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家的孩子,能夠長大成人,在社會上出頭的,真的是難若登天。"這是白石老人在自述中所講的一句話。在這里,它也是我生活的寫照。
家,每個人的境遇不同就有著不同的注釋。對于漂泊在外的我來說,是愉悅心情的分享,是情緒低落時的安慰,是艱難前行的不竭動力!無論身在何處,還有什么比家更讓我們牽掛的?還有什么一提到家就讓我們激動的?我的父親、母親,我的兄弟姐妹!沒有你們,我怎么有力氣在異鄉的路上行走!
家就是親情的牽掛,家就是責任的歸所!
由于父親突患惡疾,為給父親治病家境漸落,為了能為家盡自己的責任,作為家中長子的我早早的離開了家,踏上了飄泊的路。
還記得第一次離家的情景,父親強撐著孱弱的病體送我到門外,母親將天還沒亮就起來做好的油餅和煮熟的雞蛋裝進我的背包。年邁的爺爺和奶奶相扶著把我往前送了又送、囑咐了又囑咐。我能感受到親人們的不舍卻又無可奈何。十幾歲的我裝作很成熟的樣子,安慰下家人提著行囊邁向了自己都未知的路。走了很遠還看到親人們仍在向我揮手,出了村口我就撲在田邊的地里痛哭了一場。從那以后,無論在外經歷什么樣的困難,哪怕再多的坎坷、再多的磨難、再多的孤獨。只要想到親人們眼中的淚花,我總是能熬過去、走出來。
家遠在千里之外卻又近在心頭,年少的我比同齡的孩子多了份憂多了份愁。于是,臥在病床的父親、田里勞作的母親、年邁的爺爺奶奶就常常出現在我的夢里頭。漂泊異鄉的我,多少次夢中醒來,一個人無聲的抽泣,任由淚水盡情的流。只有在這寂靜的夜里,我才能將自己脆弱的內心真切的坦露。真的,記不清有過多少個這樣的夜了。
滿懷著希望和憧憬,抱著改變命運和現狀的決心。花開花落,春去春回。可是除了眉頭的皺紋記錄了我全部的苦與累之外。卻沒有任何改變!父親不顧年邁的父母和未成人的兒女仍是仍遠去,我知道他是有未了的心愿的,而這個心愿只有我知道。因為父親離去時不愿閉上的雙眼一直印在我的腦中,讓我一生都不敢懈怠忘卻!我多么想讓自己能夠強大起來啊,最好無所不能。因為那樣,我就能完成父親的心愿了。照顧好爺爺奶奶,幫助母親完成地里的農活,帶好弟第妹妹。從那時起這一切就成了我生命中的大事。
一次次選擇離家,我用自己的方式想為這個家盡力。本想也為自己的弟弟、妹妹帶個好頭,想讓他們知道有我這個哥哥在,他們什么都不用擔心不用怕。哪怕花上自己一生的精力也要讓他們成人、成家。
總想著自己雖是哥哥可是盡到的是父親的責任,總想把他們呵護在自己的翅膀下,卻忽視了他們也要成長,也要追尋屬于自己的天空。因此,我們之間也曾出現過誤解和矛盾。我理解,我們都有一樣的個性,一樣的自尊,又一樣的脆弱,我都深深的知道。其實,這中間我們何嘗沒有徘徊過、失落過、猶豫過呢?憂郁、焦慮、自卑時時困擾著我。心中壓抑的太多卻又無從發泄,沉默著就這樣沉默著,甚至抑郁的想自殺。可是理智卻又逼迫著我們堅強著堅強著去努力去改變!!!
從爸爸去世后,家中再不完整,再也沒有團圓了。多么想能再找回洋溢著溫馨與濃濃親情的家。能靜靜的坐在院子里聊天或在老銀杏樹下打牌戲鬧。
最大的心慰是弟弟妹妹現在均已成家,為人父母了,可他在我心中永遠和小時候一樣憨厚老實總是跟在我后邊當尾巴,妹妹也是仍那么的聽話、乘巧。
父親去世時的情景又浮現眼前,妹妹緊緊抱著我哭著說:"哥,你找女朋友一定找一位對我好也對咱媽好的。如果光對你好,不對我和咱媽好的你可別要。行不行?"淚水怎么也止不住了,我從那一刻起,我就決定為我們這個家而生存為這個家而奮斗也許我很自私,可是我別無選擇。因為,這份濃濃的親情讓我無怨無悔!
現如今,因為工作原因,我把小家安在外地,仍然離家很遠。但是奮斗過,努力過,平淡的生活,仍有對家深深的牽掛,何嘗不是幸福!
不管兄弟姐妹再多,父母才是家的大梁。父母在,家就在!不管父母年事再高,哪怕躺在床上不能動彈,進了家門,叫一聲"爹",喊一聲"娘",就能證明你還有自己的家,請珍惜這份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