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一24V HTL增量旋轉編碼器,連接其24V,0V,A,A-,B,B-六根線到CU310的X23端口,上電無法正常工作,萬用表測得電源端子電壓為2點幾V,拆掉再量發現CU310輸出電壓是24V。懷疑編碼器故障,把編碼4器只接24V,測得對0電壓為A=0V,A-=24V,B=24V,B-=0V,請問編碼器正常嗎?編碼器廠家說正常應在15V左右?相同編碼器好幾只都是這樣。
答:首先要看編碼器的供電多少伏,信號又是多少伏。用萬用表測量的話就按照說的那樣測量,A+對0,A-對0,B+對0,B-對0,所測的值和編碼器參數值比較。不過用萬用表最多測出電壓,有可能你所測的電壓還是虛電壓,最好的就是用示波器進行測量。有時候你測的編碼器電壓雖然正常,但是卻不能使用,經常頻繁報故障。一般編碼器報的故障都是設定轉速與實際轉速偏差過大,這樣可以先檢查編碼器的屏蔽連接等等,防止電磁干擾,同時可以將偏差參數值適當調大看下情況。
用萬用表不能精確檢查編碼器是否完全正常,萬用表可以簡單檢測增量編碼器的好壞:
給增量編碼器通電,量測A/B/Z的輸出電壓,如都沒有,電源部分損壞或主芯片損壞,如某相有,緩慢轉動編碼器的軸,A/B相應該是輪流電壓高電平到電壓低,1/2的幾率,而Z是一圈有一次高電平,高電平的電壓一般是輸入電壓的低2V或更高,如某相始終不出現高電平,或輸出的電平很低,則該相損壞了。
如果這種方法檢測是好的,那再看示波器,一看波形是否已經失真,而看是否有脈沖缺失,再檢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