是一幅拼命工作、努力爭先的圖景,然而他們的努力都打了水漂,因為他們購買的是負債而非資產。
大多數人并不真正懂得錢的意義,因此只能被錢控制。
03
第三課 關注自己的事業
第三課 關注自己的事業
富人與窮人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富人最后才買奢侈品,而窮人和中產階級會先買下諸如大房子、珠寶、皮衣、寶石、游艇等奢侈品,因為他們想讓自己看上去很富有。
討論學習環節
為了財務安全,人們需要關注自己的事業。
富人關心的焦點是資產而其他人關心的是收入。
存在財務問題的人經常耗費一生為別人工作,其中許多人在他們不能工作時就變得一無所有。
凈資產并不是一個確定的東西,這主要是因為在你開始出售資產時,你還要為獲得的收入繳稅。
一旦把1美元投入了資產項,就不要讓它出來。你應該這么想:這1美元進了你的資產項,它就成了你的雇員。關于錢,最妙的就是讓它可以一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還能為你的子孫后代服務。
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富人最后才買奢侈品,而窮人和中產階級會先買奢侈品。
窮人和中產階級用他們的血汗錢和本應該留給子孫的遺產來購買奢侈品。
04
第四課稅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
第四課 稅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
富人永遠不會繳稅。我們越來越頻繁地看到政府利用稅法刺激企業主和投資者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和住房。這些刺激政策降低了富人的稅收。所以,政府只能從中產階級那里獲得稅收。
無論“劫富”的呼聲多高,富人總有辦法從中脫身,這就是稅收最終總會落到中產階級頭上的原因。
討論學習環節
富爸爸做得更聰明,他利用公司——富人的最大秘密——來達到他的目的。
事實上富人并未被征稅,是中產階級尤其是受過良好教育的高收入的中產階級在為窮人支付稅金。
每當人們想懲罰富人時,富人不會坐以待斃,而是進行反擊。他們有錢、有能力、有決心去改變處境。他們決不會坐視不管,自動地繳納高額的稅款。
如果你為錢工作,你就把力量給了你的老板。如果讓錢為你工作,你就能控制這種力量。
了解減稅優惠政策和公司法的人會比雇員和小業主更快致富。這就像一個人在走,而另一個人卻在飛。
雇員掙錢、納稅,并靠剩下的錢為生;企業掙錢、花錢,并只為剩下來的錢繳稅。這是富人鉆的最大的法律空子。
05
第五課 富人的投資
第五課 富人的投資
今天,我發現許多人在辛苦工作、苦苦掙扎,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依然固執于陳舊的觀念。他們希望事情還像以前那樣,他們抵制任何變化。那些失去了工作或房子的人總在抱怨技術進步,抱怨經濟狀況不佳以及他們的老板。
很遺憾他們沒有意識到,問題的癥結其實在于他們自身。陳舊的思想是他們最大的債務。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意識到已有的某種思想或方法在昨天還是一種資產,今天卻已經變成了負債。
如果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不是在賭博;如果你把錢投進一筆交易然后只是祈禱,才是在賭博。在任何一項投資中,成功的辦法都是運用你的技術知識、智慧以及對于這個游戲的熱愛來減少意外、降低風險。當然,風險總是存在的,但你的財商可以提高你應付意外的能力。
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對一個人來說是高風險的事情,對另一個人來說則可能是低風險的。這就是我不斷鼓勵人們多關注財商教育而不只是投資股票、房地產或其他市場的原因。你越精明,就越能應付意外情況。
你知道的比你買到的更重要。
討論學習環節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是依靠勇氣而不是智慧去取得領先的位置的。
作為一名教師,我意識到過分的害怕和自我懷疑是毀掉我們才能的最大因素。看到學生們明明知道該做什么,卻缺乏勇氣付諸實際,我就感到十分悲哀。
陳舊的思想是那些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的人背負的最大債務。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意識到已有的某種思想或方法在昨天還是一種資產,今天卻已經變成了負債。
富人往往更富有創造性,愿意經過精心籌劃后再去冒險。
為什么你想提高自己的財商呢?因為你想成為能夠自己創造機遇的人。
