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侯韶飛醫(yī)生,中醫(yī)世家,每天給大家分享一味中藥,希望能給大家的健康帶來幫助。今天呢說說中藥之人參。
人參:補(bǔ)氣藥,性味多甘溫或甘平,偏于補(bǔ)益臟腑之氣。大補(bǔ)元?dú)猓a(bǔ)脾益肺,寧神益智,生津止渴。
氣虛欲脫
癥見因大失血、大吐瀉或久病、大病引起脈微、氣喘等,單用山參或紅參,大量濃煎頻服,即能補(bǔ)氣固脫;若為汗出亡陽,四肢厥冷,脈微欲絕,配附子同煎;或用參附注射液靜滴,以回陽固脫。
脾氣虛、脾胃兩虛
癥見倦怠乏力,或食少、吐瀉、脘痞,配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等,以健脾益氣;若脾胃氣虛,中氣下陷,出現(xiàn)脫肛或臟腑下垂,可配黃芪、柴胡、升麻等,以益氣升陽。
肺氣虛、肺腎兩虛
癥見咳喘氣促、面白乏力,脈虛自汗等,配胡桃仁或黃芪,以共補(bǔ)肺氣;若治肺腎氣虛、腰痛、喘促日久,則可配胡桃仁、蛤蚧等。
熱病傷津耗氣
癥見身熱汗多,口渴,脈虛等,配石膏、知母;若治氣陰兩虛,汗多口渴,脈微,配麥冬、五味子,以益氣斂陰;治療內(nèi)熱消渴,配生地、玄參、天花粉等,益氣以生津。
氣血虧虛
癥見失眠多夢,驚悸健忘等,可單用或配當(dāng)歸、龍眼肉、酸棗仁等,以養(yǎng)血安神。
療疾驗(yàn)方
治療脾胃氣虛,不思飲食
四君子湯:人參5克、白術(shù)10克、茯苓5克、炙甘草2.5克、姜3片、棗1枚。上藥加水2杯,煎取1杯,飯前溫服。(《本草綱目》)
治療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參附湯:人參15克,制附子12克。上藥用水煎服。(《婦人大全良方》)
治療心腹病(胸中痞堅(jiān),肋下逆氣搶心)
治中湯:人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各15克。上藥加水800毫升,煎取300毫升。每次服100毫升,日服3次。(《本草綱目》)
治療終日昏悶,不省人事
獨(dú)參湯:人參3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700毫升,去除參澤,待溫冷后分多次服用。參率可再次煎服。(《千金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