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職場上有一種現象:“35歲現象”,很多用人單位會在招聘信息上明確標注年齡在35歲以下。36歲的人找工作,就這么不受待見嗎?事實上,無論年齡多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給自己不斷補充新知識,練就新技能,不然就有可能被淘汰。
文|子悠,原載于子悠財記(ID:ziyoucaiji)
前兩天和一朋友聊天,去年結婚,沒生娃,今年35歲,目前沒有工作,之前一份工作月薪4000,這個收入對于一個在新一線城市生活的人來說,比較一般,但對于一個35歲的新一線人,有點殘酷。
她對我訴苦:這個年齡找工作真實太難了。
上個月,她開始找工作,手機里全是招聘軟件,每天投出去幾十份簡歷,幾乎都石沉大海。“比我剛畢業時找工作還要難。”
這段時間收到了6個面試通知,毫無意外,提起年齡,偏見接踵而至,職場上,有個明確要求,那就是35歲以上不招。
面試官在面試她時,問的最多的,是準備什么時候要娃!
35歲的人找工作,就這么不受待見嗎?
答案赤裸裸:是的,35歲找工作,毫無競爭優勢。
比如這個朋友,放在任何一家企業,估計都難以用她,即便錄用,也不會重用。
難點一:35歲
35歲是一個坎 ,對于一家企業而言,35歲還沒有進入管理層,也沒有一技之長,要么是技能不足,要么是上進心不夠。
35歲,有家庭,會分散工作激情,年輕人能熬夜,35歲的你,還敢這樣拼命嗎?
總結出來便是:沒體力、沒精力、沒潛力,替代性太高。
難點二:結婚、未生娃
而這個朋友更慘的是,她剛結婚,還沒生孩子,一旦生孩子,公司就將面臨給員工休產假的“危機”,即便是產假結束,女性也是照顧孩子的主力,職場精力會大幅下降。
不止是女性,35歲的男性同樣面臨這樣的危機。
國家規定,超過35歲,便進入了中年,最近網上一個流傳甚廣的段子是這樣說的:不要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即辭職,但你可以往死里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很多公司,寧愿給年輕人漲1000,也不遠給老員工漲200,因為年輕人潛力可挖,有未來,而中年人則更多的靠經驗工作,提升空間有限。
千萬不要等到35歲,才意識到危機的來臨,那時候再努力,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年人最大的優勢是經驗、人脈、資本積累,最尷尬的是,很多人,工作了十年,卻只有2年的工作經驗,平時揮霍無度,資本毫無積累,人脈卻都是一些底層的圈子。
35歲之前,你要做這么四件事,避免35歲危機。
一、一技傍身
很多人說現在已經不是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但是,如果我連一招鮮都沒有,拿什么吃遍天?嘴嗎?(想想就牙痛)
我所認識的絕大多數管理層,他們做不到樣樣精通,但是,在他管理的范圍內,必定有一項他是專業的。
一個老板朋友,年初招了兩個實習生,但只能留下一個。他說,最后留下的這個也沒什么特別,不過是他PPT做的更好,僅此而已。
二、不斷學習、快速接受新鮮事物
2011年,新浪微博成為時下最熱門的互聯網社交產品,不少公司在微博投放廣告、不少內容創作者在微博書寫自己的內容。
本文原載于子悠財記,作者子悠,原標題《對不起,我們不招35歲的人》,財經記者圈經授權轉載。最近主編開放了自己的微信私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ishangye007),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