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班主任工作具有長期性、系統性、 復雜性、具體性和突發性。 班主任只有認真的備課,才能真正成為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一、“備”學生,建立良好的班集體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是培養良好班集體的先決條件,常用的方法有研究書面材料、觀察、談話、調查等。了解研究學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學生個體來說,主要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生活的環境,個人經歷,身體素質,學習情況,個人興趣,社會交往及思想品德等。對學生群體來說,主要了解研究群體的共性特點,如班級成員當前的思想狀況、學習動態和發展趨向,非正式群體的形成情況以及班級成員間的人際關系等。
2、確定班集體的奮斗目標
集體奮斗目標是指集體成員在一定時期,一定階段實現的任務和要求。它是集體形成和發展的動力。確立班集體的奮斗目標,第一,要把握目標的方向性‘要符合教育方針,符合社會的要求。第二,要把握目標的激勵作用,即符合集體和每個成員的內在需要。
確立集體奮斗目標的方法主要有:第一,具體化目標法。即把學校總的教育目標具體化為班集體的目標,再根據集體中每個成員的不同情況提出具體要求。第二,系列化目標法。即把班集體奮斗目標分為近期、中期、遠期等系列,結合班級特點和具體任務分步驟實現。第三,針對性目標法。即針對班集體存在的問題而提出活動要求。
3、建立班集體的領導核心
堅強的集體領導核心是建立和形成良好班集體的基礎和條件。在班集體建立初期,班主任可先指定一些人分別管理班級各項工作,邊工作邊考察,然后采用自薦或推薦方式確定候選人,進行全班同學投票選舉正式產生班干部。作為班主任要放手讓班干部去開展工作,隨時觀察他們的表現,有針對性的幫助指導,對班干部既要熱情鼓勵,又要嚴格要求,使他們樹立應有的威信。
4、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鞏固與發展班集體的重要手段,是班集體凝聚力的粘合劑。如果集體成員奮斗目標一致,志同道合,就容易形成密切的人際關系,反之,如果加強共同的理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教育活動,使大家有共同的認識,也有利于發展班級成員間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良好班集體的培養。
二、“備”問題,傳播正能量
何為問題?何為問題學生?體現在品德、學習態度、心理方面存在著嚴重問題與偏差。據專家分析,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類型:
1、厭學型:不做作業,學習成績差,迷戀網絡,這些學生如果管理不到位或不及時發現,就會產生蝴蝶效應,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或抄作業會成風,從個別到周邊游戲廳或網吧、臺球室的學生玩耍也會成群結隊,班風將會越來越差,成績直線下降,特別是男生,成績會下降更快,讓人痛心疾首,如果不及時采取策略轉化,對學校的管理都會帶來影響
2、紀律型:好動,不能約束自己,這樣的學生有一定的表現欲,大多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的錯誤,但就是無法約束自己。小錯不斷大錯不犯。
3、品德性:欺負同學,在學校拉幫結伙,大欺小,和社會上混混交往,沾染社會匪氣,有偷有盜,甚至于威脅報復性老師,老師管理起來都很棘手,甚至于有一畏懼心理。說到班級偷盜的問題,是件很煩的事,因為你不能搞出冤假錯案,否則你的學生會恨你一輩子。
4、心理性的:自閉性,不于人交往,老師無法了解他的真實想法,可是有時候干出來的事情是驚天動地的,這樣的學生老師處理時更要謹之又謹。班上就有個男生,平時很少說話,上課也不影響課堂紀律,但他認為有理的東西一定認死理。
5、好學生型:公認的好學生,表現出來是雙重人格,虛榮心較強。在家是有可能表現任性,在因成績好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寵愛,這樣的學生在順風順水中成長,這樣的學生抗挫折性差,遇到問題會是一根筋,特別是女生表現出來的早戀,這是最頭痛的問題。
我們在教育和管理問題生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學生交流和溝通。
1、克服偏見,“偏愛”非智力型后進生。由于非智力型后進生常常處于孤立、被歧視的地位,久而久之,慢慢養成自卑和自暴自棄心理。
2、多給一點寬容。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總有犯錯誤的時候,尤其是非智力型后進生,犯錯的機會更大。他們的理智對情緒的約束力比較差,感情一沖動就不顧一切,忘卻已經形成的正確認識,從而產生一些錯誤的行為來。如何處理他們的錯誤是轉化工作的一個重要契機。寬容決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蘊含著班主任對他的無限期望,它跟嚴格要求是相輔相成的。
3、善于發現非智力型后進生的閃光點,揚其長,改其短。每個后進生都有差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只要我們抓住其閃光點,有計劃地為他們提供表現才能的機會,才能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取得同學們的信任。
