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陰雨連綿,是這周的主旋律。
但回想起上個周末,艷陽高照,晴空萬里。
街上往來的行人早已脫下了厚重的棉服,輕裝上陣。
南方的春天,就是如此的多變。
伴隨著百花盛開,眾人戲稱到,“南方春季,咋暖還濕。”
溫度和濕度,令人們對春季又愛又恨,同時也十分擔心自己在家中存的好茶。
隨著溫度的不斷攀升,不少人想到了一件常見的家用電器——冰箱。
冰箱,作為一個儲糧要地,能夠給人帶來最大的安全感。
既然如此,便有茶友提出,是否能將茶葉存在冰箱里,來保護它們不變質?
而不知在六大茶類中,并非每種茶都適合冰箱這一儲存環境。
有的時候,還可能會適得其反。
《2》
中國的六大茶類,分別是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紅茶以及黑茶。
而在這其中,能夠適合在冰箱中儲存的,少之又少。
首先,來說說歷史悠久的綠茶。
綠茶,是一種未發酵茶。
在它的制作工藝中,殺青是一大關鍵,讓綠茶體內保留了大量的天然物質,比如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茶氨酸等等。
因此,品飲起來的最大特點,便是“鮮”。
很多人喜歡綠茶的清鮮口感,因此將冰箱作為輔助,想要盡可能地保留下這種美妙的風味。
其實這種做法,是有一定的事實依據的。
過高的溫度,可能會破壞綠茶中的各種天然物質,影響茶湯的香氣和滋味,讓整體品質下滑。
而低溫則抑制了內含物質的氧化,保持綠茶的鮮嫩、鮮爽。
所以,市面上真空包裝的綠茶,在完全隔離了氧氣和水汽的情況下,可以放進冰箱中保鮮。
但需要注意的是,冰箱一般分為冷藏功能和冷凍功能。
綠茶,只需要儲存在冰箱的冷藏室即可。
冷凍室的溫度,通常低于0℃,超低的溫度會在茶葉包裝表面上凝結過多的水汽,增加綠茶受潮的風險。
綠茶雖然可以低溫儲存,但保持干燥也十分重要。
并且,倘若已經將綠茶開封,便不建議繼續儲存在冰箱中。
冰箱中無處不在的水汽和異味,會嚴重影響綠茶的品質,改變原本的好風味。
遇上這樣的情況,還是放在常溫環境下,保持密封、干燥、無異味,且盡快飲用完畢吧。
除了綠茶之外,青茶(烏龍茶)龐大的體系中,也有適合儲存在冰箱中的成員。
它便是,閩南烏龍——清香型鐵觀音。
其常常被誤認為是綠茶,由于顏色翠綠,湯色瑩亮,并且品飲起來有著淡淡的蘭花香,茶湯十分的清雅、爽口。
乍一看,似乎的確與綠茶有幾分相似。
可人家確確實實是烏龍茶,這點毋庸置疑。
但它的發酵程度低,為了保證茶葉色翠、香清、鮮爽的特點,存在冰箱中,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冷藏法,可以適度地延長清香型鐵觀音的保存期限,在1年內都適合品飲。
但無論是存綠茶,還是清香型的鐵觀音,都建議大家避免在冰箱中存放異味重的食物。
若是產生了串味的情況,則會影響茶葉原本的香氣和滋味,造成巨大的損失。
《3》
而剩余的烏龍茶,以及白茶、紅茶、黑茶,通通不適合放進冰箱儲存。
以閩北烏龍最著名的代表之一——武夷巖茶為例。
武夷巖茶的品質特征,是花香巖骨,香清甘活。
優質的武夷巖茶,香清幽深,茶湯飽滿醇厚,回甘明顯,持久悠長。
而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除了好的山場以外,離不開精湛的工藝。
武夷巖茶與其它烏龍茶最大的區別,便是它經歷了焙火這一道工序。
清代粱章鉅稱“武夷焙法實甲天下。”焙火,使巖茶形成了令人難忘的風韻。
也正因如此,注定了它與冰箱無緣。
有句成語,叫作水火難容,水可滅火,火也可以把水燒干。
若是將武夷巖茶存在冰箱中,不僅沒有保鮮的效果,反而會加速茶葉變質。
冰箱中大量的水汽,被巖茶吸收以后,便會出現返青的情況。
而返青之后的武夷巖茶,香氣滋味大不如前,花香巖骨消散,甚至還會生出一種青味。
因此,巖茶的儲存環境,只要做到干燥、潔凈、無異味,在常溫下保存即可。
再說到紅茶,同樣不建議儲存在冰箱中。
全發酵的紅茶,比起不發酵的綠茶來說,它的色、香、味更加的穩定。
因此,不用過于擔心外界的溫度微弱變化,會對紅茶風味產生影響。
冷藏后的紅茶,不僅原本鮮甜濃醇的韻味被干擾,且吸收了大量水汽和異味,品質危在旦夕。
但即便如此,紅茶也不能儲存在高溫的環境中,否則會導致其過度發酵,香氣滋味受損。
想要保全紅茶的品質,常溫儲存才是最好的方式。
《4》
關于白茶和黑茶的儲存問題,是最多茶友所關心的。
二者都適合長期收藏,因此如何將茶葉儲存得更好,成為了一大難題。
其實,白茶的儲存永遠離不開那五大要素“密封、干燥、陰涼、避光、無異味”。
無論春夏秋冬,任何一個季節,都不能輕易改變。
參照以上提到的五大因素,就能看出冰箱對于白茶來說,簡直是“克星”。
首先,白茶喜干怕濕,儲存需要用到三層包裝法密封,隔絕外界的水汽,再保證存茶環境的干燥。
但密封并非抽真空,冰箱中的水汽無處不在,難以保證水分不會進入包裝內。
光是這一點,冰箱就不能通過白茶儲存的要求。
其次,白茶會吸附異味的能力強。
而很少有人為了存茶,專門購買一臺冰箱,因此難免會與食物存放在一起。
如此一來,那些隔夜的飯菜、蔬菜瓜果等氣味,在日積月累下被白茶吸收。
待再次沖泡之后,白茶的香氣不僅減弱,且伴隨著陣陣的“冰箱味”。
相信,出現這種狀況并不會給大家帶來良好的喝茶體驗。
因此,冰箱存白茶的想法,還是建議茶友們趁早打消為好。
最后,以黑茶結尾。
黑茶,屬于后發酵茶,在陳化的過程中,需要微生物和適宜的溫濕度,一起參與。
這樣才有助于形成黑茶滋味淳和,香氣純正的特點。
但如果盲目地將它存進冰箱中,低溫不僅會影響發酵的進度,內質和口感也無法提升。
若是沾染上了冰箱中的異味和怪味,更是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5》
乍暖還寒,院子里的桃花不經意間綻滿了枝頭。
感受雨后空氣中,混合著泥土和桃花的芳香。
感嘆著,春天真的來了。
雖然風中仍舊帶著些寒意,但卻是暢快的、舒爽的。
不禁想要約上朋友,去戶外泡茶品茶,看著抽芽和新葉,偷得浮生半日閑。
在如此美好的季節,也別忘了正確地對待好茶。
冰箱,并非每種茶類都合適。
在喧囂的城市中,選擇一份寧靜,尋得一份心靈的歸宿。
人是如此,茶亦是如此。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