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公司股權交易的憑證,所以好股票的首先一個點就是好公司。
尋找好股票首先要找到好公司
高質量的公司具有以下共性①易于理解的企業經營模式;②透明的財務報表;③擁有強大競爭優勢的定價權;④擁有相對可預測的收益的穩定經營業績;⑤已動用資本回報率高;⑥很大比例的會計收益能夠轉化為自由現金流;⑦強勁的資產負債表,沒有過度的高財務杠桿;⑧管理層著眼于股東切身利益,專注于釋放股東價值;⑨與狂熱的并購活動相比,公司的增長更傾向依賴于內生性的舉措。
——好公司還要有好價格(嚴重低估)才是好機會,只有大股災、大熊市、行業危機才能提供白馬股的介入機會,除此無他;這就是巴菲特說的別人恐懼你貪婪的歷史性機會。
假設一只股票股價持續下跌,股息收益率隨之上升。雖然股價持續下跌,但公司方面卻維持既定的股息。因為股價的下跌幅度大于盈余的衰退,所以市盈率下降。這兩只股票的市盈率都很低,股息收益率則偏高,你覺得怎么樣?這是否代表它們是低價承接的理想對象呢?
我不認為如此。如果這兩家公司的表現持續不理想,那該怎么辦?如果不考慮盈余增長的范圍,市盈率與股息收益率都是非常不可靠的數據。
出現了股價大幅下跌的機會,我們究竟是應該逃離還是抄底?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機會抄底偉大的企業,可是這樣的機會出現時候,真正敢于重倉的卻很少。這并不是所謂的性格缺陷,更多的是能力不足。
花旗暴跌的時候可以抄底,可口可樂沒跌巴菲特也出手了,騰訊低谷時候當然可以重倉,融創讓多少人凈值暴漲。可是諾基亞、索尼、IBM,沃爾瑪股價持續創新低的時候,那些勇于加倉的人在哪里?
投資股票既是投資估值,也是投資未來,既是投資未來,也是投資估值。重資產行業一旦出現天花板,所謂資產的紙面價值會急劇縮小,甚至成為負債。比如一家鋼鐵廠投資數億建設新廠擴大規模,當它發現越生產越賠錢的時候,它之前的投資能兌現多少現值呢?
所以巴菲特轉型了,從格雷厄姆變成了格雷厄姆和費雪的綜合體。投資股票在估值和未來的平衡點在于未來現金流的折現,估值的價值在于站在未來看現在,想把未來看清楚就必須把現在站踏實。
投資股票和未來無關。
投資股票的關鍵點是對商業模式的透徹領悟,財務數據只是參考。作為歷史利率的財務數據,脫離了現實的領悟和未來的展望,只能是毫無意義的數字。
每個投資者都是一個企業,你的護城河就是你的能力圈。
綜合判斷我認為好股票是這樣的①好公司的股票②不貴的股票③可以實現長期持有享受復利的股票。
我是大富翁,希望我的分析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