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到了三九天氣,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斜風細雨,讓人絲毫不想踏出屋子,就連路上的車都變得極少,三環路上暢通無阻,只消兩盞茶的時間便到了茶室。
這個天氣,喝一杯老白茶是最好的。
尤其是濕冷的天氣,喝一杯老白茶還可以驅寒,給身體提供暖意。
坐下沖泡,先從一泡2015年初老(秋貢眉餅)開啟新一天的喝茶之旅,細細端詳初老的模樣,已然有了3年白茶的特點。
第一次喝初老餅時,它的黃綠色葉片數量多,看起來還是比較稚嫩和青春的,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模樣漸變。
如年歲漸長的女子,歲月漸漸在臉上留下了印記。初老茶餅的印記,是黃綠色葉片漸漸變為黃褐色等顏色更深的茶。
沖泡完畢,啜一口茶,茶湯柔和,伴隨暖暖的,清晰的藥香。
兩杯茶下肚,全身暖和。
喝茶時,總是思緒最為放松的,在此時,喜歡放一本書在手邊,細細品味文字的滋味。或者和李麻花再“唇槍舌劍”一番。
李麻花說:“又有新茶友再問老白茶怎么沖泡了,你來回答唄。”
關于老白茶的沖泡,之前已經寫下20篇文章。奈何新茶友太多,村姑陳有很勤勞,每天都更新文章,鑒于茶友們翻看之前的文章較為費力,索性重新再說說老白茶的沖泡吧。
《2》
俗話說的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凡事都是講究熟能生巧,泡茶這事也不例外。
村姑陳的關于老白茶沖泡,都是日常經驗的積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了經驗豐富的前輩背書,我們做事也會變得很順利,即便是沖泡老白茶這樣一件事,也是需要經驗的。
如村姑陳在開始喝老白茶之前,都會先學習一番,自己動手操作,看看哪種方式才是最適合沖泡老白茶的。
比如,在沖泡老白茶的茶具選擇上,也是經過反復對比,不論是瓷壺、紫砂罐、白瓷蓋碗、柴燒蓋碗等,各種都使用過,最后得出了白瓷蓋碗最好使用的結論。
再比如在投茶量的控制上,也經過反復對比,120ml的白瓷蓋碗放3克茶、4克茶、5克茶、6克茶……每一個分量都嘗試過,最后得到了結論,5克茶最適合120ml的蓋碗沖泡。
還有泡茶的水溫,以及沖泡用水的選擇等,都親自動手,經過反復對比才有結論。
最后,想手中的老白茶泡的好喝,有4個方面的技巧需要掌握。
《3》
沖泡老白茶技巧一:沖泡茶具要選對
上文說到,村姑陳經過對比試驗,發現了白瓷蓋碗是最適合沖泡老白茶的。
白瓷蓋碗不會吸收香氣和滋味,能夠很好地保留老白茶的香氣與滋味,方便我們徹底、全方位了解手中老白茶的特點。
而其他茶具沖泡老白茶,則不如白瓷蓋碗方便。像紫砂壺會吸收一部分的香氣和湯水,容易破壞老白茶的原有特點,也會影響我們判斷。
紫砂壺容易隱藏白茶的缺點和有點,不建議茶友們使用。
雖說白瓷蓋碗沖泡老白茶是最好的,但白瓷蓋碗也有大小的選擇和器型的不同,在蓋碗的選擇上也是有訣竅的。
像小陳茶事中出鏡率最高的2款蓋碗,就很適合沖泡老白茶。
1、選擇蓋碗也要注意,不要選擇容量太大的。
有的茶友,聽說白瓷蓋碗泡茶很好,于是買了一個,結果容量買大了,200ml。
這個容量太大了,注水量也大,但茶友沒有及時調整投茶量,還是放5克白茶,自然泡出來的茶湯偏淡一些。
且容量太大的蓋碗,出水比較費勁,使用起來不方便。
是以,白瓷蓋碗選擇時,用110ml-120ml左右容量的即可。
2、蓋碗一定要選擇不燙手的
要想隨心所欲沖泡老白茶,一定要選擇不燙手的蓋碗。
如村姑陳選擇的蓋碗,就不容易燙手,適合新手。
不燙手的蓋碗,能夠很好地駕馭,不影響使用。要是蓋碗燙手,手指都不敢觸摸,還怎么做到及時出水呢?這泡出來的茶湯滋味容易變濃,影響喝茶體驗。
