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寫到現在,已經處于一個令人尷尬的境地,很多常識性的了
理論似乎被人漸漸淡忘了,很多問題是到了重回常識的時候了,這也是必須的。
當前的散文創作,亂象叢生,關鍵的問題還是散文寫作的方向感的迷失和混亂,在我看來,散文本來應該是一個封閉的容器,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認為的能無限的敞開。如果使敞口太大,就會改變散文的特質和位置,但許多人卻將這個容器摔碎了,里面的稠密的液汁散了一地,這個陶罐的碎片散了一地,于是散文變得新奇以致怪異,因此對于當前的散文創作來說,重要的已經不是去不斷的打破了,而是如何重回散文寫作的基礎理論和重回散文寫作的常識的問題。
我們知道,新時期以來,除散文之外的其他文體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可謂成績斐然,但散文總停滯不動,既無理論上的重大建樹,也無創作的重大實績,而是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既學不來西方的真髓,又似乎要丟掉
傳統的精華。我想其中的原因之一乃是散文作為一種抒情寫意的文體,是很難體現出一種現代或者是后現代的色彩上的,尤其是在形式上的學習和模仿,這其中是因為我國傳統的小品文與西方的隨筆幾乎相差無二,說到區別,應該在于散文背后的知識背景和作者的思維方式,而這恰恰是散文創作最為關鍵的,也是為我們現在的眾多散文作家所忽視的,而這其中就包含散文寫作中的一些基本的知識,比如境界的提升,比如人格的修煉,比如學識的儲備,比如對于事物的洞悉和體察,這些似乎都在減弱、忽視,因此在這種狀態中寫出的散文,其模樣就可想而知了。
據說對于宇宙的解說,有一種理論叫做有限無邊,這用在散文上,也應該是適合的,也就是說散文在自由與書寫的同時,必須有一個必要的邊際,這個邊際就是散文寫作的常識,否則散文的寫作左沖右突,只能是更加沒有方向感,更加無處用力,更加散文無序,所以散文寫到現在這種程度,散文并沒有什么大的成績就不言自明了。當前的散文創作中,沒有探尋,只有實錄;沒有思索,只有觀察;沒有過濾,只有傾倒,眾多的散文作家幾乎喪失了對于事物的洞察能力,我最近重讀了我們幾乎所有重要雜志2009年發表的散文,其中寫現實的依舊瑣碎,寫歷史的依舊輕薄,寫人物的依舊陳舊,寫情境的依舊老套,才氣不足,學養不夠,境界不高,于是對于無論什么題材的抒寫,都是隔靴搔癢,根本觸及不到任何有些許深度的地方去,人云亦云,毫無自己的思想,或者這個散文作者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思想,或者自己認為是有思想了,但實質是依舊是一具空殼,或者是填充的舊稻草的皮囊。但又有多少人多么的妄
自尊大,不見他們修煉的經過和結果,只是提筆在寫而已,形式既做不好,內容更是輕飄的讓人吃驚,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已經不知道散文應該是什么模樣了,他們已經忘卻或者不知道散文寫作中的基本常識了。
可以說散文創作包括文學創作的基本問題在現在尤其被忽視了,而不少散文家卻又期望寫出優秀的作品,就顯得有點緣木求魚、拔苗助長了,就像一個小學生,最基礎的知識忽略了,想去求更有難度的問題的答案,這無異于癡人說夢。但散文創作中這樣的現象又是司空見慣,但眾多散文寫作者又不能真正認識到,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沒有心力和耐力。當然也有一部分作者是確實是沒有這種智慧和能力。只是制造數量可觀的文字垃圾就足以讓他們有些現世中實質的獲取。
當然,散文創作中的眾多的問題需要梳理和調整,即使散文作家不愿面對這些,但問題是繞不過去的,對于問題的忽視帶來的結果肯定是散文創作的繼續滑落和衰落。我一直認為個體的生命總傾向于對于瑣碎的容忍,但作家就是能夠從中超拔出來的那個人群,但是當今的散文作家能夠如此嗎,我一直對此持懷疑態度。當然他們確實沒有這種表達的能力還另當別論。
于是在眾多的散文寫作的推進中,我們依舊看到的是,沒有文學史中的散文流派,只有散文運動;沒有散文問寫作的突破,而只有散文寫作的炒作,沒有思考現場背后的東西,只有散文寫作現場主義的呼喚;因此我對于散文創作的疑問隨之而來。比如:散文創作中,寫作的起點、朝向和落點在哪?散文作家如何給自己定位和確立寫作的方向感?散文作家對散文寫作的本質化有無自覺,如何經過理論的升華,并且結合創作去實現它?散文作家有無精神化的實現過程,有足夠的“智慧”進入這個過程嗎?散文作家介入散文的世界,有沒有足夠的能力表現這個世界,這種能力從何而來?散文寫作的形而上學化還有沒有,是否有必要有?散文作家的知識結構和理想指向能不能支撐作家更結實地寫下去?散文甚至文學是否必須是一種極致的表達?我們能不能回到常態的表達中去?散文寫作中的散文的背景都是什么,是現實的背景重要,還是人的知識背景和思維背景重要?我們的散文或者文學是怎樣進入到了一種孤獨、自閉和麻木中的?寫作是作為誰的表達?作家的“天問姿態”何在?我們創作的作品如何不讓讀者跳著讀,而是讓他們不能遺漏的去讀?我們為什么總在瑣碎中沉浸?憑借著種種瑣碎的表達,我們還能不能趕得上經典?
記得我以前所寫的評論總是力圖通過個案來找出散文寫作的路徑,但只是建設的疊加,散文這個建筑最終還是將坍塌下去,所以適度的破壞,將陳朽的去處,將不明晰的重新認識,才利于建設,所以提出問題總比沒有問題要好,有了問題,去加以甄別和解決,而不是任意加以打罰才更為妥帖,散文創作是到了必須反思的時候了,否則我們的散文創作制造的依舊是更多的文字垃圾,而不是精神食糧,因此重建散文寫作的標準,重回散文寫作的常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