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分析掌握三大板塊就可以了:一、基本面分析,主要指財務指標方面分析,看出企業成長性和獲利能力如何,最好能看清楚有沒有暴雷的因素存在。二、技術圖形分析,我本人技術分析核心是新波浪理論,只有4個浪,不同于艾略特波浪理論,但是當然還是利用艾略特波浪理論里面的精華部分的;兩個核心工具就是籌碼分布技術和成本均線。三、就是研究機構投資者的分類,比如十大流通股東分類,如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游資、北向資金等,不同投資者有不同投資習慣和特點,需要分別對待。接下來分別講解這三個部分:
一、基本面分析:由于財務報表涉及內容和指標繁多,作為散戶投資者,我們只需研究六組財務指標即可:
1. 每股收益(EPS)
EPS是投資人最關注的一個指標, EPS=凈利潤/總股本。通常情況下EPS的增長比例越高,股票越具有投資價值。
2. 凈資產收益率(ROE)
ROE=每股收益(EPS)/每股凈資產(NTA)。這是非常重要判斷公司運營趨勢的一個指標, ROE越高,說明公司的賺錢能力越強。說明一下,ROE是不能只看一年的,因為有的上市公司通過特殊的項目可以把公司的EPS提高,所以多看幾年(3-5年較合理)才能夠得到正確的ROE,另外最正確的方法就是不要把非經常損益計算在EPS內。一般來說,ROE在15%的就屬于盈利能力很強的公司,如果低于12%則說明公司的成長性不是太突出。
3. 銷售凈利率和銷售毛利率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該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是多少 ,用于衡量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一般企業的標準值為10%。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表示每一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后,有多少錢可以用于各項期間費用和形成盈利。銷售毛利率是企業銷售凈利率的最初基礎,沒有足夠大的銷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毛利率是最直觀反應公司產品賺錢水平的指標。一股企業的標準值為15%。
4.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流動比率代表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綜合能力。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越低,則意味著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弱,但如果比率過高,說明企業可能不善舉債經營,經營者過于保守,將導致企業短期資金的利用效率較差。
速動比率代表企業以速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綜合能力。速動比率通常以(流動資產-存貨) /流動負債表示,速動資產是指從流動資產中扣除變現速度最慢的存貨等資產后,可以直接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那部分流動資產。速動比率比流動比率更能表現一個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一般經驗認為:流動比率在2 : 1比較適當,而速動比率則為1 : 1.
這兩項指標都是從靜態分析的角度反映了企業短期的償債能力。對于企業經營者來說,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企業只有具備足夠的流動資產來償還債務,才能夠保證債權人的資金安全,使企業的信貸管理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同時還應結合其它相關因素綜合分析,如非籌資性現金流入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利息支付倍數等。
5、應收帳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
應收帳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應收帳款平均余額,一股來說 ,應收帳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收帳期越短,說明應收帳款的收回越快。否則,企業的運營資金會過多的呆滯在應收帳款上,影響正常的資金周轉。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余額,這一比率表明了企業的銷售狀況及存貨資金占用狀況,在正常情況下,存貨周轉率越高,相應的周轉天數越少.說明存貨資金周轉快,相應的利潤率也就越高。存貨周轉慢,不僅和生產有關,而且與采購、 銷售部都有一定聯系,所以它綜合反映了企業供、產、銷的管理水平。存貨周轉車與企業生產經營周期有關。生產經營周期短表示無需儲備大量存貨,故其存貨周轉率就會相對加速。因此在評價存貨周轉率時.應考慮各行業的生產經營特點。
6、每股經營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
現金流是所有財務報表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它主要記錄了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稅收等活動的現金流動情況,也就是反映了主營業務的現金收支狀況。每股經營現金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總股本。公司宣布破產之前.連續多年凈利潤為正數,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但該公司的經營現金流總是在破產前的幾年里就開始惡化。如果我們特別關注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就可以預測公司的風險。
目前國際上比較認可的是自由現金流,自由現金流即巴菲特所說的股東盈余,體現為經營現金流減去資本支出后的余額。巴菲特的估值公式為股票價值=自由現金流/15%。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業是處在瘋狂擴張之中,如所謂的高成長性和反身性股票。這就涉及到成長與價值的問題。成長是為了價值的更大化,而不是為了成長而成長,我們的市場比較浮躁,主力往往利用成長性來吸引人氣瘋狂炒作。如果成長的結果是更多的固定資產投入,賺的錢是為了買更多的原材料等等,就要小心了。一旦競爭力不強時多年的利潤積累就會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