我們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資產是我們的頭腦。如果使其得到良好的訓練,它轉瞬間就能創造大量的財富。而未經訓練的頭腦有可能創造無數的貧窮來拖垮一個家庭,甚至幾代人。
如果投資機會太復雜而我又弄不明白,我就不會去投資。簡單的數學計算和一般常識是有效理財所需要的一切。
通常,那些貼著“安全標簽”的投資是被他人進行過風險處理的。它們是如此安全,以致于回報也少得可憐。
如果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那就不是在賭博;如果你把錢投進一筆交易然后只是祈禱,這才是在賭博。
好機會是用你的腦子而不是用你的眼睛看到的。
懂得財商的重要性,這就是你最大的資產。不知道這一點,將成為你面臨的最大的風險。
06
第六課 學會不為錢工作
第六課 學會不為錢工作
許多才華橫溢的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他們只專注產品,對商業體系知之甚少。
討論學習環節
成功所必需的管理技能包括:(1)現金流管理;(2)系統管理;(3)人員管理。最重要的專業技能是銷售技能和營銷技能。溝通能力,如書面表達、口頭表達及談判能力等對一個人的成功來說更是至關重要。
對于受過良好教育的爸爸來說,工作的穩定就是一切;而對于富爸爸來說,不斷學習才是一切。我常常吃驚為什么有些人才華過人卻只掙到很低的工資。
正如一句格言所說:“工作(job)一詞就是'比破產強一點’(just over broke)。”
不幸的是,這適用于數百萬人。我勸告年輕人在找工作時要看能從中學到什么,而不是只看能掙多少錢。生活就像去健身房,最痛苦的事情是做出鍛煉身體的決定,一旦你過了這一關,以后的事情就好辦了。
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貧窮、財務困難或者只能掙到低于他們應得的薪水,不是因為他們的學識不夠,而是因為他們缺乏另一項技能。精通專業技能既是優勢也是弱點。付出金錢是那些非常富有的家庭保持富有的秘訣。
07
第七課 克服困難
第七課 克服困難
“因為太害怕失敗,所以才會失敗。”
如果你的資金很少而又想致富,你必須首先集中于一點,而不是追求平衡。那些成功的投資者,在最初肯定不是追求平衡的,追求平衡的人只會在原地踏步。要進步,你必須先做到不平衡,并注意怎樣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一位聰明的投資者知道,看似最糟糕的時代實際上卻是賺錢的最佳時代。當別人都因為太恐懼而不敢行動時,他們卻先發制人,收獲回報。
“憤世者永遠不會成功。”富爸爸說。“未經證實的懷疑和恐懼會使人們成為憤世嫉俗者。憤世者抱怨現實,而成功者分析現實。”這是富爸爸最喜歡說的另一句話。
富爸爸解釋,抱怨蒙蔽人的頭腦,而分析使人心明眼亮。通過分析能使成功者看到那些憤世者無法看到的東西,發現被其他人都忽視的機會,而發現機會的能力正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我不想要’是成功的關鍵。”富爸爸這樣說。
忙碌的人常常是最懶惰的人。
討論學習環節
富人和窮人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在于他們處理恐懼的方式不同。
我從未遇見不曾打丟一球的高爾夫球選手,也從未見過不曾傷心過的戀人,更未見過從不虧錢的富人。
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在財務上不成功是因為對他們而言虧錢所造成的痛苦遠遠大于致富所帶來的樂趣。
富爸爸知道失敗只會使他更強大,更精明。他并不愿意虧錢,但他清楚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知道該怎樣去面對損失。他接受了損失,然后將它變成贏利。
得克薩斯人并不掩飾失敗,而是愈挫愈奮,他們接受失敗的現實并將失敗轉化為動力。
擺脫“老鼠賽跑”式的生活在技術上講十分容易,不需要接受接受太多的教育,可那些疑慮卻使大多數人寸步難行。
憤世嫉俗者就像“小雞”一樣,每當心里害怕、懷疑的時候,他們就會像“小雞”一樣杞人憂天。
“我可付不起”帶來的悲哀和無助感會使人們失望、遲鈍以至意志消沉。“我怎樣才能付得起”則打開了充滿可能性的快樂和夢想之門。
如果我也學會先支付給自己,那我就會在財務上更“強壯”。應該在精神上和財務上都更“強壯”。
在金錢、財務和投資領域,有許多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談論什么。
08
第八課 開始行動
第八課 開始行動
我擁有了兩個思路,能夠用多個思路來分析某個問題或趨勢,實在難能可貴。今天我常常會問自己,“這件事巴菲特會怎么做?或者彼得·林奇又會怎么做?”
