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的時候開始,由于自己喜歡各種折騰,慢慢熟悉了一些裝機的技能,經常同學的電腦出故障或者變得很卡,就會讓我幫他們重裝系統。畢竟對于Windows系統的電腦來說,99%的故障都可以通過重啟或者重裝系統解決。但時間長了,便沒有那種自豪感, 畢竟裝系統這件事本身就是個學習成本非常低的活,堪比貼膜。
對于不想自己動手的人而言, 就算是“1+1=2”都懶得自己動手,所以本系列裝機技巧只針對那些想自己動手的同學,希望能夠在無數篇教程中能給你提供一點點幫助就夠了。
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說,裝系統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也有很多工具,這里我只提供自己習慣小工具,但方法都是通用的。本系列將涉及各個部分的詳細教程方法,包括U盤 PE工具箱制作、系統啟動盤制作、各版本系統裝機實踐,同時還會更新一些Ubuntu、Deepin Linux、Majaro等系統的裝機方法。至于其他的,博主想到之后會逐步更新,也接受各位網友的反饋建議,會考慮持續更新
另外,博主沒有使用Mac的經歷,所以本系列教程均只針對Windows系統下執行。
裝機系列第一篇介紹的是,用U盤制作PE工具箱。雖然直接制作系統啟動盤是最為快捷的裝系統方式,但我還是建議而且自己也習慣使用PE。因為除了裝系統之外,在PE里還可以完成系統分盤,即便電腦主系統故障也可以進入PE查看或者拷貝重要資料。
Win PE,Windows預先安裝環境(英語:Microsoft Windows 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簡稱Windows PE或WinPE。其實就是一個輕量版的Windows系統,由于體積比較小,可以直接存儲在U盤或者移動硬盤上。一般電腦維修人員使用其查找故障,也是裝機重要工具之一。強烈推薦有需要的同學做好一個備用。
所需工具:U盤(1G以上,推薦8G以上)或者移動硬盤,Windows電腦。
PE 都是可以裝進U盤、移動硬盤或者直接裝進本地硬盤或者刻錄光盤,但為了方便起見,我還是建議大家準備U盤或者移動硬盤。本教程使用的PE工具箱體積較小,1G 大小U盤足夠,不過如果你想發揮更多的作用,比如說直接將下載好的系統鏡像文件拷貝進去的話,推薦8G以上大小的U盤。
U盤準備好之后,就是下載PE工具箱了,裝機不下百遍,我使用過不少的Win PE,還是自信有一些發言權,最早使用過電腦店U盤啟動工具、大白菜這些,確實有一些有點,但卻也會在裝機的同時附帶一些推廣,筆者在這里推薦比較純凈的Win PE——微PE工具箱。
微PE工具箱下載地址:http://www.wepe.com.cn/download.html,選擇最新的64位版本下載即可。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微PE是不帶有網絡模塊的,開發者也明確表示不會增加,如果確實有這方面需要的還是選擇其他的PE工具箱,以個人的使用經歷來看,我基本上沒有發現PE工具箱必須集成網絡模塊的合適理由。
微PE下載完成后直接點擊打開,安裝過程比較傻瓜式。打開微PE之后默認是安裝進系統,點擊右下角的圖標選擇安裝進U盤或者移動硬盤。
在安裝方法一欄,默認即可,除非你對其中所有選項都比較了解。需要注意的一點是,U盤空間如果大于4G的U盤請選擇默認exFAT格式,如果像筆者之前使用的閃迪CZ80這種使用的SSD主控的U盤,在格式那一欄推薦選擇NTFS。因為普通FAT格式的U盤,只支持最大單文件大小容量為4GB,而現在Windows 10 原版的鏡像文件基本都超過4GB。
然后根據需要設置U盤卷標以及PE壁紙,直接開始安裝,接下來你可以去上個廁所,安裝時間幾分鐘足夠。
安裝完成后,原有的U盤會多出一個EFI 的分盤,占用300M左右,而另外的一個則可以正常當U盤使用,并不影響。
這樣一來,Win PE就已經被安裝進U盤了。重啟進入啟動菜單,選擇對應的U盤移動就行。各品牌筆記本、臺式機以及組裝機主板的啟動快捷鍵可參見下表:
常見品牌筆記本、臺式機、主板的啟動快捷鍵
微PE默認安裝支持UEFI(新)和LEGACY(舊)啟動方式,在UEFI 模式下安裝的系統也只能通過對應的方式進入,因此,如果支持UEFI的話就盡量選擇這種方式啟動。
Win PE 啟動之后,桌面便如上圖,桌面上放置最常用的分盤工具、系統安裝工具等,這些重裝系統已經足夠。
微PE 常見工具預覽
此外,開始菜單還有很多小工具,根據自己需要選擇使用。
分盤助手
常用系統安裝工具
到此,你已經擁有自己的Win PE工具箱了, 隨身攜帶方便。下一期將更新Windows 系統重裝的一些方法,包括制作系統啟動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