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閔行區作為魔都最大的外來人口導入區,從教育資源分布上看,和徐匯區不相上下。指導君從辦學質量,升學成績,家長好評度三個方面綜合考量,為大家甄選出了區內四所各項實力均名列前茅的小學,供大家參考。
(ps.如果想看徐匯區,請戳?魔都各區幼升小擇校全攻略|徐匯四大民辦篇)
七寶外國語小學
概況:作為閔行區民辦小學榜首,七外以其特立獨行的教學風格和理念,驕人的升學成績,使不少家長懷有一顆“能上七外我干啥都行”的決心。
網上盛傳七外作業多,小孩經常要寫到晚上十點半。也有辟謠的說法:其實效率高完全不會那么晚,練字是關鍵。另外,七外課外活動十分豐富,并不像網傳的只有作業多。
七外的特色之一是看重紀律行為規范,號稱是培養紳士和淑女的地方,但是也有家長覺得校方太苛刻,有點軍事化管理風格,諸如聽廣播、操場集合必須站得筆直不能動等。二面的時候校方會進行家長問卷調查,看家長是否對學校的觀念和管理模式認可。
基本情況
招生規模:6個班,合計288人
招生范圍:閔行區戶籍或有閔行區房產的家庭,招生簡章明確說明:不錄取無閔行房產的人戶分離者,只給予填報我校為第一志愿的學生以面談與錄取的資格。
收費標準:每學期12500元
幼升小面談:
一面內容:
1.數學(20以內加減法)
2.英語(跟讀,據說冰雪奇緣片段出現的概率極高,暫無英語自我介紹及交流等)
3.語文(常識問答,思維邏輯等)
4.舞蹈(跟隨視頻跳舞/跳操)
二面內容(一面入圍420人,錄取288人,只要家長理念和小孩行為不是太離譜,主要看一面成績排名):主要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以及考核小孩行為規范。
升學去向:
學校官方消息為“七外學子升入上海優質民辦初中升學率89.8%”,網絡小道消息是:上外120錄取5人,華育超過去年(16年是23),上寶60 ,其他的暫時不詳,總體比2016年更好。
2017某班成績:華育6,世外2,上寶12,文來9,嘉華二1,上閔外5,西南位育1,星河灣2,還有幾人去向目前未知。這都是最終去向,不是offer數量。每個班情況有些不同,例如有的班上寶少而世外多,還有一個班錄了3個上外120。
總結:
七外的成績和特點都相當突出,所以,結合自家寶寶的情況作出合適選擇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選擇了備考七外,就必須有心理準備,這將是一條全家都要一起雞血的道路。
協和雙語學校
概況:協和雙語在閔行區設有虹橋校區(總部)、萬源校區和協和尚音三大校區,其班級設置、特色課程等都有較大區別。另外還有浦東校區,暫不討論。
協和雙語作為上海最早提出中西融合的雙語學校,設置三種不同類型班級以滿足各家長需求。
國際班:適合想走體制外路線,鐵了心要把孩子送出國的爹媽。小班教學,三四年級開始,除了語文之外,其他課程都用英語教學,一個中文班主任,一個外文班主任,全天和孩子在一起。
先鋒班:適合想走體制內、外雙軌制,還沒考慮好到底高考還是留學的爹媽。就學壓力來說肯定是最大的,因為國內的教學內容也要學,英語部分會特別強化。
精英班:適合想走體制內路線的爹媽。英語教學比公辦學校還是略勝一籌的。
基本情況:
虹橋校區
招生規模:10個班,共358人(據說4個先鋒、4個精英、2個國際)
招生范圍:面向全市招生(官方聲明只收第一志愿,先鋒和精英只能申請一種,虹橋和萬源校區限報一所學校)
學費:精英融合課程:14000/學期;先鋒融合課程:50000/學期
萬源校區
招生規模(不含公立地段班):5個班(先鋒班),140人
招生范圍:面向全市招生(官方聲明只收第一志愿,虹橋和萬源校區限報一所學校)
學費:50000元/學期
尚音學校
招生規模(不含公立地段班):294人,其中精英班144人(4個班)、融合班150人
招生范圍:本市戶籍學生(全市范圍,跨區招生,官方聲明只收第一志愿)
學費:
精英班學費:預計14000元/學期(以物價審核后為準)
融合班學費:50000元/學期
住宿費:2800元/學期
教學特色:精英班每學期四個班,每個班36人。一班是芭蕾書法班,二班京劇班,三班民樂班(古箏和二胡),四班繪畫班;選擇哪個班入學時需要填志愿。
幼升小面談:
精英班
1.事回答問題,內容是《新龜兔賽跑》,總共問了5個問題,老師讓小朋友伸手指回答,1、2、3、4分別代表不同的答案。
2.PAD題,有打地鼠游戲(考反應速度),數字記憶,還有看前后兩張圖片是否內容一致。
3.英語學習,老師教單詞,孩子記得教了coco,chips,spaghetti 等5個單詞。然后老師發單詞卡片,下指令讓孩子做動作。比如說 put chips in the box.
4.看圖說話,每個小朋友的題都不一樣,我家孩子的圖片是大象在河邊,背上有個小孩。
5.數學題,一個圓盤上有一些數字,我們的問題是:哪兩個數可以組成20。
6.圖形題
7.在操場上做游戲,地上有一個圓形的毯子,孩子圍著轉,結束之后還要擺個pose,踩到毯子即被OUT.
