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房屋確權是什么:
今年來,國家在土地資源利用進行了多項的確權工作,其中就有農村房屋確權登記工作。農村房屋確權是對農村現有房屋進行一個登記確認權屬的一項工作,是保障房屋所有人依法對房屋享有使用、占有、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屬于唯一的物權。在確權登記完成后,會頒發房屋確權證屬于一種憑證,就像現在城市的房產證一樣。
農村房屋確權的目的:
農村房屋確權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廣大農民的基本利益。在農村,土地資源利用、以及村莊房屋管理都較為混亂,存在許多占用耕地進行房屋建設的違法違規用地現象,農村房屋亂搭亂建的現象也較為普遍。為了便于對今后農村房屋的管理,同時也為了落實“一戶一宅”土地管理制度,現在農村房屋進行確權登記工作,即開始“發證”了。
農村房屋確權的政策規定:
進行農村房屋確權登記時,有如下情況的不能進行確權登記:
1.在耕地上建房,未經城建規劃部門許可的房屋均屬于違章建筑;
2.坍塌危房、拆除兩年以上仍未恢復使用的房屋;
3.家庭成員又組建了新的家庭,另申請了別的宅基地;
4.除繼承和分居立戶外,農戶一戶宅基地超過一處以上的;
5.申請宅基地建房的時候沒有登記的家庭成員;
6.將戶口遷走的人,已經不是本村的成員;
7.因拆遷或原住宅依法被征收,已依法進行統一安置或補償的;
8.村集體以外的人員(如城鎮居民)購買的本村宅基地或建房,在確權時,合同當屬無效。
綜上所述,對于題干問題,非農業戶口成員如果屬于正常繼承所得的農村房屋,可以進行房屋確權登記,但不能享有宅基地使用權,在該房屋坍塌后房屋所在宅基地收回村集體經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