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止癢軟膏——具有清熱除濕,祛風止癢的作用。
主要成分:本方由蛇床子、黃柏、白鮮皮、黃連、紫花地丁、蒼術、花椒、地膚子、苦參、虎杖、萹蓄、茵陳、冰片組成。
適應癥:用于急性、亞急性濕疹證屬濕熱或濕阻型的輔助治療。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3-4次,涂抹患處。或遵醫囑用藥。
注意事項:本品僅為急性、亞急性濕疹證屬濕熱或濕阻型的輔助治療藥品,應在醫生確診后使用。
七參連濕疹膏——具有清熱燥濕,活血消腫,祛風止癢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三七、苦參、黃連、蒼術、重樓、花椒、冰片、白鮮皮、爐甘石、甘草組成。
適應癥:用于因風濕熱毒瘀阻引起的濕疹滲出不多者。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涂敷患處,一日3-4次。
注意事項:切勿接觸眼睛、口腔等黏膜處。皮損處有潰爛、滲液者不宜使用。用藥期間忌煙酒、辛辣、油膩及腥發食物;不宜同時服用溫熱性藥物;用藥部位如有燒灼感、瘙癢、紅腫等應停止用藥。
潤燥止癢膠囊——具有養血滋陰,祛風止癢,潤腸通便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何首烏、苦參、生地黃、桑葉、制何首烏、紅活麻組成。
適應癥:用于血虛風燥所致的皮膚瘙癢;熱毒蘊膚所致的痤瘡腫痛,熱結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2周為一療程;或遵醫囑。
注意事項:患處不宜用熱水洗燙。
祛風止癢口服液——具有養血活血,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赤芍、地龍、地膚子、防風、白芍、青蒿、甘草、蒼耳子(炒)組成。
適應癥:用于風熱外襲所致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出現的皮膚瘙癢及過敏性鼻炎出現的鼻癢,鼻塞,噴嚏等癥狀的緩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用時搖勻。兒童酌情減或遵醫囑。
注意事項:當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兒童在成人監護下使用;老人、孕婦、哺乳期婦女及體弱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咨詢醫生或藥師。
金蟬止癢顆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金銀花、蟬蛻、連翹、地膚子、黃芩、白芷、白鮮皮、梔子、蛇床子、地黃、青蒿、廣藿香、苦參、龍膽、黃柏、甘草組成。
適應癥:用于濕熱內蘊引起的丘疹性蕁麻疹、夏季皮炎等皮膚瘙癢癥狀。
臨床用藥經驗:
1、梁占捧,李舒通過鹽酸非索非那定片聯合金蟬止癢膠囊治療丘疹性蕁麻疹42例臨床觀察,得出結論鹽酸非索非那定片聯合金蟬止癢膠囊治療丘疹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優于單純用鹽酸非索非那定片的臨床療效。(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6,30(12):1315-1316.)
2、陳純洲,舒新華,姚嵐通過金蟬止癢顆粒聯合鹽酸左西替利嗪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療效觀察,金蟬止癢顆粒聯合鹽酸左西替利嗪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確切,安全可靠。(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04):37-38.)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2袋,一日3次,飯后服用。
注意事項:孕婦禁用。用藥期間忌食辛辣腥發等刺激性類食物;嬰幼兒、脾胃虛寒者慎用;因腎病、糖尿病、黃疸、腫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應以治療病因為主;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服藥期間如出現口唇發麻應立即停藥。本品不宜長期或反復服用。
黃蒲潔膚洗劑——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黃柏、蒲公英、蛇床子、黃連、苦參、百部、土茯苓、白蘚皮、虎杖、丹參、丁香、薄荷等16味組成。
適應癥:用于濕熱蘊結所致的婦女帶下量多,色黃或呈泡沫狀,氣味臭穢;亦可用于濕疹,手足癬(水皰型)。
用法用量: 外用,洗浴、外擦或沖洗,一日1-2次。
1、帶下病:可取本品適量外擦患部,或將裝入適量藥液的沖洗器送入陰道內直接沖洗(沖洗器用完后應用清水沖洗干凈,妥善保存,下次使用前再用開水沖洗一次)。
2、濕疹、手足癬:可取本品10ml加90ml溫水,攪勻后洗浴,或直接用本品外。
注意事項:帶下病患者經期、孕期婦女禁用。切勿接觸眼睛、口腔等黏膜處。皮膚破潰處禁用。治療期間忌房事,配偶如有感染應同時治療;外陰白色病變、糖尿病所致的瘙癢不宜使用;帶下伴血性分泌物,或伴有尿頻、尿急、尿痛者,應去醫院就診。
金松止癢洗液——具有清熱祛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主要成分:本方由金銀花、松葉、白蘚皮、千里光、大葉桉葉、黃芩、土茯苓、蛇床子、甘草組成。
適應癥:用于成年女性外陰炎,濕熱帶下,外陰及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外用,取本品稀釋5倍后,外陰或陰道抹洗或沖洗,每日1次,7天為1個療程,可用2個療程。皮膚病患者可直接用原液涂抹患處,每日3-5次。
注意事項:經期、孕期婦女禁用。本品含少量乙醇,為減少刺激應稀釋使用。用藥期間忌食辛辣、生冷、油膩的食物。
蟹黃膚寧軟膏——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螃蟹殼、黃柏、苦參、昆布、蛤殼組成。
適應癥:主治淺部皮膚真菌病(手、足癬,體癬,股癬)屬濕熱浸淫者。
用法用量:涂于患處,早晚各1次。
注意事項:1、本品禁與眼睛接觸。2、本品不適用于濕疹、接觸性皮炎、麻疹等病。
通過上述藥物簡介,我們來總結一下止癢中成藥的特點,只有根據病因選對藥品,對癥下藥,才能有最好的療效。根據止癢作用分類,有祛風止癢類、養血行血類、燥濕止癢類、殺蟲止癢類,也有2類作用兼有的中成藥。具體用哪種,需要醫生診斷后,辯證使用,因為止癢藥物也有一定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