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文慶
[ 說年輕人應該加大投資股票的比例,其實未必,在實際生活中,人在年輕的時候,也是消費欲望最旺盛、理財目標最集中的階段,因此在選擇投資標的時,還得看你自己的資金在未來一兩年內是否要動用,如果要用,最好不要碰股市 ] 2000年上半年北京的新樓盤均價5097元,快餐價格3~5元/份,雞蛋2.5元/斤,豬肉5.8元/斤……現在的價格么,不說你都懂的。如果把你口袋里的銀子扔在存款賬戶里不管,在10年間就可能折損一半!所以,你不應該不考慮投資理財。所以,這里想和普通投資者朋友談一些普通人的投資之道,也是我非常想對你們說的十件事兒。
(一)建議大家首先要想想清楚,自己到底是要投資還是投機。事實上,社會上大多數人不太懂投資,投機更不會。投資和投機的區別,能看書讀報的,就不用解釋了吧。有人說,國人的投資渠道匱乏?事實上從銀行理財產品到券商集合理財,從信托產品到有限合伙,從公募基金到私募基金,股票、債券、貴金屬、房產、衍生品投資……國外有的,國內差不多都有了,連國外沒有的,我們也都有了,缺嗎?所以“投資渠道匱乏”不過是個偽命題,不過就是大家都在追逐熱點,所謂的“熱點”就是投下去肯定能賺錢的,想明白了,美其名曰“熱點”,其實本質上還是投機。這樣的熱點也許在特具備新興市場特征的中國時常還出現那么幾次,但會一直有嗎?但又有人偏偏跟風學人投機,虧了就罵大街。于是,相當地尷尬:辛辛苦苦賺來的銀子到底要不要投資?我們說,要投資,但不要學人去投機!
(二)去投資前先要了解自己。其實普通人的投資之道不像投機那么復雜,但先要了解自己到底想通過投資得到什么?只是賺錢嗎?那么再問問自己賺到錢后想做什么,也許是結婚,也許是為孩子準備留學費用,也許是準備退休……這些才是投資理財真正的目的。然后再看看自己手上有多少資金,也許未來每月還能存多少,什么時候可能要用,做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別被市場上的噪音牽著鼻子走,你就成功一半了。
(三)手上隨時都應該留點現錢。因為如果有什么需要了,不要火燒火燎地到處求爺告奶地去借;這叫個人或家庭的現金儲備,額度大概是你平時年消費的50%左右,專業術語叫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平時也不要放在枕頭下面,可以做點銀行的X天滾動的短期理財產品或定期儲蓄,急需用錢的時候,犧牲一點利息但還是用得到的,如果用不到,那么利率也會比活期儲蓄高那么一點。
(四)如果你有一筆錢,明年結婚要用,如果這筆錢投資到股市上,或者買了股票基金,想過沒有,萬一明年要用錢了,你卻被套住了,你到底割不割肉?這叫做流動性風險。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如果是兩年內要動用的資金,那么別去碰那些風險較大的資產,比如股票,而銀行的短期理財產品或定期儲蓄,也許更適合你。
(五)如果你有一筆錢,有可能3~4年都不用的,那么你放在低風險或無風險的產品里就有點虧,你想打敗物價上漲的幅度難度有點大。所以,可以考慮一些中長期的投資品種,進行一個組合。一般而言,如果投資周期是3~4年的話,可以投資一些債券基金或平衡型基金了(就是基金組合里有點股票、有點債券、有點貨幣的那種基金)。
(六) 如果你還有一部分錢,可能是作為更加長期的投資,比如你的孩子2歲,每年都收不少壓歲錢,你想把錢存起來,等他20歲后給他當學費;那么完全可以通過股票基金去做投資,接受一定的風險,但打敗通脹的概率大大提高。
(七) 投資前,對未來要動用的因素要想清楚。投資領域有個“時間分散策略”,指根據投資股票的風險將隨著投資期限的延長而降低的信念,建議投資者在年輕時較大比例地投資股票,隨后逐漸減少此比例的投資策略(Fisher和Statman)。這話前面一半沒錯,但后面一半,說年輕人應該加大投資股票的比例,其實未必,在實際生活中,人在年輕的時候,也是消費欲望最旺盛、理財目標最集中的階段,因此在選擇投資標的的時候,還得看你自己的資金在未來一兩年內是否要動用,如果要用,最好不要碰股市。
(八) 為什么要投資基金?因為你沒時間、沒精力、沒資訊……公募基金前幾年因市場波動比較大,很多人現在聽到基金就避之不及,但作為普通投資者,除了公募基金,你還能找到更好的投資方式嗎?是找民間高手幫你,還是在QQ群上跟著“師傅”來做?說到底,基金還是普通人最好的投資方式之一,運用合理,你的投資不會出現極端的狀況,如果投資基金還要像股票那樣去“炒”,那么只能怪自己性子太急。
(九) 把自己的投資資金看作是一個組合,用不同的投資方式去進行投資。無論是基金、銀行理財產品、信托產品,還是其他產品,其實都代表了不同的投資方式,也有不同投資期限的適合性。各種風險和投資方式的組合就是為了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所以,既然做了投資組合的配置,資本市場風云變幻,不要太在意一個板塊的漲跌。虧的時候,用投資周期來提高自己的紀律性,不要急于割肉。當然,如果某個資產類別剛經歷了一場不錯的牛市,那么把投資資金贖回來一部分,轉到其他資產里,也是不錯的選擇。
(十) 找一個信得過的理財經理,先告訴他你是懂得上面九條道理的,然后讓他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包括風險偏好、理財目標、家庭財務狀況等等,幫你配置一下自己的資產,并讓他時常地提醒你一下市場的狀態。
上述的十件事兒,和技術分析沒有太大的關系,和判斷市場走勢也沒有太大關系,這也許不是你擅長的,但和你自己的情況有莫大的關系,是你自己知道該去如何做的。關于市場熱點是什么,該不該換倉……這些技術活兒,你不是已經以購買金融產品的方式進行了間接投資嗎?那么就讓那些每年收你管理費的投資專家們去考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