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愿景,價值觀》這個話題是個很大的話題,很多人都在說,但是很少見到有人真正理解,甚至經常會錯用,真正能夠知行合一做到的公司,今天都成為了偉大的公司,比如阿里巴巴、迪士尼、GE 和 Google
我見到的在國內能夠通透理解且做的非常好的公司就是阿里巴巴,馬校長為首的阿里巴巴也是解讀和實踐《使命、愿景,價值觀》最為深刻的公司。我在湖畔大學聽過馬校長、曾鳴教授等很多資深阿里人的分享和講解,在這里就把這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加上我的理解轉述一下,也算是商業文明的傳播吧。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么是使命,什么是愿景,什么是價值觀。
我們每個公司都是一個組織,組織是人們為了某一目的而形成的群體,每個組織都有她的使命。
比如“中國共產黨”我認為是世界上最牛的組織了,黨的使命就是實現共產主義。(這是寫在黨章里的,黨章第一頁就有:“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共產黨當年就定了使命是為共產主義事業解放全人類,經歷了這么多年,就有了我們現在的黨國。
再舉迪士尼的例子,迪士尼的使命是“Make People Happy”,所以迪士尼招的人、做的事情、做的產品,都是奔著這個使命來的,你想拍悲劇也不行,這就是一幫樂觀的人,為使命而工作,所以就成就了偉大的迪士尼。
GE(通用電氣)的創始人之一是愛迪生,公司最初的使命就是讓全世界亮起來,全公司上下無論任何崗位都理解且踐行這個使命,把電燈從最早的幾分鐘使用壽命做到了今天的燈火輝煌。
所以使命不是寫在墻上秀的,而是刻在創始人們骨子里的,融化在組織每個人血液里的,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很有使命感,所有成功的企業都很有使命感。而且在生死攸關的重要決定上,使命往往會起到重大的作用。
我再舉個例子,就是百度,百度的使命是“讓人們最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到今天我們看無論是傻傻分不清楚的廣告導致的信任危機,還是史上最大錯誤戰略決策“百度有啊”,導致失去了商品搜索引擎的陣地,阿里卻抓住機會成為了最大的商品搜索引擎,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帝國。所以,使命也是重要戰略決策的本質指導思想。做戰略的第一要素,就是忠于使命。
使命是利他感更強一些,愿景則是利己感更強一些,愿景度量的時間單位必須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階段,不能太短,你不能說明年的愿景是什么,明年的那只能單純的叫目標,所以你不能說我們的愿景是明年業績增長多少。
沒有愿景的企業就會陷入迷茫,因為你的員工、客戶、用戶甚至身邊的親人朋友都會來問你,你們公司五年以后會怎樣,十年以后會怎樣。所以你一定得想明白,你腦海里必須得有一張未來的圖,而且是基于科學的認真的思考,愿景可以不那么準確,但是必須得認真思考,其實到最后結果往往比你想的要好。
所以愿景一定是非常清晰的目標,一定要在公司內各種場合大膽的說出來。使命是最高理想,最終夢想,比如我黨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那愿景就是五年規劃十年規劃,比如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有各種帶指標的目標)等等。
阿里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很早就提煉出來確立了,到現在一直沒變過。阿里巴巴的愿景早些年是“成為世界十大網站”,“能夠活80年”,第一個“成為世界十大網站”當時馬校長提出的時候也是很大膽,當時的排名是好幾百萬,現在也實現了。現在改為了“成為分享數據的第一平臺”,“成為幸福指數最高的企業”,“活102年”。阿里未來十年的戰略就是數據分享交易平臺,所以愿景和戰略也是匹配的。
剛剛講了使命和愿景,大家也許會覺得不大接地氣,講使命和愿景的看來貌似都是些高大全的公司,這里我要補充再講一下,小公司、小組織甚至小個體也會有使命,也需要使命,使命不以大小做為評判標準,組織使命的大小和不同會導致她凝聚的社會力量可能是不一樣的,社會影響力是有大小好壞之分,而使命卻沒有優劣之分。
比如一個小飯館兒,做的飯很好吃,老板看著顧客吃的很開心,自己也很開心,更加激情投入的做好吃的飯,這就是使命感。舉個例子,日本有一個91歲高齡的人叫小野二郎,他被譽為“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壽司店只有10個座位的大小,卻是舉世聞名的米其林三星餐廳,需要提前一兩個月預定,一餐只吃15分鐘,他首先會仔細的觀察顧客的特征,會根據性別調整壽司大小,會記住客人的座位順序,會根據客人的左撇子習慣調整壽司擺放的位置。他從頭到尾只做壽司,沒有飲料,讓顧客全身心投入到壽司的美味之中。吃過的人紛紛評價是“值得等待一生的壽司”。小野二郎做了一輩子的壽司,他說:“我要確保客人吃到極致美味的壽司。” 這就是一家小壽司店的使命。
小而美也是非常了不起的狀態,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活的更開心、自在和長久,并不是做得越大越多才越好,也許反而會很累,企業如人,人活著通常也就是為了追求活的開心,活的幸福和活的久一點。
價值觀是創始人們帶著早期階段的一批員工,大家一起討論出來,約定出來并且白紙黑字寫在紙上的約法三章。比如我們大家約定好了要講誠信,那不講誠信就是違反價值觀的事情,違反價值觀是要被開除的。講好了團隊合作,團隊合作不好那就不能通過價值觀的考核。價值觀和業績一樣是要考核的,不考核的價值觀是沒意義的,所有的制度都應該強化你組織的價值觀。
這里列一下阿里巴巴的價值觀:客戶第一,擁抱變化,團隊合作,誠信,激情,敬業。而且阿里有一套考核價值觀的制度,是一種通關制的考核制度,價值觀考核不通過即使業績做的很好也不會獲得獎金和晉升的機會。阿里人應該非常了解這套考核制度,價值觀有一些表現形式,把表現形式細化幾條出來,然后一一對照。比如客戶第一,表現為幾種形式:和客戶開會不遲到;和客戶開會不看手機;見客戶衣著整潔得體等,按照這幾個表現形式來看,覺得這個人沒做到那就是這項不合格。
早些時候我曾經也提出了“多點科技”的幾條價值觀,不過我最大的失敗是沒有制定價值觀考核的制度,導致久而久之價值觀就只成了大家口頭上的價值觀,淪為擺設,最近我也在研究如何完善落實我們這方面的制度體系,大家一定要吸取教訓。
這里附上多點因為未考核而廢掉的三條價值觀:1.用戶是第一位的 2.極致的產品和美學是我們的第一生產力 3.不做沒有價值輸出的事情
這就是今天的分享:使命,愿景,價值觀。
幾年前我也不能夠理解,感覺使命愿景這些是假大空的話,直到創業多年以后,每年都如履薄冰,有了一定的積累和認知才逐漸感悟到使命和愿景恰恰是指導創業和人生的核心部分。
一個公司有了使命、愿景和價值觀就可以開始考慮戰略了,戰略就是你要干什么,你的價值是什么,再落實到組織和人,當然怎么落實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下次我們再探討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