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排座位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座位不是用技巧和小聰明就能科學地排好的,排座位不是博弈,不是和學生斗智,而是基于公正、公平的原則,排出合理的座次。 1 沒有一種萬能的排座位的方法 每個學生都想擁有一個自己心中的理想位置,或是有利于聽講,或是和好伙伴坐在一起,或是希望得到同座位的各種幫助。但是,眾口難調,座位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滿意,由此產生矛盾也在情理之中。這是每一個班主任回避不掉的問題。 沒有一種萬能的排座位的方法可以避免產生任何矛盾,關鍵是班主任如何教育、如何做工作、如何讓矛盾最小化。讓座位更加合理,甚至把座位變成有利于學生進步和成長的資源,也是班主任更高的追求。
2
理想座位的效果因人而異
教室中間靠前的座位為黃金區,最后最邊角的列為劣等區,給同一教室的座位劃分優劣等級的想法存在于一些學生和家長的觀念里。
傳統的“講授式”教學里,教師與學生就是“你講我聽”“你寫我記”的教學模式。
此種情況下,人們便認為教室中間靠前的座位讓人聽得清,看得真,而且處于教師視線正中,學生不注意聽講,教師會及時發現并給予關注,被提問的幾率也高,因而被稱作“黃金區”;
而教室兩側和最后排則被認定成“灰色區”,距講臺遠,看黑板偏,學生被教師注意的幾率似乎也大大減小,上課容易走神。
然而現實中總是眾口難調,每個學生對座位的位置、同桌的人選都有不同的要求,每到編排座位時,不少班主任都要絞盡腦汁。
據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上課能否集中注意力,和位置前后沒有必然的關系。
老師通常對全班孩子一視同仁,并不會特別關注前排的孩子,上課時也都是前后走動,不會只盯著前排的孩子看。
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孩子因為坐在老師跟前,會產生一種心理暗示:要在老師跟前好好表現,否則做什么小動作立刻會被發現。如此一來,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守規矩,好好聽課,肯定有利于促進學習成績。
總之,坐前排到底能不能秒變學霸,關鍵還是看調換座位是否對孩子產生這種心理暗示。所以,理想座位的效果因人而異。
3
排座位“大招”,看看哪款適合你?
有些教師根據教學實踐總結了自己的排座位“大招”,各位班主任,看看哪款適合你?
1、征求學生意見,自主參與管理
班主任可以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意見和想法,也可以設計相關的調查問卷。根據大家的意見和班主任的主導思想,整理出若干條款,由班級大會確認通過。學生自己參與制定的規則就比較有公信力,執行起來的阻力也小。
2、讓班干部參與編排座位
由能力強的班委或者由幾名班委組成的小組排出來的座位并不比班主任親自排的座位效果差,學生朝夕相處,對班級的課堂狀況和同學關系了解得最清楚,所以學生自己排的座位往往更加合理。
在操作上,主持編排的班委首先去了解同學關于座位的要求,然后根據班委自己的觀察和若干原則試排出一張座次表,交班主任審批。
其中,個別學生的動員也是先由班委做工作,如果工作做通了,就不需要班主任出面。這樣班主任就有了一定的緩沖余地,可以集中精力應對難度大的思想工作。
3、以合作式小組為編排依據
學生對座位的滿意度,第一取決于同桌,第二取決于緊靠自己的前后排同學。以雙人座的小組為例,與每個學生距離最近、影響最大的有五個人:同桌、后排兩人、前排兩人。所以,在教室里營造優良的小組環境,是提升學生座位滿意度的好方法。
考過幾次試之后,學生的學習成績開始變化,性格愛好也逐漸明朗,學生們在自由結合的前提下,推選了自己信任的小組長,形成了自己喜歡的小組。
他們由原來的分散在教室的各個位置變成集中在一起,前后左右3對相鄰的同桌變為一個小組,便于小組討論、組長講題和老師指導。換位規則是,他們(六個小組)以組為單位每兩個周順時針調整,通常同位不變,但前后或者左右發生變化。
可指派學習委員專人專項負責,學生如有特殊情況,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可自行解決,可找負責同學協調。
4、分列小組式
高三的學習任務越來越重,為了讓學生專心學習,可以實行單人單桌的座位安排。
但同時為了促進他們的團結合作,可以將每一列設為一個小組,座位由組長安排。至于組員,由學習委員和組長根據同學們的性別、成績(平均20名左右)、興趣愛好、人際關系等因素負責統籌策劃,采取自己“招標”、組員“投標”、自由組合等多種形式,形成新的團隊。
換位規則是,每兩周向左輪動一次,小組內的座位調整由各組自行解決,大部分都是向前移動一位。
同時,它也是培養同學們民主意識、構建“班級公民社會”的重要契機。構建新的學習小組,選擇新的學習伙伴,完全可以成為向學生滲透公民意識,幫助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最佳時機。
5、明確規則,加強教育
班主任要教育學生,每一張座位都有優缺點,沒有絕對好的位置。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心學習、與同學友好相處上,不要對座位問題過于糾結,更不能太自私,只想著自己的利益,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和班級整體利益,減少班主任工作的麻煩。
對于學生提出的換座位請求,班主任可以這樣處理:
首先,可以規定一定的期限,比如半個學期或一個學期。
除非很特殊的情況,期限內基本不同意學生換座位的要求(可以以規則的形式明確)。達到一定的期限,學生可以向班主任個別提出申請并說明理由。不正式申請不予考慮,但申請了也不一定就能滿足要求,需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其次,申請者要在現有的座位上好好表現。
如果因為座位不理想或暫時不能滿足換座位的要求就不好好聽課,則換座位的申請將不被接受。只有在現在的座位上盡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的同學,調換座位時才會優先考慮。
再次,在座位問題上表現出大度、謙讓、顧全大局的同學在調整座位時將優先考慮?;蛟谄渌麡s譽問題上補償,不讓老實人吃虧。
班主任在換座位的問題上經常需要一些境界比較高的同學的理解、合作,才能順利地解決矛盾。發揚風格被認為是一種美德,但是,如果不能體現公平,一味要求學生謙讓,造成好說話的同學吃虧,是不合理的。
4
排座位時的合理與不合理
1、依據成績排座?不合理
這樣的規則有歧視差生之嫌,容易導致學生的反感和抵觸,也會讓考試成績好的同學不自在。
2、視力不好往前調?不合理
因為目前學生近視的比例很大,不可能都照顧到。視力不好可以配合適度數的眼鏡。個別特殊情況除外。
3、與成績優秀者同坐?部分合理
優等生的資源有限,不可能滿足所有提出要求的人。
另外上課時也不能隨便討論。尋求幫助可以在課外時間。不過如果有可能,班主任也可以結合學生學習互助的情況考慮座位安排,但是一定要雙方都愿意。
4、依據身高排座位?比較合理
個子高的同學坐在前排會擋住后面同學的視線。
5、男女生不能同桌?不合理
要鼓勵男女生之間的正常交往,不要人為設置障礙,這樣做不會起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其實男女生同桌有很多的好處。
公平合理的規則比較容易被接受,不易引發矛盾,也省去了班主任一次次解釋說教的煩惱。
結語:
編排座位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座位不是用技巧和小聰明就能科學地排好的,排座位不是博弈,不是和學生斗智,而是基于公正、公平的原則,排出合理的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