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詩人就比較多了,其實詩人要在后世留名,不僅要真才實學,還要持續的輸出能力,李白杜甫蘇軾的名氣,就是因為詩篇太多,經典太多。話不多說,直接來切題啦。
先來個容易的,小學就會背的,這個詩人,大多數人是不記得的,似乎我也是。
李紳的《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再來一個愛情的,纏綿,至情至深。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絕對是名句,作者很多人應該對應不上。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提了那么多的唐詩,也補一個宋詞吧,我想到了姜夔,其實如果不是《揚州慢·淮左名都》被選進課本,多少會知道他呢?他在詞家是比較有名的,只是在大眾并不出名。一起欣賞下,也是我很喜歡的宋詞作品。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歡迎關注每天讀宋詞,詩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