8.做爆米花,老師發指令,孩子做動作
9.謎語題,孩子自己讀題,給出答案
先鋒班
1.外教英語交流,一對一的問答環節
2.上了一節英語課,講了和活動有關的單詞,操場滑梯秋千之類的。
3.ipad題:有關數字、圖片的記憶游戲;打地鼠游戲
4.英語原句復述
5.室外運動項目
升學去向:
虹橋總校:16屆幼升小的協和家長說,班上3個上寶1個華育5個小西3個民辦南模等等(這是其中一個班的數據)。2016年總共250人左右,5個華育,少數上寶,多數直升了。
萬源校區:2017是第一屆畢業生,小升初直升本校的比較多,當然也有考出去的,比如:上寶、閔華二、星河灣等,進入華育也有,但比較少。70%的孩子進入本校初中。其中一個班的情況:20個孩子小升初,留在協和系統的10個左右,分別是協和萬源初中、協和古北、協和國際部、協和教科實驗。離開協和的10個左右,體制外的星河灣,赫德,體制內的延安理,華育,上寶各1,世外2, 其他幾個不了解。包校也有考上的。
尚音學校:16某班級,有1個華育;2個上了上寶;2個千人考達標,因為居住證120分未滿,沒有上,后來去了西南位育;2個南模;大概有10多人去了協和系的,包括雙語,尚音,教科實驗中學。
總結:從競賽和升學情況看,協和雙語的精英班和七外還有不小的差距。舉個例子,從英語的教育方法來看,協和更重視英語的實際應用,七外更重視詞匯和語法等對應試有幫助的方面。
但精英班比閔行最好的兩個公辦學校(明強和閔實驗)肯定要好不少。往年明強升上寶 華育的總人數都比協和雙語少(明強學生總人數接近900, 協和雙語200),協和考上華育,世外,上寶,蘭生,上外的人數在25到30人左右,算上幾個直升協和初中的牛娃, 基本上前30名能上比較好的初中。不過比例分配有些不平均, 最好的班能有近10個。
閔行區實驗小學
概況:閔行實驗是閔行區的老牌名校,歷史悠久(與莘莊鎮小同樣源自1905年成立的蒙正學堂),1993年正式改名為閔行區實驗小學。原先的本部為莘松校區,2004年開辦春城校區,2008年開辦景城校區,2014年開辦畹町校區。
學校整體課程架構統稱為“蒙正課程”,整體框架是在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探究性課程的基礎上,補充成長體驗課程作為校本特色課程。學校開設了閱讀、思維、形體、外教進課堂等形式多樣的特色課程。
據在讀家長介紹,學校平時作業不多,功課不是很緊張。每個星期有4節外教課。每個周末可以自己報名參加各種興趣班,是自愿的。
學校的老師大多比較年輕,但對學生一律是“高標準嚴要求”,尤其是成績暫時落后的同學,老師會對他們進行“特別關照”,集體“開小灶”。
對口地段:
升學去向:
多數閔行實驗小學的學生在小升初的時候會選擇民辦初中,如上寶、華育、文來等,其中上寶和文來的居多。另外,校區相互之間也會有競爭,四個校區來說,莘松最老也最好,其次是春城、景城,畹町。
閔實驗2016年四個校區一共招生28個班,絕對稱的上是巨無霸級別的學校。其中春城、莘松是老牌名校;景城是小而美;畹町是后起之秀,全校重點發展之地。家長們到底如何抉擇,最好是多渠道考察,結合自家情況斟酌而定。
七寶明強小學
概況:明強小學歷史悠久,前身是楊光霖創辦于1905年創辦強學堂”,目前有東西兩個校區。相對而言,作為總校的東校區規模更大,名氣更響,師資力量也更強大。家長評價西校實力低于鎮小,跟平南差不多,明強東校實力與閔實驗相當。
明強東校偏應試,比較雞血。活動少、作業多。明強的家庭作業全部帶回家做,據一年級家長稱,孩子每天作業要做到9點多。
兵乓是明強小學的傳統特色項目,是作為特色班來教學的,并多次代表閔行區參加比賽。
基本情況:
明強東校
對口中學:七寶三中
2017年學區范圍:
紅明村(1、2、3、4隊)、七寶村(除陳家塘3隊)、友誼村、九星村(原東風村)、秀楓翠谷、金泰公寓、三佳花園、東風新村、茂盛花園、水景書香園、寶儀花園、學院新村、東方花園二期、東方花園三期、皇都花園、蓮浦府邸二期、明泉公寓、蒲匯新村、蒲匯別墅、塘北(除吳寶路27弄)、塘南、寶隆新村、華夏名苑、農學院家屬樓、江南御府、京都苑、白浪新村
招生情況:
明強小學(東西兩個校區)2016年共招生19個班,2017年招生18個班。招生簡章有優先滿足3年戶籍和5年內只進一個的規則,東校統籌目標為明強二小。
明強西校
對口中學:七寶二中
2017年學區范圍:
中華村、聯明村(1、3、9、10、11隊)、聯盛花苑196-320號、富麗公寓、麗友新村、碧林灣南苑、碧林灣、陽光神州苑、華寶花園、保利名苑、萬泰花園、綠野香舟一期、綠野香舟二期、水榭花堤、蓮蒲府邸一期、東方花園一期,蓼花汀、園藝新村、億豪名邸、廣海花園、東碧林灣、摩登堂、碧林灣新苑
招生情況:
明強小學(東西兩個校區)2016年共招生19個班,2017年招生18個班。由于西校實力不如東校,所以戶口要求相對會低一些。西校統籌目標為黎明小學。
升學去向:
明強每年推優文來超過100人,去文來、上寶的很多,另有去科教實驗、華育等外區的,但是數量不多;考進公辦二中特長,實驗西校實驗班的也大有人在;對口七寶二中、三中,有200-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