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聽我的,健康跟著走~
鹽、醬油、味精、糖……都是廚房中常見的調味品,不僅是要入口,還使用頻繁,它們也賦予了我們一日三餐的各種滋味。
在這些酸甜苦辣咸中,甜味是我們的身體天生就接受的味道。糖果、冰激凌、蛋糕、餅干、巧克力……
甜食讓不少人欲罷不能,尤其是當我們,累了倦了煩了的時候,你的大腦、你的胃、你的靈魂都會自動地想到甜食,吃一口,感覺整個世界都明媚了。
現(xiàn)在人們對高糖飲食的熱愛超乎想象——街頭逛街的人群幾乎人手一杯奶茶,看電影的標配也是可樂+爆米花,各種各樣的小甜點也是年輕人的心頭好……
但大家在大快朵頤的同時,這些高糖的食物正在慢慢讓你上癮,悄悄傷害你的健康!
*太長不看版
長期高糖的飲食會讓人上癮,會增加癌癥的死亡風險,還會讓人變胖、變丑、變笨;
水果蔬菜中的糖可以適量吃,主要是要控制“添加糖”,高糖的飲料零食少吃,烹飪時也可以多用天然甜味食物,代替白糖、冰糖。
要談糖對健康的危害,人人都能說出幾點,譬如引起齲齒、肥胖。但若說糖是洪水猛獸,罪狀罄竹難書,恐怕有人也會覺得夸張。
不過,說糖是“洪水猛獸”還真不是冤枉它。
2012年,《自然》雜志發(fā)表一篇題為《公共衛(wèi)生:糖的毒性真相》:糖就像煙草和酒精一樣會使人上癮,其危害遠在脂肪和卡路里之上。
人類對糖的熱愛是寫進基因里的,但糖上癮,跟其他物質的成癮過程又不太一樣,是一種緩慢而又隱蔽的過程。
因為糖不像毒品一樣讓人有所警覺,一般人不會覺得糖有多大的危害,也不會特別在意自己吃進了多少糖,結果就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過多的糖。
這種微妙的成癮機制,常常在你還沒意識到之前,大腦就被綁架了。
一旦停止甜食的攝入,很容易出現(xiàn)不舒服不快樂的情緒,越精致的糖越容易讓人有上癮的表現(xiàn)。
那么糖吃多了對健康到底有哪些危害呢?近幾年,相關研究開始陸續(xù)發(fā)表于學術期刊上。
2006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調查過 23 個國家的人口死亡原因,得出了一個結論:吃糖的健康危害甚于吸煙。這項調查還提示,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的人要縮短 10~20 年。
2019年3月,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瓦桑蒂·馬利克(Vasanti. Malik)團隊在《循環(huán)》研究成果顯示:鐘愛含糖飲料的人可以一天喝2杯甚至更多,他們比一個月才喝一杯含糖飲料的人全因死亡風險高了21%,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高了31%,癌癥死亡風險高了16%。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受到的影響還更甚。同樣一天2杯,男性全因死亡風險增加29%,女性全因死亡風險卻增加了63%!但現(xiàn)實生活中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愛吃糖。
其實糖本身是不致癌的,但長期高糖攝入會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造成內氧化應激、內分泌紊亂及免疫功能障礙等,而這些都是癌癥的高風險因素,會讓人更容易患癌。
除了癌癥以外,長期的高糖飲食,還會讓人變丑、變笨!
①變丑:攝入太多糖分身體不能很快地消耗,沒被消耗的糖會和膠原蛋白相結合,使得皮膚松弛,滋生皺紋,膚色暗黃且沒有光澤,還容易長斑;對于年輕人來說,還容易堵塞毛孔而形成痤瘡。
②變笨:當長期有過多的糖分進入體內,有可能引發(fā)胰島素抵抗現(xiàn)象,,而當海馬體(也就是大腦掌管記憶的區(qū)域)中的細胞也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現(xiàn)象時,學習、記憶就會變得非常低。
既然糖的危害這么大,那我們該如何減少過多的糖攝入呢?
其實,糖并不是毒藥,適量吃糖對我們的健康是不會有影響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每人每日添加糖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
330ml可樂≈35g糖
430ml果汁≈45g糖
100g雪糕≈20g糖
100g奧利奧≈43g糖
但我們的問題是吃的太多了。2008年,中國人人均食用了19.6kg的糖,相當于每天要食用50g的糖,而15年過去了,這一數(shù)字估計又往上漲了不少。
日常膳食中,我們攝入的糖,一部分是自于食品本身的糖分,如水果、蔬菜,而另一部分則來自于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的糖分。
而我們真正需要減少的是那些食物本身含有的天然糖之外的糖——添加糖。
添加糖一般是指添加到食品中的“游離糖”,WHO 定義的游離糖指廠商、廚師或消費者添加到食品中的單糖和雙糖以及蜂蜜、糖漿和濃縮果汁中的糖,基本上就是除了完整的蔬菜、水果、谷物以及牛奶中自身含有的天然糖分之外的都是。
例如,我們常吃的飲料、糕點、餅干、糖果、甜品等都是添加糖的大戶。
“一點糖不吃也不太現(xiàn)實,甜味與健康該如何平衡呢”
常見的含糖飲料包括奶茶、飲料、果汁,含糖高的零食包括餅干、蛋糕、甜品等,盡量控制不吃或者少吃。
一點糖不吃也不太現(xiàn)實,不過大家在購買前,要仔細閱讀配料表,有些聲稱“無糖”或者“低糖”并不是真的低糖,看看是否添加了糖或糖漿,如果添加了,建議避免購買。
“低糖”:是指每 100ml 中含糖量低于 5%;
“無糖”:是指每 100ml 含糖量低于 0.5%。再結合配料表和營養(yǎng)成分表中的數(shù)據(jù),就可以知悉自己買到的到底是不是“低糖”“無糖”食品了。
烹飪時少用糖,紅糖、白砂糖、冰糖等都最好少用,可以嘗試用天然的甜味食物替代添加糖,比如煮粥可以放點兒紅棗、葡萄干增加甜味。
{ 今日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