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所遇到的發展“機遇”,有多也有少,然“機遇”來臨時,就要看各人對“機遇”的把握程度。把握好可能實現你理想目標,把握不好也有可能一生錯失良機,與“機遇”失之交臂。有什么辦法呢?如果是遇到不可抗力的天災人禍,老天所為不怨自己,如果是人為造成失去機遇,那就不要責怪任何人,找自己所存原因。
有一天我看《中國剪報》報紙,偶然發現一篇《皇帝也幫不上的人》小文章,讓我很受啟發,文章的內容大體意思是:宋朝時期,宋仁宗皇帝在休閑時候,喜歡一個人悄悄在皇宮里面溜達,有一次,當他來到偏殿時,忽然聽到有爭吵聲音,于是他便躲到一個柱子后面看看,發現是自己的兩名侍衛在聊天,侍衛甲說人的命運不是命中注定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改變;侍衛乙卻認為,他們都是侍候皇帝的人,命運自然是由皇帝決定的。
宋仁宗聽后感覺他們倆說的很有趣,他忽然想起來,原來在他身邊的侍衛隊長已經升職啦,目前還沒有合適的人員替補。于是,他便悄悄回到自己的房間,拿起御筆在兩張紙條上寫下同樣一句話即“誰先到達你那里,就讓他成為侍衛隊長”。隨后,他便將紙條裝到 密封的小金盒里。
緊接著,宋仁宗便讓人先叫來侍衛乙,讓他帶著小金盒送到負責皇宮內務的一名主管那里。這時宋仁宗考慮侍衛乙基本快到半路了,便又叫來侍衛甲,同樣給他一個小金盒,讓他送到內務主管那里。
不久,主管便傳來消息,已經推薦侍衛甲當隊長。宋仁宗明明特意安排侍衛乙先去,為什么結果是這樣?事情原由是這樣的,當侍衛乙和侍衛甲都離開之后,這時,宋仁宗又安排兩名侍衛,分別在半路上攔著他們打招呼,這時,侍衛乙卻聊的不亦樂乎;侍衛甲卻一心惦記著皇帝安排給他的任務,只是匆匆打個招呼便繼續往前走,直到將小金盒送到主管那里,僅僅因為侍衛甲搶先幾步到達,就得到改變自己命運的好機會。
看完這一小故事,我深有所思,心想當時兩個侍衛處在同一平臺,為什么后來者能居上,這是命運和偏私所鑄成的嗎?不是,而是人為 所致。人在社會混,不去很好地掌握機遇和盡心盡責去努力奮斗,天天想好事,等著天掉餡餅,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