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劇《清平樂》大火,皇帝宋仁宗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之中。很多人對宋仁宗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其實在很多人過去的印象中,宋仁宗似乎是一個極其平庸的皇帝,既無天縱之英明,也未見有什么了不起的功業,甚至連個供坊間文人傳誦的傳奇故事也沒有。
您想啊,這宋太祖好歹有“千里送京娘”的英雄救美故事,明朝正德皇帝也有“游龍戲鳳”的風流韻事;可宋仁宗呢,大概只出現在“貍貓換太子”的戲文中,還是個配角。
“貍貓換太子”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宋真宗的劉妃和內監合謀,用剝皮貍貓調換李宸妃生的男嬰,李宸妃被打入冷宮。后來包拯斷了此案,真相大白。而故事中被調包的男嬰就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
但其實歷史上并沒有“貍貓換太子”這事兒,戲文流傳下來也只是成就了“包青天”的美名而已。
但您可能不知道的是,就是這位存在感極低的宋仁宗,他在位四十余年,在他執政期間,宋朝人口激增、商業發展、文化繁榮、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宋仁宗所引領的這個黃金時代,被后世稱作 “仁宗盛治”。那這個原本平平無奇的宋仁宗究竟做了什么呢?
咱們先來列一個宋朝牛人不完全名單吧,看看您都認識幾個!
政治杰出人才有:范仲淹、呂夷簡、杜衍、龐籍、包拯、韓琦、富弼、文彥博、狄青、張方平、趙抃、唐介、吳奎、范鎮、呂惠卿、呂公著、宋庠、呂大防、呂公弼、范純仁、曾布、章惇、蔡襄、王安石……
文化杰出人才有:蘇洵、蘇軾、蘇轍、曾鞏、歐陽修、張先、柳永、晏殊、宋庠、宋祁、尹洙、梅堯臣、蘇舜欽、黃庭堅、張載、邵雍、周敦頤、程顥、程頤、沈括、蘇頌、胡瑗、孫復、李覯、宋敏求、范祖禹……
是不是覺得這些名字都很熟悉,這可都是幾千年來大家都這些名動一時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哲學家、科學家,全都活躍在仁宗朝,或者是在仁宗朝登上歷史舞臺。
可以說,宋仁宗朝的人才之盛,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時代可以比肩,亂世出英雄的三國魏晉時期與清末民初時期或庶幾近之。嘉祐二年貢舉的人才之盛,在千年科舉考試史中,同樣是難有可媲美者。
除此之外,宋仁宗在位期間人口數量也是到達了一個暴增時期。我們先看一組數據:宋真宗末年,戶數是867萬戶,宋仁宗末年,增加到1246萬戶,人口增長了379萬戶。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據統計,唐朝貞觀年間,總戶數不過三百多萬戶。仁宗之盛,可以想見。
盡管,宋朝的國土面積比不上漢唐,但是人口的總量、增長速度和密度卻都遠遠超過漢唐。包拯由此總結道:“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漢,未有若今之盛者。”生活在這一時期的人們,驕傲地宣稱宋朝是“太平之極”,似乎并不夸張。
那人口數量的激增其實也反映出當時的經濟發展也很迅速。據統計,從真宗朝到仁宗朝,短短半個世紀,宋朝的財政收入翻了六倍,這個增長速度可以說是非常驚人了!
除了文化經濟的繁榮發展,宋朝科技發展也在仁宗時期到達了一個關鍵的時段。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三個是在仁宗朝得到了應用,火藥的應用在對西夏的戰爭中發揮了作用;指南針也開始用于航海,使宋朝擁有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帆船艦隊;活字印刷術的問世,提高了書籍印刷效率,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
總的來說,就是這樣一個被人認為庸常、存在感很低的君主,卻在他御宇的時代,創造出了耀眼的成績!不得不讓人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