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
度
佳
節
—以溫和之方滋養,以田野之物哺育—
最近我們收到很多家長咨詢,如何判斷寶寶有內熱?怎樣清熱?為此,我們懇請羅博士就這一問題專門再寫一篇,給大家解答。
為何有的小朋友很容易上火?
過節期間,我們更需要保護好孩子的身體,所以,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的內熱問題。
很多孩子似乎比較容易上火,吃的稍有不慎,就上火了,再加上風一吹,扁桃體就腫了,這是家長很頭疼的。那么,到底這火從而何來呢?如何調理呢?
首先,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孩子本身陽氣就旺。古人認為小兒是稚陽之體,所以小兒往往表現為不怕冷,對寒涼有耐受的本領。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如果一個孩子,總是容易上火,則需要深究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這種情況,其實也很簡單,就分兩種情況,我們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種是虛火,也叫虛熱。
這種情況,是陰虛導致的。所謂的“陰”,就是體內的主靜、主潤的物質,比如津液等等。本來在一個人的體內,“陰”和“陽”是一比一平衡的。我來打個比方,就好比是有一個水壺,里面的水是滿的,水壺放在爐子上,爐子有個小火苗,這個小火苗一直燃燒,正好使得整個水壺處于溫暖的狀態。這個圖畫,就像是人體,這個火苗,就是我們的腎陽,生發陽氣,溫暖全身,這個水壺里面的水,就像是我們體內的津液精血等屬于“陰”的物質,兩者平衡,兩者比如都是100份,則身體處于溫暖的狀態,不寒不熱。
可是,如果壺里的水不足了,只剩了一點點,比如剩下了30份,那么整個水壺就會很快沸騰起來,這個小火苗的火,仍然是100份,可是,就顯得多出來了,這個多余出來的熱,就是虛熱,它的熱,并不是真正的增加了,而只是顯得多余了。
什么情況會導致身體有虛熱呢?
這種陰虛導致的虛熱的狀態,往往出現在孩子的脾胃,尤其是脾,如果孩子吃了太多的肉類,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情況,這是因為現在多數的肉類在飼養的時候,加入了一些熱性的藥物,會耗傷津液,導致陰虛。
另外,如果父母是陰虛的體質,也會導致孩子出現這類問題的。
體內有虛熱會有什么樣的癥狀呢?
這樣的孩子,舌質是紅色的,舌苔很薄,或者沒有舌苔,甚至可能是地圖舌花剝苔,舌頭的形狀還是圓圓的。此時,孩子的下眼袋會大,下眼袋會發紅發紫,容易大便干燥,手腳心會熱,會出現晚上睡覺盜汗的情況,脾氣會大,容易變得煩躁多動。
除了這些癥狀,還會出現吃飯后腹脹,消化不良,消瘦,生長緩慢等正氣不足的情況。
那么,這種情況該怎么調理呢?
這個時候,我覺得明代中醫大師繆希雍的滋補脾陰的方法,非常適合現代的脾陰不足的孩子。
繆希雍的思路是:用兩路兵馬去分別處理這種情況,一路兵馬是生地、沙參、麥冬、白芍、木瓜等藥,去滋陰;另外一路兵馬,是山藥、蓮子肉、芡實、薏米等來補脾。
很多孩子在這種狀態下,還稍微有點積食,所以我會加上一點焦三仙和炒雞內金。
所以,現在我們有了八珍米,其中的懷山藥、蓮子肉、芡實、薏米等,這都是補脾的,對于脾陰不足的孩子,可以在吃這個八珍米的同時,用生地三克、麥冬三克、沙參三克熬水(三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用到各六克),當做飲料,一天喝兩次,來滋陰潤燥,這樣配合八珍米,合起來就是繆希雍的滋補脾陰的思路了。
第二種是實火,也叫實熱。
這種情況,是真的體內有了多余出來的熱,這樣的孩子,也是舌質紅,有明顯的紅點甚至紅刺,舌頭的形狀,多是尖尖的,舌頭的中后部,舌苔可能會很厚,舌尖的部分,舌苔會很薄或者無苔,舌質很紅。
這樣的孩子,非常容易感冒,一感冒就扁桃體先腫大,他們的脾氣很大,容易上火,大便干燥,口氣會比較大,容易積食,口舌容易出現潰瘍。
什么情況會導致身體有實熱呢?
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先從情緒不好開始的,我們中醫叫肝氣不舒。很多朋友不理解,其實,不少這樣的孩子,體質是父母遺傳給孩子的,父母的情緒不好,工作壓力大,緊張,如果孕育孩子,會影響比較大的。然后,在孩子出生后,如果父母的壓力仍然很大,也會影響到孩子的。
所以,我現在越來越發現,其實孩子身體不好,很大程度上是肝氣不舒導致的,那么為何孩子會肝氣不舒呢?如果您再觀察這個孩子的家長,基本上都是焦慮型的,非常緊張。這樣的狀態,在養育中會影響孩子的,從各種細節上傳遞的影響。
另外,后天的學業的壓力等等,也會導致孩子的肝氣不舒。
這種肝氣不舒,會導致氣機瘀滯,這樣,再如果多吃一些美食,則更容易出現積食的情況,然后,郁積很容易生熱,就會出現濕熱,這個濕熱,也是實熱的一種。
體內有實熱會有什么樣的癥狀呢?
在這種情況下,中焦脾胃被積食瘀滯住了,則上焦就會出現熱證,所以,我們看到的對應身體上焦的舌尖部,會發紅,甚至會有很明顯的紅點、紅刺,無苔。這樣的孩子,很容易上焦上火,稍微風吹草動,就會出現扁桃體腫大等問題,而且非常容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等問題。
那么,這種情況該怎么調理呢?
這樣的孩子,就暫時不要滋補的,必須要清熱,我建議用這樣的方子:焦三仙各六克、炒雞內金六克、蒲公英六克(這是三歲以上孩子的量,三歲到兩歲的孩子,可以用一半的量,兩歲到八個月的孩子各用一克即可,八個月以下的孩子,不要自行用藥,需要請醫生調理)。這個方子熬水飲用,一般三五天的時間,孩子的舌苔會慢慢變薄,當中焦脾胃的壅滯積食被化掉,則上焦心肺之熱灼,也很會逐漸被改善的。這樣,平時正常飲食,則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的平穩狀態。
這樣的孩子,要記得少吃牛羊肉等熱性的食物,少吃辛辣。
更重要的是,我必須要反復強調的,家長要努力改變自己的情緒,通過自己的放松,讓孩子的焦慮狀態也得到改善,這樣才會解決根本的問題,這是最終的解決方案。
這樣的小朋友,實熱清除以后,才可以吃吃八珍米滋補脾胃,在滋補的時候,一般也是需要用焦三仙和蒲公英、連翹等藥配合使用,這樣才能使得滋補而不上火的。
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一直很用心
如您有任何關于八珍米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