我得以進入他們深邃思想的唯一途徑就是謙虛地閱讀或傾聽他們說過的話。驕傲自大或吹毛求疵的人往往是缺乏自信而不敢冒險的人。
原因在于,如果想學習某些新東西,那你就要犯些錯誤,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理解你所學習的知識。
注意:不要聽貧窮的或是膽小的人的話。我有這樣的朋友,我也非常喜歡他們,但他們過的是“小雞”式的生活。一旦涉及金錢,特別是投資時,“天就要塌下來了”,他們總會告訴你一件事為什么不可行。
問題是如果聽了他們的話,盲目地接受這種杞人憂天的信息,你最終也會成為“小雞”式的人。就像一句古老的諺語所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當你在電視上收看一些財經節目時,通常會見到一幫所謂的“專家”。一位專家說市場正在走向衰退,另一位卻聲稱市場正在趨于繁榮。
如果你很精明,兩方的話你都要聽。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因為兩種說法都有合理的地方。不幸的是,大部分窮人都只聽從“小雞”式的觀點。
人們總是匆匆忙忙去趕那已經過去的浪頭,往往又會被新的浪頭淘汰出局。精明的投資者不會抱怨市場時機不對,如果錯過了這個“浪頭”,他們就會去尋找下一個,并且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本書的真正目的是要告訴你:有膽量不隨大流才能致富。你也許并不軟弱,但一旦涉及金錢,往往會變得怯懦。
為了能更好地做到“首先支付自己”,請謹記以下兩點:
1.不要背上數額過大的債務包袱。要保持低支出。首先增加自己的資產,然后,再用資產項產生的現金流來買大房子或豪車。陷在“老鼠賽跑”中不是明智的選擇。
2.當你資金短缺時,讓壓力去發揮作用,而不要動用你的儲蓄或資本。利用這種壓力來激發你的理財天賦,想出新辦法掙到更多的錢,然后再支付賬單。這樣做,不但能讓你賺到錢,還能提高你的財商。
窮人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其中一個普遍的壞習慣就是隨便動用儲蓄。富人知道儲蓄只能用于創造更多的收入,而不是用來支付賬單。
真正的技能是在某些技術領域能夠管理比你更聰明的人并給他們提供優厚的待遇。
因此明智的投資者不只看到投資回報率,而且還能看到,一旦收回投資,就能額外得到的資產。這也是財商。
在投資問題上,許多人總是說有多么多么困難,而不去找能夠“幫助”他們的英雄。
“上帝不需要得到,但人類需要付出”。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比我們更聰明,你也許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但是如果有了這些人的幫助,你的成功之路也許就會更平坦。
你應當做的就是:慷慨一些。
討論學習環節
金礦到處都是,但大部分人沒有經過相應的培訓,所以發現不了它們。沒有強有力的理由和目標,任何事情都會變得非常困難。
從理財的角度來說,我們每掙到一美元,就得到了一次選擇自己是成為富人、窮人還是中產階級的機會。90%的人會購買電視機,只有大約10%的人才會購買商業和投資方面的書籍。
我們知道有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或是自認為很聰明的人,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卻一塌糊涂。
我會注意我有錢的朋友是如何談論金錢的(我不是指他們的夸夸其談),他們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所以,我向他們學習,他們也向我學習。
如果你對自己所做的工作感到厭倦或是你掙的錢不夠多,那么很簡單,改變你的掙錢模式吧。那些不夠堅毅的人往往會成為那些自律性很強的人的手下敗將。
有時我也會損失資金,但我投資的項目都是在我能承擔的損失范圍之內的。輕松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艱難,而艱難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輕松。
還想要更多嗎?這里有一些要做的事情
有許多人愿意去做而不愿意思考,也有許多人愿意思考而不愿意付諸行動。而我既愿意思考也愿意行動。我喜歡新思想,也樂于付諸行動。
●停下你手頭的活兒。
●尋找新的思想。
●找一些做過你想做的事情的人。
請牢記:利潤是買來的,而不是賣出來的。
●我首先尋找想買進的人,然后才去找想賣出的人。
●行動的人總會擊敗不行動的人。
尾聲
結束語
實現財務自由和獲得巨大財富的關鍵取決于一個人將勞動性收入轉化成被動收入或投資組合收入的能力。
共同努力實現家族傳承光宗耀祖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偉大復興
圖文編輯:知行源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