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講座之一:紅藍眼鏡觀看立體,為什么濾色效果總是藍色鏡片效果好,紅色鏡片不理想。
不知道是否認可這樣一個事實,用紅藍眼鏡看一幅立體圖或視頻時,往往大多時候有一眼濾色不干凈,有重影現象,另一眼效果卻非常不錯。
有人說這是色片的波長不合理造成的,有人說這是制造水平的科技含量不高造成的。但不管怎樣,弄明白原理是怎么回事還是很有意義的。
下面這兩張圖是本論壇網友發表圖,拿來舉例用一下。從下面這張圖中可以看出,藍片濾色很好,但紅片濾色不太理想,有重影存在。
下載 (86.51 KB) 25/11/2009 14:30
另一張圖如下,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張圖還是藍片效果好一些,但紅色濾色效果相對上一張圖要好一些,藍色片存在的問題就比上面一張要大一點(當然這首先與筆者所用的紅藍眼鏡的品質有關,不知道同仁們是不是也是這種感覺)。
下載 (38.69 KB) 25/11/2009 14:30
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情況呢?說起這些,還要從顏色的基礎知識說起。
在我們的世界中存在兩種色彩模式,一種叫色光模式,如圖2,就是紅綠藍三色可以組合成任何一種光,三種光會聚到一起就是白色,進入眼睛的顏色就是光本身的顏色。另一種叫色料模式,如圖3,即光投射到表面后反射到眼睛的顏色模式就叫色料模式。最基本的如印刷品,無論色彩如何豐富,它的色彩是通過光照射到其表面后反射進入眼睛的,反射什么顏色進入眼睛是由印刷品吸收什么顏色決定的,比如反射的是紅色,就是白光照到印刷品后,紅色以外的光線(即青色)被吸收,紅色沒有被吸收而被反射出來,此時你看到的就是紅色,因此色料模式運用的相當于是減法,其可組成任何一種顏色的基本色料是黃品青,就是黃色、品紅、青色,三色料合成后就是黑色。三種色料合成黑色,這相當于浪費,因為彩色比黑色成本更高,因此就把合成黑色的等量比例直接用黑色代替,且能讓黑色更加純正,因此印刷總是說四色印刷,即黃品青黑。
下載 (17.61 KB) 25/11/2009 14:30
色料和色光是這樣的一種關系,紅綠藍和黃品青本身是一種色環,如圖1,紅對應青,品對應綠,藍對應黃。我們經常所說的紅藍眼鏡采用的是補色原理,即如果一個是紅的話,另一個就是青色的,青色有點類似綠色,又有點象藍色,我想正是如此原因才出現了很多種紅綠、紅藍、紅青眼鏡吧,其實真正的名稱應該是紅青眼鏡。紅色和青色混合后就是黑色。紅色的色料就是吸收了青色,反射出來的顏色就是紅色。黑色的東西,就是所有波長都被吸收。
有意思的是紅綠藍中,綠和藍的合成色就是青色。因此紅藍圖片(其實真正的是紅青圖)的制作就變得非常簡單,只要一張圖片只選紅色,另一張圖片選擇綠藍的合成色青色,然后兩張圖采用屏幕混合模式就是紅青圖了。屏幕模式就相當于用投影機將兩種色彩投影到白幕上所表現出來的效果。但對于濾色片問題,則需要選擇“正片疊底”模式。
