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腦梗后遺癥的患者幾乎在急性期過后都會遺留或輕或重的后遺癥,在徹底度過危險期后,患者對自己身體的巨大變化一時無法接受,心里難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但是康復還是要繼續的,因為如果康復訓練開展得不及時,患者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并發癥出現。那么,這個恢復期如何正確的康復鍛煉?康復鍛煉是否越早開始越好?。帶著患者關心的問題,我們走訪了濟南神經康復醫院。
在濟南神經康復醫院我們見到了見到62歲的劉老漢。他半年前突發急性腦梗死致右側肢體無力伴言語障礙,臥床不起,遂來濟南神經康復醫院就診。崔貴祥主任為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評價,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康復治療方案,為其進行全面系統的藥物治療,配合劉寶祥治療師全面系統的康復功能訓練。劉老漢從被動運動到主動運動,從臥床不起到能獨立保持坐位平衡,再到能獨自站立和自行走路,大半年的時間就已經行動自如,不異于常人。
劉老漢治療效果良好,崔貴祥主任認為,這與他早期接受康復治療分不開。目前,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已占病譜首位,是中老年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患腦血管病因偏癱致殘的約70%—80%。為降低致殘率,現代醫學認為應盡早進行康復治療。
偏癱是腦血管病的主要綜合征,也是康復治療的主要適應證。隨著我國康復醫學的發展,腦血管病已不是臥床不起或用異常步態顛跛行走的錯誤模式,而是早期運用一系列科學有效的進行從床上良肢位的擺放→床上活動→翻身→起坐→站立→行走→糾正步態的康復運動治療,促通神經恢復,從而使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復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而這些需要康復醫生正確指導。根據不同的功能障礙,進行康復功能評定,設計不同的治療方案及運動處方,并加上康復治療師的正確訓練,才能得到有效康復。
在線咨詢:0531-82621111 網站地址:http://kf.jnsjkfyy.com/
“康復也有一個‘黃金時段’,患者和家屬一定要注意,不少腦卒中患者1年以后才接受康復治療,其康復意義基本就不大了,因為患者養成了錯誤的運動模式。”崔主任說。
某些病人及家屬盲目地自行增強肌力訓練,結果強化了不正常的運動模式,違背了人體生理正常秩序,攪亂了人體生物鐘正常運轉,逐步帶來好多意外疾病,如造成上肢屈肌痙攣,下肢伸肌痙攣,致使患肢誤用等,從而產生較重的誤用綜合癥,上肢呈挎藍狀,下肢呈劃圈、踮步的偏癱步態,更甚者有的肌肉痙攣、關節攣縮畸形,越練越重,致終身殘廢。
崔主任說,與盲目訓練相比,有的患者及家屬不了解康復訓練方法,采取過分的保護,不讓患者做任何事情,過多臥床休息,更是不可取。這樣可能會產生肌肉萎縮、骨質疏松、神經-肌肉支配能力下降等廢用綜合征,甚至產生關節疼痛、腫脹、攣縮,呼吸、泌尿系感染,下肢靜脈炎、血栓形成、骨關節畸形、關節肌肉痙攣等一系列嚴重后果,致使患者以后生活質量下降,生活不能自理。
“這類患者到最后,絕大部分生活靠家屬照顧,給家人帶來沉重的負擔,也給患者今后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崔主任說,這些誤用綜合征和廢用綜合征的出現,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早期經過正規有序的康復治療訓練,是可以得到恢復的。“根據臨床經驗,一般認為偏癱運動功能恢復可在發病后1—2周開始,1—3個月內可達最大限度恢復,因此在發病后3個月內進行康復訓練屬早期康復,效果最好。”
在濟南神經康復醫院我們會看到,在康復訓練大廳滿滿的都是正在做康復的患者,有的能獨自慢慢地行走,有的還只能接受康復師的推拿按摩。其實,腦梗患者跟其他心腦血管后遺癥的患者一樣,各種功能障礙嚴重影響著身體機能,選擇專業的康復機構開展康復訓練,是腦梗患者重新站立、行走的關鍵轉折點。
濟南神經康復醫院要做的不僅僅是治病救命,而更注重的是功能恢復,因為康復醫學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的減輕病人的功能障礙,讓病人回歸社會,回歸家庭,過上高質量的生活。
在線咨詢:0531-82621111 網站地址:http://kf.jnsjkf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