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7761-2018)(以下簡稱電動車新國標)將開始正式實施。 被部分媒體稱為“史上最嚴”電動車標準的電動車新國標真的那么嚴格嗎?它的施行對我省將帶來哪些影響?12日,針對大眾關心的“符合舊標準的電動車能否繼續上路”、“是否以機動車管理”等問題,福建法治報從省交警總隊得到權威解答。
辟謠:部分標準放寬,新增防火、充電器保護等要求。
福建省交警總隊解釋:新標準中最高車速、整車質量、電機功率等指標以現行標準為基礎進行了適當放寬,其中,最高設計車速由20km/h調整為25km/h,裝備完整的電動自行車的整車質量由40kg調整為55kg,電動機額定連續輸出功率上限由240W調整為400W,提高了出行的效率。
通俗理解,新國標主要是對防火方面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在車速、車身質量等方面反而放寬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車速限制、車身外形等方面,我省部分地市的地方性法規比新、舊國標反而更為嚴格。
以福州市為例,現行的《福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規定,電動車應以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具有兩個車輪,能實現人力騎行、電動或電助動功能且符合相關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的電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時速不得超過20公里/小時。
辟謠:已經上牌的以非機動車管理,可以上路。
福建省交警總隊解釋: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經注冊登記后,可上道路行駛;不符合新國標但已注冊登記的電動自行車,可上道路行駛;不符合新國標且未注冊登記,這類電動二輪車不能上道路行駛。對于已上牌的舊國標電動自行車,路面上的管理依舊是按非機動車的標準。
交警同時提示,4月15日起,不符合新國標的電動二輪車輛均不予注冊登記。
辟謠:已報牌的舊國標車輛,依然認定為非機動車。
省交警總隊解釋:若符合舊國標被認定為非機動車并取得牌照的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后仍然可以合法上道路行駛,不需要騎車人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另外,有傳聞,新國標實施后,超標電動車將被認定為機動車,騎車人需要考證才能上路行駛。交警指出,超標電動車能否上路與騎手是否擁有駕駛證沒有任何關系,超標電動車的定義是指: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不符合非機動車國家標準,且未列入國家《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二輪、三輪非機動車不予登記,不得上道路行駛。
01
為了整治國內電動車市場的亂象國家工信部等四部門于2018年制定頒布了《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國家標準
02
與舊國標相比,新國標突出了四點特色:
一是確保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新國標堅守安全的底線,由原來的部分條款強制改為全文強制,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電器保護等技術指標,調整完善了車速限值、整車質量、腳踏騎行能力等技術指標,特別是新增加了防火阻燃和淋水涉水這兩項安全指標。
二是確保所有道路交通參與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標準修訂工作審慎研究確定了每一項關鍵技術指標,兼顧了電動自行車的出行效率、出行安全和道路的通行秩序。
三是確保廣大消費者基本的出行需求。新標準中最高車速、整車質量、電機功率等指標以現行標準為基礎進行了適當放寬,其中,最高設計車速由20km/h調整為25km/h,裝備完整的電動自行車的整車質量由40kg調整為55kg,電動機額定連續輸出功率上限由240W調整為400W,提高了出行的效率。
四是堅持電動自行車的非機動車屬性。電動自行車本質上是帶有助力功能的自行車,應當符合自行車的相關特征,即能夠由人力驅動行駛,因此新標準要求電動自行車必須具有腳踏騎行功能。
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間,全國共發生電動自行車肇事致人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萬起,造成死亡8431人、受傷6.35萬人、直接財產損失1.11億元。電動自行車的安全運行之路仍需我們每一位交通參與者從我做起,為了自己的安全和合法權益,要購買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車自行車。嚴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規,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負責!
另外,為配合新“國標”實施,交警總隊要求各地持續開展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專項整治,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在城市中心城區主要路口、交通樞紐以及大型公共場所、學校、醫院周邊道路等區域重點查處未懸掛號牌、加裝車篷、醉酒駕駛、超速行駛、闖禁行、闖紅燈、逆行、不按道行駛、違法載人、過渡期滿后仍上路通行等顯見性交通違法,始終保持高壓打擊態勢。同時,鼓勵騎行電動自行車時佩戴安全頭盔,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優化電動自行車通行條件,完善交通管理設施,依法保障電動自行車安全、順暢、便捷出行。
作者:福建法治報記者 魏青 通訊員 劉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