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致力改變中國青少年的公眾號
素材來源 | 古今北京
北京內城跟現在的二環有什么關系?皇城的城門有幾個,現在還剩的是哪個?古代北京城的格局對現代北京的規劃有什么影響呢?正陽門走龍車,崇文門走酒車,宣武門走囚車...這些各有什么原因和寓意呢?所謂通古知今,了解歷史的價值不僅在于知道發生過什么,更是為了知道它對以后的影響。
老北京的城門,有“內九外七皇城四”一說。內九是指內城有九座城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阜成門、西直門、東直門、安定門、朝陽門、德勝門。?

2017-06-15 21:00
一個致力改變中國青少年的公眾號 素材來源 | 古今北京 北京內城跟現在的二環有什么關系?皇城的城門有幾個,現在還剩的是哪個?古代北京城的格局對現代北京的規劃有什么影響呢?正陽門走龍車,崇文門走酒車,宣武門走囚車...這些各有什么原因和寓意呢?所謂通古知今,了解歷史的價值不僅在于知道發生過什么,更是為了知道它對以后的影響。 老北京的城門,有“內九外七皇城四”一說。內九是指內城有九座城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阜成門、西直門、東直門、安定門、朝陽門、德勝門。?
01
正 陽 門
正陽門,俗稱前門,原名麗正門,曾是老北京的象征。 正陽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北京城內城正南方向的門,位于天安門廣場南緣,前門大街北端,處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軸線上,專供皇帝出入,現存城樓與箭樓。
02
崇 文 門
崇文門位于北京內城東南方,距正陽門約三里,是內外城通衢的孔道之一。崇文門同樣修建于永樂十七年(1419年),俗稱哈德門。初名為文明門,沿用元大都城文明門之名。明正統朝后取《左傳》“崇文德也”之典改名崇文門。正統朝期間增建甕城、閘摟、箭樓。崇文門多走酒車。于1968年被拆除。
03
宣 武 門
元代名為“順承門”,明永樂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墻時修建,沿稱元“順承門”之名。正統元年(1436年)明政府重建城樓,增建甕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工程竣工。取張衡《東京賦》“武節是宣”,有“武烈宣揚”之義,改稱“宣武門”。宣武門外為菜市口刑場,囚車從此門經常出入,人稱“死門”,走囚車。1965年拆除。
04
阜 成 門
阜成門原稱平則門,是北京城西邊的一個城門。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重修,正統元年重建。取《尚書》“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成九牧,阜成兆民”之典,改稱阜成門。阜成門與朝陽門東西兩方遙遙相對,阜城門是明、清兩代自門頭溝運煤進城的重要通道,故有“煤門”之稱。1935年拆除箭樓與閘樓。1953年拆除甕城和箭樓城臺。1965年拆除城樓。70年代修建環城地下鐵路,城樓及附近城墻皆被拆除,將護城河填平為路。
05
西 直 門
西直門原址為元大都和義門。永樂十七年(1421年)取西方屬義之理改為現名。和義門甕城修建于元順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明初又繼續使用了60多年,直至正統年間統一重修城門時才被包砌入箭樓城臺中。由于北京城內水質不佳,皇宮用水皆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車從西直門入城。因此西直門多走水車,其標志也就是甕城的一塊刻著水紋的石頭。西直門是北京最后一座保存完整的城門,但1969年修建北京地鐵時仍將甕城、箭樓、城樓全部拆除。
06
東 直 門
東直門位于北京東二環東直門立交橋的西側,原為元大都東垣崇仁門。明初修補沿用,永樂十七年(1419年)修葺,改稱東直門,取“東方盛德屬木、為春”和“直東方也,春也”之意。正統元年(1436年)重建城樓、甕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1439年)竣工。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于東直門外建水關,管理進京貨物。1915年因修筑環城鐵路將甕城、閘樓拆除,于箭樓后部兩側建“之”字形磚蹬道。1927年將箭樓拆除,僅存箭樓臺基,臺基于1958年拆除。
07
安 定 門
安定門是北京明清城墻的北門,意味安定之門。明初將元大都安貞門南移,并改稱安定門,取“天下安定”之意。以前,安定門進出北京的糞車和垃圾。安定門也叫“生門”,有“豐裕”之意,所以皇帝要從此門出去到地壇祈禱豐年。安定門外的糞場比較多,因此糞車多從安定門出入。1915年拆除甕城。1969年拆除箭樓、城樓。
08
朝 陽 門
朝陽門原址為元大都齊化門,民間俗稱亦為齊化門。朝陽門名字來于其門面向東方,每天都迎接京城的朝陽,故名。1900年朝陽門箭樓被日軍火炮擊毀,1903年重建。1915年修建環城鐵路時拆除甕城。1953年拆除城樓及其城臺。1958年拆除箭樓。朝陽門是北京的糧門,多走糧車。
09
德 勝 門
德勝門元代為健德門,為出兵征戰之門,明朝初年改稱德勝門,寓意明軍以德取勝。洪武四年改筑北京城垣時向南移建,當時建有箭樓、門樓、甕樓等建筑。1915年拆除甕城。1921年拆除城樓。1955年拆除城臺。因該門甕城南北進深很長,箭樓位置比安定門箭樓偏北50余米,未阻擋地鐵施工,因此未被拆除。1979年曾擬拆除箭樓,后得以保留。成為如今九門之中除正陽門之外被保留的兩座城門之一。“德勝”與“得勝”諧音,故在明清兩代,軍隊從德勝門出城,意味此行必然可以得勝,戰爭結束后,由安定門入城。
最后再簡單總結一下北京內城九門的“用途”:
正陽門走“龍車”,只有皇帝及其交通工具可以經此門出入, 又稱國門。
崇文門走酒車,舊時賣酒的均到此處上稅。
朝陽門走糧車,舊時南方的糧食水運至通縣后,裝車由此門進京,門洞刻有一谷穗。
東直門走磚車,舊時磚窯大都在此門以外。木材車亦從此門進出。
安定門收兵時兵車走此門。運糞車亦由此門進出。
德勝門出兵時兵車走此門。
西直門走水車,舊時每天由玉泉山拉水由此入宮,門洞刻有水波紋。
阜成門走煤車,舊時京西門頭溝之煤由此門進入,門洞刻有一枝花。
宣武門走“囚車”,菜市口是舊刑場。門洞刻有“后悔遲”三字。
九門中有八門啟閉有時,那時有句俗語“城門響點不等人,出城進城要緊跟”。如果你走慢了,城門準時關閉,無論進城還是出城都毫無辦法,除非官方有事命令開城門。惟獨崇文門通宵達旦地開著,因為此門為收稅關口,通宵有差役守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