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每個父母都特別疼愛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需要父母的愛, 但是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溺愛。 這樣長期下去會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好父母應該怎樣愛孩子呢?去呵護孩子的成長呢? 有遠見的父母都要帶點“絕情”! “絕情”1: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去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從小到大了總會依賴父母, 父母也會擔心孩子吃不好穿不好, 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 父母都會主動的去幫助孩子, 代替孩子去穿衣服去喂孩子吃飯。 長期這樣下去, 孩子會產生嚴重的依賴, 這樣長期下去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 好父母應該學會讓孩子自主的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吃飯,穿衣,掃地,整理自己的房間, 都應該讓孩子學會主動地探索,自主的完成。 孩子在做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也會慢慢的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絕情”2:給孩子去犯錯誤的機會。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孩子有些事情并不能很好的去做好。 面對這樣的事情的時候, 作為父母應該怎么辦呢? 很多父母就會上前幫助孩子去完成。 好孩子,我來幫你,父母來幫你怎么去更好地做好。 這樣做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 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阻礙。 所以父母應該讓孩子學會獨立的去完成這些事情, 信任孩子,鼓勵孩子, 千萬不要剝奪孩子這樣的一些鍛煉的機會, 孩子才會成為最好的自己,她也就不會再自卑。 “絕情”3: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 父母為了讓孩子過上好生活。 自己即使再辛苦也無悔, 也不會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這樣是不好的。 好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父母的不容易, 讓孩子明白父母的努力, 讓孩子去珍惜先如今擁有的一切。 這樣才能培養出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孩子也能夠更好地理解父母的努力辛苦付出。 “絕情”4:孩子要強大,父母就應該放手。 很多時候,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受委屈,不被欺負, 會過度保護自己的孩子, 他們會不讓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去玩, 在和其他小朋友玩的過程中, 如果有一些正常的磕碰也會很不放心, 這樣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 父母保護孩子越過度,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 所以,面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 鼓勵孩子和小朋友多溝通,多交往, 這些都是最好的成長的機會。 “絕情”5:鼓勵孩子多做家務,這樣會培養孩子很好的家庭責任感。 為什么很多孩子不愿意待在家里, 對家,也沒有很好的概念。 這其實和父母平時的培養有很大關系。 孩子在家的時候, 父母很少讓孩子主動積極地參與家務。 甚至孩子的床鋪都是有父母幫助進行整理, 那么長期這樣下去, 孩子就沒有這樣的一種家庭責任感, 更多的是被動的享受。 這樣是培養不出好孩子的。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做家務。 在勞動的過程中去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努力的讓孩子成為一個勤勞,有愛,懂感恩的孩子。 “絕情”6:努力讓孩子在學習上更加的主動,自覺。 面對孩子的學習,很多時候即使我們大人, 更多的是關注孩子的分數和成績。 每一次考試結束后, 父母總會問孩子今天你考了多少分? 你還有多少分沒有考到, 這些錯誤從哪里來? 這樣會極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因為功利性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父母應該努力的去關注孩子的學習的主動性。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個樂于學習, 對學習充滿興趣,有主動積極學習的孩子, 那么成績和分數就不再重要了。 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 興趣、習慣,比分數要重要百倍千倍。 “絕情”7:孩子想要健康就要學會運動。 沒有一個好身體, 成績再好也沒有多少作用。 父母要努力的讓孩子學會運動, 去打打球,不要讓孩子成為溫室里的花朵。 鼓勵孩子積極地去參加一些戶外運動, 讓孩子在運動中感覺好玩有趣,感受陽光。 去感受自己應該擁有的童真,童趣和童樂。 愛運動的孩子,不會容易生病, 愛運動的孩子,他們會更熱愛自然, 愛運動的孩子,他們會更加的積極向上、樂觀、勇于擔當。 作為父母 也許我們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長, 但是我們不能不參與孩子的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作為父母,要樂觀積極,相信孩子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 要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學會放手, 努力培養孩子樂觀,積極向上好品格。 在生活中要鼓勵孩子學會經歷困難, 學會磨煉自己的意志。 俗話說的好,沒有風雨怎能見彩虹, 而懂得面對生活的挫折,學會勇敢地挑戰, 這樣的孩子才能成為最勇敢的自己。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成為最好的自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