總結一些,沖泡老白茶,最好用白瓷蓋碗。
白瓷蓋碗容量不要太大,120ml左右即可。蓋碗一定要選擇不燙手的。
《4》
沖泡老白茶技巧二:投茶量要學會控制
沖泡老白茶,選完茶具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根據茶具的容量大小選擇投茶量。
像我們最常用的120ml蓋碗,投茶量控制在5克即可,不宜過多,若是放的太多,茶湯容易苦澀。
茶葉也不能放少了,否則不會有味道出現。
若是您的蓋碗容量大小與120ml有差異,則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比如上文說到的200ml的蓋碗,若是非要使用,那這投茶量至少要增加到8克才會有味道。
但因為200ml的蓋碗太大,出水時間也會有不同,具體還是根據沖泡出來的茶湯進行調整。
原則上,一定要學會根據茶具的容量大小調整投茶量。
泡茶和煮茶又有不同。
用蓋碗泡茶,基本上從注水到出水,10秒中左右就能解決,所以泡茶的時間比較短,投茶量可以控制在5克。
而煮茶,是茶葉和水一直接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及時調整投茶量。
如煮干茶,投茶5克,至少要準備800ml的水,若是水量少了,茶湯肯定會苦澀。尤其是高山茶這類內含物質本身就很豐富的茶,要是沒調整好茶和水的比例,自然煮不出好喝的茶。
要是煮的是葉底(即之前用蓋碗沖泡過),5克的茶葉配600ml即可。
《5》
沖泡老白茶技巧三:100℃沸水沖泡
在水溫的選擇上,沖泡老白茶一定要用剛沸騰的水沖泡。
老白茶,在長時間的陳化之下,處于一個沉睡的狀態,好像冬眠狀態。
要想老白茶中的物質全部析出,一定要用高溫喚醒。
100℃的水溫才能讓老白茶的滋味充分釋放。
若溫度過低,茶葉中的物質根本無法充分析出,茶湯就會變得寡淡,滋味清淡,還不能感受老白茶的充分滋味。
不論泡到第幾泡,一定要堅持用100℃水溫沖泡。
《6》
沖泡老白茶技巧四:出水時間要控制好
說到白茶的出水時間,很多茶友會有一個誤區,認為老白茶很老,那它就要一直泡著,要坐杯,狠狠地坐杯才會讓茶葉中的物質全部出現,才會有味道。
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只有品質不好,先天不足,內含物質不夠豐富的老白茶才需要一直坐杯才會有滋味。
真正品質好的老白茶,內含物質是很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果膠物質、茶多糖等物質豐富,稍微用100℃沸水沖泡過后滋味物質就會跑到水里,形成豐富的口感。
若是拿到一款品質極好的老白茶,卻沒有好好地控制出水時間,茶湯濃度過于濃烈,也容易讓茶湯失去風味。
沖泡老白茶,出水時間也要掌握到位。
若是沖泡茶餅,則要耐心一些,一般茶餅經過壓制,茶葉和茶葉之間的空隙小,需要多沖泡兩次才會讓茶葉充分打開。
餅茶沖泡時,前3泡要快出水。一般注水后約3秒后即可出水。從第4泡開始,若是茶湯滋味變淡,則可以適當坐杯,若滋味依舊濃烈,還是快出水。
具體濃度根據自己喝茶的口味調整。
散茶的沖泡方式與餅茶一致。學會控制出水時間,能讓白茶更好喝。
《7》
老白茶的沖泡,有方法和經驗可尋。
上文村姑陳分享的方法,是自己動手實踐而來,希望對茶友們的沖泡有所幫助。
尤其是在千辛萬苦淘到一款老白茶,我們更要好好用心對待。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白茶,卻在燈火闌珊處。
愿每一款成功轉化的老白茶,都能被我們用心以待。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