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頭條號“小陳茶事”原創文章,首發頭條號,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文/小陳茶事
【一】
將近半個月了,福鼎地區都沉浸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茶農們的心情也是有些惆悵的。
一時雨一時晴,幸好天公還不算絕情,偶爾還是有一兩天晴或者多云的,茶農們能夠及時地采摘頭茶。
雖說“春雨貴如油”,茶樹在春雨的滋潤下養分更加充分,茶青中內含物質也會豐富,但是這采下的茶青要如何晾曬呢?
這幾日也有不少茶友來問我這個問題,這樣的陰雨連綿,的確對于自然晾曬實實在是困難重重的。
茶青干燥是白茶制茶工藝中極為重要的一步,也是影響成茶口感的關鍵!
許多茶友都聽說過白茶采用的是傳統的制茶工藝,所謂傳統就是在強調“不揉不捻,采用自然日曬,最低程度的人工加工,使白茶具有最天然的茶品!”
不過惜茶的朋友們不用擔心,面對這樣的天氣,福鼎的茶農們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
【二】
想必有關注制茶工藝的茶友們聽過“萎凋”一詞,它是一種制茶工藝,指在一定的溫度、濕度的條件下,將采的茶青均勻的攤放,在一定的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作用下使水分蒸發,從而達到茶青干燥。
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直接利用日曬進行萎凋,也是最為天然的方法,古人制白茶大多都是利用日曬晾干的!
在這南方的春日里,這太陽公公被雨神打敗了,想要福鼎白茶品質優茶農們必須因地制宜!
小陳有幸去過幾次茶廠的晾曬房,原本以為晾茶就只是個院子而已。
從外觀看這房子并沒有什么特別,就是大大的廠房而已。
走進去,真是令小陳刮目相看,外部其貌不揚的廠房居然是個陽光房!
這陽光房的頂部是透明材質鋪頂的,陽光可以射入屋內。
房間里均勻地分布著晾曬茶青的架子,地板上每隔三米都會有小型鼓風機來調節室內的干燥度,墻壁上還有溫度計實時現實室內溫度。
這五臟俱全的陽光房就是茶農們為應對這類陰雨天氣而專門建立的,可稱為室內萎凋。
陰雨天或是盛夏太陽過于強烈,避免茶青受潮、淋雨、被風吹走或是暴曬,都會采取以室內萎凋的方式為主。
若是正常的晴天,茶農們會將日曬與室內萎凋相結合,形成復式萎凋,白天在外日曬,夜晚室內萎凋,這也是最佳的白茶晾干工藝。
像現在雨水較多的天氣,茶農們為達到白茶干度的標準要求,會長時間將茶青進行室內萎凋,干燥需要的時間也會久,所以今年的春茶會晚些,也請各位茶友耐心等待。
小陳要提醒各位,有一些無良商家為搶占商機,將采摘的茶青進行直接的高溫烘干,時間短又成本低,但是這樣干燥的白茶口感苦澀、帶有焦味,要慎重選擇。
采用陽光房的方式進行室內萎凋,其實是在沿襲古人制白茶的傳統工藝,這是一個取其精華,取其精華的過程,既避免了茶青因天氣不能及時晾曬帶來的損失,又將原生態的白茶滋味保留。
小陳認為,這建造陽光房的成本雖高,但這份茶農們的對福鼎白茶傳承的良苦用心也是對我國優秀茶文化的弘揚,是相當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