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英國某小學期末考試后,校長給所有小學生的成績單里附上的一封信。與其說是給孩子的,不如說是提醒家長們,除了成績,還有更需要關(guān)心的東西……
原文如下:
親愛的某某同學:
這就是你的期末成績,我們感到十分驕傲,因為你已經(jīng)盡了你最大的努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這些成績并不會一直代表你的獨特和唯一性。那些出題和打分的人并不了解你們每一個人,不像你們的老師,更不像你們的家人一樣了解你。
他們并不知道,你們中有很多人會講兩種語言;
他們并不知道,你們能演奏樂器,能跳舞,會作畫;
他們并不知道,你的小伙伴們都很依賴你,而且你的笑容會明亮他們的世界;
他們并不知道,你還會寫詩、寫歌,擅長運動,你對未來充滿好奇,你還會在放學后照顧弟弟妹妹;
他們并不知道,你已經(jīng)去過很多美妙的地方,在那里你和家人或朋友度過了美好的時光,能說出好多美妙的故事;
他們并不知道,你不僅值得信賴,而且善良、有思想,關(guān)鍵是你每天都在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你所得的分數(shù)只能代表你的一面,并不能代表你的全部。
所以,享受你的分數(shù)并為它自豪吧,請記住,你有很多種偉大的方式,考試絕對不是唯一的一種。
家長對孩子成績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
期末考試后,多多拿著成績單高興地對媽媽說:“媽媽,我語文考了98分呢!”可媽媽的關(guān)注點卻并不在多多身上,而是馬上就問:“那隔壁的某某某考了多少分啊?”聽到人家考了100分后,媽媽立刻垮了臉,“人家都考了100分,你怎么才考了98分啊?”孩子原本是想從媽媽這里得到鼓勵并且再接再厲的,這下可好,媽媽的一句話把多多的興奮全澆滅了。
更有甚者,當孩子顫顫巍巍的拿著考了59分的試卷回家后,立馬挨了媽媽的一頓胖揍。“我平時辛辛苦苦供你上學,你就拿這點分來報答我們嗎?真是太沒有出息了。”真想替孩子問一句:你是愛分數(shù)還是愛孩子?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積極向上的,如果可以的話,誰不想考第一呢?但總有發(fā)揮不佳或其他因素,導致孩子無法取得好成績,如果父母只關(guān)心孩子的成績,不問青紅皂白,就對孩子責罵甚至是毆打一翻的話,這不僅會使孩子感到委屈,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自暴自棄,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你說這樣孩子還能學習好嗎?
那么,家長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呢?
一個考了98分的孩子,卻被家長苛責“為什么不考100分”,這樣的家長是不是有些苛刻了呢?孩子明明從78分,靠著自己的努力考到了98分,這其中的進步空間,不值得被鼓勵一下嗎?我們不能只看分數(shù)的多少,還要看孩子每次與自己相比,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如果退步了,就幫孩子分析原因,制定一個更好的學習計劃,爭取每一次都有一個對得起自己的成績。
考試分數(shù)高,也許只是代表著孩子應試能力強,但不應該因此而否定孩子的能力,畢竟,人的能力除了智力以外,還有動手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等等。家長不要因為一次的低分數(shù)而數(shù)落孩子,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潛在能力,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很多家長很容易糾結(jié)在孩子丟失的那“幾分”上,拷問孩子為什么沒有拿滿分。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分數(shù)只是能力的一個側(cè)面反映,但并不等同于成績。相比于孩子沒有拿滿分,家長更應該關(guān)心孩子在學習上是否養(yǎng)成了好習慣,孩子現(xiàn)在的學習是否輕松快樂等。98分和100分并沒有什么差別,重要的是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考試分數(shù)的高低,不能代表孩子的綜合實力,家長要合理的看待孩子的成績哦!
來源: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