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8日報道 英媒稱,研究人員表示,為健康狀況煩惱的人真的有因憂致病之虞。“健康焦慮癥患者”晚年出現嚴重心臟疾病的可能性,要比沒有健康焦慮的人高一倍。對7000多人的調查發現,健康焦慮癥最重的人可能出現致命性心臟病發作或心絞痛的風險最高。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1月4日報道,科學家認為,疑病癥患者讓自己的身體處于高度警惕狀態,一直提防著任何一點疾病癥狀。這種持續不斷的關注和由此產生的壓力使他們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極高。
由挪威卑爾根大學牽頭的研究團隊在《英國醫學雜志·公開》期刊上撰文稱:“健康焦慮癥較重的人總是保持警惕,意圖更好地‘控制’和‘發覺’嚴重疾病的早期跡象。”
但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對癥狀的監測和頻頻檢查”并不會降低他們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恰恰相反,“持續并夸大地關注癥狀”有可能“給身體系統造成壓力,進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他們以問卷方式調查了這7000多人的健康焦慮程度并跟蹤觀察了12年。
在健康焦慮程度排在前10%的人中,6.1%的人要么出現過心臟病發作,要么患上心絞痛,比沒有健康焦慮的人高一倍。
有醫生認為,備受壓力的人患病風險較大是因為他們更有可能喝酒、抽煙或不注意飲食。還有些人也許不鍛煉,因為他們擔心讓身體受到損害。
研究人員發現,男性受影響的可能性更大,焦慮男性患心臟病的風險要高78%,而焦慮女性則為58%。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加文·桑德科克博士表示:“壓力肯定在引發心臟病方面起著一定作用。有研究表明,這種風險有四分之三是生物學因素的,四分之一是心理因素的。所以說,它不是最大因素,但的確是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