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養殖反季節種鵝的農戶越來越多,總體情況怎么樣呢?非全封閉科學養殖下,反季節種鵝養殖幾乎是全軍覆沒,為什么有的養殖戶還尚不自知呢?小農莊告訴您其中的原因。
在2017年9月份以后,種鵝蛋進入到多少年沒有過的好行情,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19年的11月份,這段時間,普通的三花種鵝蛋的最高時的價格,一度漲到13元/枚,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說鵝能下到20個鵝蛋就能賺到一只老鵝了,因為這種高價位的鵝蛋,也就掩蓋了非全封閉條件養殖反季節種鵝的失敗現象。
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反季節養殖的三花鵝種鵝的產蛋率超低,無法達到產蛋的高峰期,在反季節的這段時間,產蛋量能達到3成,就算是很不錯了,這么低的產蛋量,如果不是鵝蛋超高價位的支撐,估計會虧的連“褲衩”也找不到。
在黃淮地區,鵝為什么到了芒種以后,一直再到霜降這段時間不能夠正常產蛋呢?在自然環境下,因為母鵝的產蛋和日照的時間,溫度的高低都有著很大的關系,達不到母鵝產蛋的條件需要,鵝就會停產,雖然有的母鵝已經到了開產的日齡,但就是遲遲不見做窩產蛋,還有的很多母鵝,產產停停,根本就不是所謂的許多養鵝的“專家”們說的那樣,養到一定的時間,自然就下蛋了。
與鵝打交道18年來,小農莊見到自然條件下養殖反季節鵝的失敗者,可謂比比皆是,觸目驚心,有的養了幾年正常季節的種鵝,賺了一些錢,一年嘗試著養殖反季節鵝就全賠進去了。
那么反季節鵝能不能正常產蛋呢?
能!
但有一個前提,必須采取全封閉的飼養方式,嚴格的實施控光、控溫,達到一種全新的仿生態的養殖模式才行。這種養殖模式還真不是一般的養殖戶能夠達到的,除了有配套的封閉設施與降溫設備等硬件條件外,還需要有科學的管理技術,缺一不可。
所以,小農莊也奉勸種鵝養殖戶們,如果您的硬件條件與軟件條件都達不到或是有一個方面達不到養殖反季節鵝條件要求的話,最好不要去碰這種養殖模式,它只是一種看似滿是商機的坑。
也許用一個詞來形容自然條件養殖反季節鵝再形象不過了,這個詞就是“畫餅充饑”。
了解更多更系統養鵝實操知識,歡迎關注小農莊,以及歷時半年編寫的養鵝實操專欄《我的100節養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