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鄒云增教授
慢性心力衰竭可以說是所有心臟疾病的最后歸宿。我們的心臟是一個一刻也不能停息的器官,它就像“泵”一樣推動著整個身體的血液循環,為人體的新陳代謝提供保證。當人體患上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等心臟病以后,不僅會讓心臟的負擔加重,還會導致心肌受損。這時為了保證正常的心臟排血量,機體會通過多種機制進行代償以維持心臟的泵功能,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控制,心臟就會一直超負荷運轉,就像汽車的發動機長時間使用會老化一樣,我們的心臟長時間超負荷工作,慢慢也會發生“老化”變形,心肌會越來越肥厚,出現心室重構,心臟功能出現異常,就發生了心力衰竭。
治療心衰西醫常用四類藥物
由于慢性心衰的主要病變是心臟舒縮無力、水腫和瘀血,大部分患者都會出現心慌、呼吸困難、夜睡不能平臥、下肢浮腫、乏力等癥狀,所以現代醫學對于這一疾病的治療首先是解除患者這些痛苦,往往運用強心藥來激發心臟的舒縮功能,運用利尿藥來消除浮腫,運用擴血管藥為心臟提供更多的血液供應,同時減輕心臟的壓力,因此臨床中常常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強心藥等四類藥物聯合應用來治療心衰。
這些藥物聯合應用,可發揮出治療心衰的作用,但是也有專家指出,這些藥物各自都具有不同的毒副作用,聯合用藥后出現的毒副作用更難以控制。比如利尿劑容易引起人體電解質紊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導致低血壓及夜間干咳等;β受體阻滯劑使用時會引發心律失常、支氣管哮喘;地高辛可引發各類心律失常,導致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尤其在心肌缺血、缺氧、水電解質紊亂、腎功能不全時更容易引發藥物中毒。另外,許多慢性心衰患者除了服用這四大類藥物以外,還要服用其他藥物,有的甚至達到十種以上,苦不堪言,因此簡單化、有效的藥物治療是每個心衰患者的企盼。
中藥扭轉慢性心衰病情有優勢
近年來中醫藥在治療慢性心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受到了國際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在絡病理論指導下研制的芪藶強心膠囊對慢性心衰治療有多方面優勢,不僅能有效緩解患者癥狀,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構和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改善心衰患者的長期預后,而且沒有西藥所產生的副反應,同時得到了循證醫學研究的證實。
首先,芪藶強心膠囊一種藥物同時具有強心、利尿、擴血管三大作用。其配方中,人參、黃芪、附子等益氣溫陽藥物能增強心臟舒縮功能,葶藶子、澤瀉等利水消腫藥物能夠消水腫、通小便,減輕心臟的負擔,丹參、紅花等活血通絡藥物可以擴張血管,改善心臟的血液供應,減輕周圍血管阻力。臨床試驗證實,芪藶強心膠囊的強心作用與地高辛相當,且無洋地黃容易中毒的副作用;中藥的利尿作用,不會引起電解質紊亂等副作用;降低血管緊張素Ⅱ(AngⅡ)水平大劑量優于雷米普利,小劑量等同于雷米普利,同時無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常見的副反應;降低腦鈉肽(BNP)水平大劑量優于美托洛爾,小劑量等同于美托洛爾,且無β受體阻滯劑常見的傳導阻滯副作用。
第二,現代研究發現,芪藶強心膠囊可抑制心衰發病的根本——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和心室重構。中醫絡病理論認為,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與絡脈不通之間有密切聯系,心室重構的實質就是絡息成積。芪藶強心膠囊中配伍的益氣養心藥物、安神鎮靜藥物可以有效抑制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活血通絡藥物、利水消腫藥物可以改善心臟的供血,促使增大的心臟縮小,抑制心室重構。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多家醫院實驗證實,芪藶強心膠囊可以減少心肌細胞凋亡和自噬,促進心肌細胞增殖分裂,改善心肌細胞能量代謝,從而抑制心室重構,干預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防止心衰病情進一步發展。
第三,由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為組長單位聯合國內23家綜合三甲醫院開展了“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評價芪藶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衰患者有效性與安全性的多中心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芪藶強心膠囊可控制心衰的關鍵點,能夠明顯降低慢性心衰患者體內的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改善心衰患者的心臟功能。N末端腦鈉肽前體被國際醫學界視為評價心衰嚴重程度的關鍵指標,患者血清中N末端腦鈉肽前體的水平越高,說明心衰的程度越重,因此醫學界把降低N末端腦鈉肽前體作為評價心衰藥物療效的主要指標。循證醫學研究還證實,該藥能改善心功能,顯著提高左室射血分數,還能改善心衰患者常見的乏力癥狀,讓患者在固定時間里步行的距離變遠。該項研究的論文在國際心血管病權威雜志《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發表,該雜志專門撰寫評論盛贊芪藶強心“開啟了心力衰竭治療協同作用的希望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