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進步伴隨著文明的誕生與發展,在人類產生至今,文明的腳步不斷前進,或發揚光大或消失天際。兩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與之對應的是四大文明古國,而如今只有中國文明不中斷。
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四國
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亞洲西部)、古埃及(非洲東北部亞洲西部)、古印度(亞洲南部)和中國(亞洲東部)。
古巴比倫
空中花園
古巴比倫王國(約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位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距今約5000年左右,這里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里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美索不達米亞”--《圣經》稱為“伊甸園”,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兩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這平原上發展了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幾個城市,流傳最早的史詩、神話、藥典、農人歷書等,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之一。有空中花園,但都成廢墟。
古埃及
古埃及,埃及是一個國家,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于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受宗教影響極大,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對永恒觀念的一種崇拜產物,也是法老的陵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開始于5100年前(公元前3100年)左右時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終止于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統,完善的政治體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統,其統治者稱為法老,因此又稱為法老時代或法老埃及。古埃及的國土緊密分布在尼羅河周圍的狹長地帶,是典型的水力帝國。對古埃及的研究在學術界已經形成一門專門的學科,稱為“埃及學”。
三、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與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并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印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等多種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個由五大民族構成的國家,本身就像一個大大的文化博物館。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買是文化的中心。古印度雖然是一個多種姓的、歷史包袱較沉重的國家,但依然為世界文化留下了獨特風格的遺產。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不朽的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在哲學方面,創立了“因明學”,相當于今天的邏輯學。在自然科學方面,最杰出的貢獻是發明了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符號。所謂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紀,在古代印度還產生了佛教,后來先后傳入中國,朝鮮,日本,泰國,緬甸等。
公元前538年巴比倫滅亡,大約在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人征服,古印度文明消失的原因眾說紛紜,四大文明古國之中,唯有中國作為一個歷經千年的古老國度,至今仍在世界的舞臺上熠熠生輝。
之所以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成員之一,不能被冠以“古中國”,主要是因為,其他三家的文明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出現了斷層,甚至沒有被傳承下來,或者已經消失殆盡。而中國恰恰相反,不但文明起源至今傳承不曾中斷,而且長盛不衰,表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雖然飽受了戰爭的摧殘,但依舊擁有大量的歷史典籍和文化傳承下來。在四大文明古國里也只有中國的文明碩果僅存。所以中國還屹立在世界文化的巔峰,從古到今始終存在,所以不能被冠以“古中國”之稱。
先看看外國的專家如何評價,據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介紹,在歷史發展的車輪中,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的文化可以說已經消失,唯獨中國“它從數千年前中國文明的早期階段起就有了,并一直延續到今天”,實際上,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未曾中斷的文明,這是原文翻譯。而紐約州立大學曾經出書《什么是文化》,其文中解釋“偉大的文明如埃及文明、莫臥兒文明和中國殷商文明,其中最后者(即殷商文明)常常被認為是這個世界上最悠久的未曾中斷的文明。埃及文明更古老,但它消失了。當今的埃及社會并不是其文明的延續。但這種說法也不絕對...”。目前全世界專家在對于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倫文化是否消失和斷裂尚存在爭論,我們暫且不做探討,畢竟過于專業。
如果用專家們的思維推論,文字和語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傳承的主要載體,那么接下來這段文字描述推論也更為適用,就算現在的印度不承認其“古印度”文化已經消失殆盡,也拿不出有里的證據來證明現在的印度就是“古印度”文化的傳承者,而被人公認的是現在的印度已經不是以前的“古印度”了,而是兩回事,兩個文明。小編寫到這兒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讓現代印度人引以為豪的印度“圣水”恒河。
在美國出版的《古代歷史百科全書》中介紹“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的確是亡了,其判斷標準是文字和語言的消失。某個國家或者文明的載體主要就體現在文字和語言上面,而現存的古印度文字至今無人能懂,沒有文字,且不說傳承,哪來的了解其文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確實是最久遠的,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原生文明之一,這是一個公論。但古印度文明的消失就和瑪雅文明一樣,至今無定論無結果,也有多種解釋,但也只能作為參考。
當世界上不少古文明相繼衰亡以后,我們卻生生不息。那么,我們這個人類歷史上從未停更的文明,憑什么屹立世界獨領風騷?在眾多的因素之中,是我們中國人勤勞和智慧的充分結合。
中國人勤勞無可非議,但是,但凡了解近代科技史的多會反駁,與西方科技相比,中國似乎點歪了科技樹,怎么會有智慧?不錯,我們的古代科技與西方走在不同的路上,但不能否認古代中國人、現代中國人有智慧,就舉個現代的例子。
河池機場是廣西惟一個劈山而建的機場,全國為數不多的建在懸崖邊上的機場。河池機場的建設難度非常之大。平坦的跑道停機坪與周邊陡峭山體形成了鮮明對比,宛如電影場景,成為了一個雄偉的奇觀。機場建成后,四周為高300米左右的懸崖和深溝,看起來就像“航空母艦停留在海面”,被稱為“懸崖邊的機場”、“山頂機場”和“山頂航母”等。
機場要平地,究竟為什么河池機場會選址于山巔?一些地區之所以選擇在山頂建機場,往往是因為當地本身位于山區,沒有適合建機場的開闊平地。河池多山,想找個符合條件的平地建飛機場,難!河池先后向民航部門推薦了22個選址,但都無法找出比較完美的選址。困難怎么能難住基建狂魔的兔子?為難之際,有專家提出:既然難找平地,何不削山填谷,將機場建在山上?