4、了解家庭背景,多給予孩子們的關愛。特殊家庭的學生,他們原本就缺乏愛,老師就要用愛去消除師生之間的情感障礙,要用信任去填補師生之間的心理鴻溝,要用期待去激發學生的智慧和潛力,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唯有高尚的師德修養,才能振興教育,也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愛是教師美麗的語言,我們教師應有那顆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用愛去對待學生,影響學生,只有火才能點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尊重學生,更是對學生愛的真實體現,這樣才能使孩子們在人生的航程中不斷調整方向,才能使每一個孩子們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健康成長。
三、“備活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活動是育人的載體, 作為班主任應該準備幾個有教育意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活動的準備要以澄清是非、提高認識等方面開展教育,對良好班風的形式,及至學生的健康成長,都起著重要作用
1, 根據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動態確定班會主題。
班主任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和思想動態,以確定一些帶有普遍性的東西,開展主題班會活動,適時地幫助學生澄清是非,提高認識。
剛開學時,大家都不大熟悉,班級工作不好開展。為了讓大家盡快融入這個新的集體,召開主題班會。讓同學們自我介紹,暢談加入新集體的感受和愿望,氣氛十分融洽、熱烈。
2, 根據節令、紀念日確定班會主題。
元旦到來之前,同學互贈賀卡成風。在此風正濃時,在班會上開展了'新年將到話賀卡'活動。同學們談感受、談思考,冷靜思索、辯證分析、正確對待,最后形成了'傳遞友情可嘉,顯富比闊不好'的共識。
母親節那天,開展'讓我們記住母親的生日'主題班會活動。在事先不布臵的情況下,突然襲擊,讓全班同學逐一說出母親的生日。結果絕大多數同學說不上來。然后,請能記住母親生日的同學談對母親的感情,再請記不住母親生日的同學談此時的心情。不少同學悔愧交加,以至淚流滿面。這是一次效果很好的親情教育。 3,根據時事確定班會主題。班主任擔負著引導學生關心時事、放眼世界的職責,因此在班會課上討論國家大事、國際形勢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主題。在班會課上討論國際局勢,對關注世界大事的同學是一種獎勵,對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同學也是一種鞭策。
4、根據學生的思想動態確定班會主題。
班會活動的主題,它可討論思想品德問題,也可以討論班級工作,還可以讓學生談認識、交流思想、介紹經驗,開展表揚與批評。
活動主題的確立要做到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能夠引起學生共鳴,有利于引導學生成長。
四、“備學科”,共同遨游在知識的海洋
一個好的班主任一定是對學生學習的所有學科的重點內容都非常了解,并且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1、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和指導。
學習方法不好,事倍功半;學習方法好了,事半功倍。班主任要讓學生分析自己的學習過程:怎樣理解知識,鞏固知識,怎樣解題,步驟如何,要做自我檢驗和自我校正,即做自我評價。要做好各學科的總結:根據近期內的學科考測,分析掌握得好的、記憶模糊的和完全沒有印象的等幾部分,再分析比較這幾個方面的學習方法,將好的方法應用到那些學習記憶模糊的和完全沒有印象的知識上,在學習新的知識的同時不斷循環復習舊的知識。每周一小結,每月一大結,周而復始,在不斷總結中進步。在平時的學習中還要努力創造最佳的學習狀態,并糾正不良的讀書習慣、作業習慣、考試習慣等。
2、合作交流式學習小組
班主任應該給學生一個機會,讓學生們通過獨立思考、同學間相互討論研究,吸收別人的好的經驗,或改進別人的經驗,把它變為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在學習中逐步實施。組成學習小組,利用課外時間由組長組織,探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學科的學習經驗。學習小組長是定的,組員是可以變化的,且要求組員每兩到三周變換一個組,學習小組的學習時間雖由小組長定,但不能同在一個時間,這也保證各個小組長也有時間去參加其他的學習組。通過這樣一個模式,使全體同學都參與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并通過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學習技能、技巧。
總之,作為一名班主任,只有充分的從各個方面備好課,才能使教育教學工作有序的開展,才能做到對學生的真正負責,最終實現教育的目標。
班主任微信號:hao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