但是我們會發現紅青圖通過眼鏡看并不是那么的理想,有濾不干凈的問題存在。經過大量的試驗發現,濾不干凈的更多的發生在紅色鏡片,而青色鏡片卻在很多情況下效果令人滿意,這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色料模式和色光模式是不一樣的,自然界中發出的光比印刷出來的色彩要靚麗豐富,比如紅色,在印刷品中是印刷不出來的,只能印刷出暗紅或品紅等(品紅有點類似粉色),而暗紅和品紅和紅是不一樣的,它們與青合成后不能形成暗黑色,因此就容易發生“鬼影”去不干凈的情況。我們看到的有色鏡片的紅色就是色料模式下的結果,它不可能打到色光模式下的紅色,而電腦上的視頻和圖片卻相當于色光模式。仔細觀看圖2和圖3,色料模式的青色與色光模式的青色并不一致,因此青色鏡片過濾的也不能保證特別干凈,但因其色彩值屬于淺色調,因此鏡片青色相對深一些就能覆蓋住淺色的色光模式下的青色,因此效果相對更佳。而紅色的灰度值較深,與周邊的對比較強烈,因此亮麗的紅色并不容易被更深的紅色鏡片所覆蓋,同時該鏡片紅與圖片中的青色又難以成行良好的互補,故效果難以理想。從圖2和圖3中可以看書,顏色合成后的色光模式與色料模式仍然存在不一致,比如圖2中綠藍合成青色,它與圖3黃品青中的青色仍然存在差異;圖3中的黃色和品紅合成紅色,但這個紅色與圖2紅綠藍模式中的紅色還是不一樣 。
鏡片都必然是色料模式下顏色,這才是濾色效果好壞的根源。如果我們用色光模式來濾色,則效果真的是相當完美,如本文第二張駿馬圖,一張加紅色模板當濾光片,另一張加青色模板過濾,選擇正片疊底模式,如下圖所示。
下載 (22.8 KB) 25/11/2009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圖片和視頻不用RGB(紅綠藍)模式,而用CMY(黃品青)模式,此時采用的紅青鏡片更容易獲得滿意的效果,但顯示器上觀看的圖片和視頻卻基本都采用RGB模式。
總之,濾色肯定是能夠解決問題,能夠濾的更加干凈,但關鍵是太多的細節需要注意,甚至做出一些犧牲,比如犧牲艷麗的色彩(由RGB轉為CMY),是完全可以達到更加滿意的效果。有人說外國制造的紅藍眼鏡效果就非常好,我相信會好一些,但也不至于好到哪里去,因為往往觀看效果并不完全取決于眼鏡,還取決于顯示器色彩的設定、圖片的模式等等很多內容。(筆者曾經參加過各種幕的展覽會,國外的金屬幕昂貴無比,有人說國外的金屬幕看立體一絲沒有殘留的影子,我試過后發現“鬼影”照樣存在。所以不必盲目崇外。)
說到這里總結一下,有色眼鏡必須是兩個互補色,在遮住一個顏色的同時,與另一個顏色形成黑色,只有這樣才能觀看出立體效果。因此紅藍眼鏡、紅綠眼鏡我認為本質上都是紅青眼鏡,只是青色有點偏藍,又有點象綠,因此紅藍紅綠也就叫開了。從互補色原理可以看出,還應該有黃藍眼鏡,品綠眼鏡(品紅說成紅色,也成紅綠眼鏡了)。大家可以看看黃藍眼鏡的藍色,那才是真正的藍。而紅藍眼鏡的藍,一點都不藍,那么還應該是紅青眼鏡才合適。
當我們面對那么多各種顏色搭配的立體眼鏡,請記住,紅青、紅藍、品綠眼鏡就是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沒有被叫亂的三種眼鏡,其他的有色立體眼鏡不是被錯叫,則最多也只能算是衍生品。
歡迎大家討論,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如果大家喜歡,我還可以繼續寫: 1、 如何將立體圖調整成出屏或入屏效果。 2、 裸眼如何看立體,論述平行和交叉方式的原理及鍛煉方法。 3、 立體虛擬世界與三維真實世界的異同,或者說,為什么立體感強的圖片有脹眼的感覺? 4、 同樣的一部立體片,小屏幕觀看與大屏幕觀看的差異化分析(視差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5、 雙投系統的反向問題解決方法四大簡易技巧。 6、 如何簡單辨別你正在觀看的立體片是反向了還是正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