為什么說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優秀最古老的文明?
中華文明有這么兩點是全世界公認的事實:
1,中華文明是延續至今的最古老的文明;
2,中華文明是全世界唯一幸存的原生文明;
在反駁我之前,請先審這兩個關鍵詞。
1,延續至今;
2,原生文明;
延續至今,顧名思義,直到今天仍然存續。中國的文字從甲骨文開始的每一級演化均有跡可循,中國的人種也延續至今。雖然中國曾被蒙古與滿清征服,但彼時的中國文化已極其強盛以至于入侵者無一例外全都放棄了自己的文化將自己融入中國。
古埃及與古巴比倫均在歐亞非大陸交界處附近,所以兩個文明歷史上均被多次征服:波斯,馬其頓,羅馬,阿拉伯,奧斯曼。以上列舉的還只是同時征服這兩個國家并試圖改造甚至取代其文化的,并沒有算那些單獨征服他們的國家,譬如亞述,拜占庭帝國,安息,薩珊,蒙古,英國。經過持續數千年的征服之戰,這兩個文明的文化與人種早已不復存在。
古印度的哈拉帕文化也是一樣,其文明在傳承八百年后完全消失。在之后被雅利安人--也就是現在的印度人以及他們的吠陀文化取代。其文字至今未能被破譯。
那么原生文明的原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一個地區完全發展成文明或至少完成某項文明組成的科技以前,他不能得到任何傳自外界的文化與科技交流與幫助。也就是說,作為文明的主要或者部分組成的科技樹,包括農耕,定居,國家體系,文字,神學等等必須全部由自己發明。
在神話故事當中很多神明多是當反面角色,比如說沉香救母,牛郎織女等等,雖然神明十分的強大,但是人們并沒有多少的畏懼心態,不但沒有畏懼心,甚至還想著以凡人之軀斗一斗。但是就有人問了,中國人連神明都不畏懼,難道沒有信仰嗎?
中國人到底有沒有信仰,這個問題就需要探討一下了。什么是信仰?一般說信仰就是對于某種主張,某人或者宗教極其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和榜樣。從這里說中國人是有信仰的,但是這個信仰不是外國信仰神明或者是宗教,中國人都是信仰自己的祖宗和先賢,還有很多的做人準則。比如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仁義禮智信恕悌”,還有“兼愛非攻”“無為”等等思想都可以成為中國人的信仰。中國人大多不會信仰神明,很多神明都是用來做斗爭的,這也隱喻著統治階層,明白點就是說皇帝就是用來推翻的,不是有句話說的嗎,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還有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來統治階級從來都是被我們用來斗爭,用來嘲諷,用來娛樂的。
想必很多人對其他三大文明古國都帶古字而中國為什么不帶古字有疑問,相較于其他三大文明古國,因為中國是唯一一個文化從未遭斷絕的文明古國,本土文明從古至今繼承下來,而埃及、巴比倫、印度現代文明與古代文明早已割裂,故而稱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不加古,正所謂中華文明,亙古亙今。
“四大文明古國”這一說法,最早是由梁啟超先生提出。梁啟超于1900年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首次使用這個定義,并自注說,地球上古文明祖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
梁啟超的說法來源于當時世界學術界公認的”五大文明發源地。目前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文明古發源地有五個四大文明古國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臺地附近。因而在 北半球幾乎相同緯度的尼羅河、兩河流域、印度河以及黃河流域相繼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文明古國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繼由新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進而步入鐵器時代。社會制度都采用奴隸制。古埃及的諾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中華文明不像其他三個古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有,一、我們注重歷史,在全世界來說,我們中國的歷史資料是保存得最完整的,再者我們歷史上設置了史官負責整理歷史,而且我們沒有把神話當歷史的習慣,這一點是我們有別于其他三個國家,甚至是全世界的一點。二、我國在西周實行了宗法制,宗法制是我國的社會文化核心,到現在,宗法制已經融入了我們的骨子里,宗法制凝聚了中國人的家族觀念、凝聚了中國人的歸屬感,這在世界文化上,只有我們中國一家。三、我們崇拜祖先,沒有形成實際意義上的宗教,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祖先留下來的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財富,也是我們最大的驕傲。但是,作為中華兒女,我們不能總是仰望祖先的功績,不能一味守舊,更不能墨守陳規。祖先留下來的文明是他們的驕傲,所以我們才有機會驕傲,這些功績是祖先的,而不是我們這一代人。中國人的骨子里是勤勞的,中國人從來都不甘于人后,以前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一樣。近代只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段小插曲,中華文明正朝復興之路走去,總有一天,她還會返回世界的巔峰,這就要靠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反觀另外三國的文化滅亡大多是由于外國入侵后帶入了新文化,后來這些人就被這些文化同化了,所以原來的古文明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再看中華文明,也出現過不少被外人統治的情景,比如說近期滿族建立的清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還有以前金人和契丹族都曾通知過漢人很長時間,但是卻仍然沒有摧毀中華文明。
首先,中華文化是不容易被同化的,反而容易同化別人,當外族在漢人面前建立政權后有不少英明的郡主會頒布法令學習漢族文化,北魏孝文帝和馮太后頒布的法令就是其中之一。再說近期的滿族也被漢人同化不少,他們能夠只會說滿語的人數不到20位,再過多年興許所有的滿族人都會說漢語。
中華民族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同化能力在于文化的先進性,不信鬼神不信天地,他們把祖先的光輝事跡作為進步的動力,從而使所有的歷史英雄故事得以流傳下來,世代相傳,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