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直在看《請停止無效努力》這本書,以及進行了大量的筆記整理內容。
這本書,我看了三遍,筆記記了兩遍,整理筆記內容先后整理了5個word版本,1次思維導圖,終于梳理了一份我對這本書的結構,以及解讀。
本文分為四個目錄
一,如何看這本書的
1,了解紙質書基本信息
2,快速閱讀紙質書
3,精讀紙質書
4,快速閱讀電子書
二,如何記錄筆記
1,在閱讀紙質書時,用水彩筆劃出重點部分
2,在閱讀電子書時,劃線記錄并導出
3,用一張A3大白紙和水彩筆
三,將內容迭代提煉
1,版本1,刪除文本非精華內容,依托底版對精華內容進行整理
2,版本2,刪除精華內容,再次依托底版進行整理
3,版本3,在版本2基礎上時,重新構建目錄主題
4, 版本4,基于版本3的優化
5,版本5,重構串聯目錄
四,畫出思維導圖
五,總結
———————————————————————————————————————
1)先看了了書的大小和頁數,了解下讀完需要的時間,共計兩百多頁。以及內里有一份小冊子,叫進階筆記這個冊子蛀牙供練習用。
2)看了下封面,了解到這本書是講方法論的一本書,以及是在2017年出版的。
3)看了下序言,了解到他人眼中的圈圈,
4)看了下目錄,了解到本書共計7個章節內容,以及大致所講。
5)看了下后記,了解到圈圈在寫作過程中感謝的人。
1)了解到內容是一個個知識點的集合。
2)了解到里邊談及的方法與概念頗多。
3)了解到這本書每個章節是有精華提煉的。
4)意識到書中內容,是需要結合實踐的
1)做了序言部分的測試題,滿分30,得了26分,都是根據真實的意愿去選擇的。我以為分值并不代表什么,你以為的和作者以為的可以存在分歧,主要是看這些測試題是否給自己有所提醒。
2)這一遍,開始用彩筆去在劃線書中重點重點部分。
3)了解了全書所講得內容。
1)在電子書上劃線重點部分。
2)再一遍快速閱讀這本書。
我這些年讀書,尤其一本好書,都會使用紙質書與電子書記錄筆記。
1,在閱讀紙質書時,用水彩筆劃出重點部分。
許久以前,我是用簽字筆劃線的,直到有一次,我看到了有個朋友用了水彩筆涂抹在文本上,我看到后,以為效果很好,于是此后幾年都會采用這種方式。
這一次,我感覺涂抹有些影響對文字的觀感,于是改用了水彩筆劃線。遇到你想要說的話,可以在旁邊記錄一下。
2,閱讀電子書,電子書,我更多的是作為筆記工具的使用,我在多看閱讀上將這本書的重點內容整體的劃線,之后將這些筆記內容導出到印象筆記里,這個方式,我保持了多年,方便,快捷,持久。
3,用一張A3大白紙和水彩筆,記下這本書的大致框架,因為紙張夠大,有助于增強視野記憶力,這個方式最近兩年一直在使用,非常高效。
———————————————————————————————————————(此時,我已經看了三遍這本書、兩次筆記了,你給我提示的話,我能大致說出這本書的一些內容,但是讓我自己說的話,我表示,我依然說不出來。因為我感覺內容有些散,我并不能有效說出這本書。即使,我已經讀了三遍,記錄了兩次筆記)
———————————————————————————————————————
這一版本,我本來是要整理全部的筆記的,但是在整理時發現,精華內容基本把這一章節提煉了,所以我就想偷個懶,只對精華內容進行整理。
我在整理版本1時,慢慢發現這些精華內容不完整,于是我有開始了重新整理,在次依托底版,刪除精華內容,整理主題內容,這次我發現,這才是我要的筆記內容。
我在整理版本2時,發現依照圈圈的七個目錄主題,我還是無法進行有效的串聯,于是我開始嘗試自己去歸納每個主題內容,以及每個主題內容的小標題。歸納后,我將這本書,歸納成11個部分,如下。
01 挖掘天賦
02 學習如何學習
03 解決問題
04 結構化思維
05 獨立思考
06 提升溝通
07 圈子
08 職業規劃
09 平臺
10 貼標簽
11 情緒
1)我先是在大標題,小標題上進行了文字大小整理,然后統一成目錄格式。
2)對文中的大標題,小標題再次整理重構優化。
1)于是我開始了對版本4大標題的書寫,寫到了A3的大白紙上,發現這11個標題,是可以歸類的。于是我開始在白紙上連線歸類。
01挖掘天賦 、02學習如何學習、03解決問題、04 結構化思維、05 獨立思考、06提升溝通、07圈子、08 職業規劃、09 平臺、10 貼標簽、11情緒
1,11,8 是與自己相關的
6,10 是 與他人相關的。
7,9 是與環境相關的
2,4是方法相關的
3,5是思維相關的
2)我開始將些點串聯到一起,而如何串聯呢。我是這樣思考的。
①作為一個人,他先是做與自己相關的,通過【01挖掘天賦 】來找到優勢,再 通過【11認識情緒 】來與自己做朋友,再開始進行自我的【08職業規劃】
②做好了自己,于是開始了【05獨立思考】,之后開始提升自己的【02學習如何學習】以及【04結構化思維】,這樣就有了【03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有了以上,再開始關注他人,這個時候,需要【06提升溝通】以及避免給他人【10 貼標簽】
④再通過【07 圈子】以及【09平臺】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3)于是我開始繼續整理了下整個行文的結構,并繼續剔除一些與結構無關的內容,如下。
———————————————————————————————————————
(到了第5個版本,我基本可以說,我可以與他人去溝通這本書大致所要講得內容了,并有了整體的主題框架,能夠串聯到一起。)
———————————————————————————————————————
———————————————————————————————————————
做了這些,我可以說我能夠大致解讀這本書了,以及將書中的知識點串聯到一起。
對于一本好書,我會認真對待的,為什么《請停止無效努力》我會如此的耗費精力去整理去梳理去閱讀,無外乎我對圈圈的認可,以及相信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訊息。所以,我才會如此閱讀以及提煉結構。
關于如何閱讀一本書,你是怎么看的?是就簡單讀讀?還是稍微記下筆記?還是整理筆記,提煉內容?抑或寫一份讀書隨筆?
我過往看過許多書,我相信這些書在潛意識下都給我帶來了用處,而現在,我希望我能夠去說出這些書的內容,這些書的所講。我現在的理念是,既然認可一本書,或者這本書對你有價值,那么為何不花點精力去整理這本書?以及能夠說出這本書的訊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