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的。
對社保而言,無論繳費 15 年還是 25 年,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而且繳費時間越長,對我們越有利。
至于退休后領多少養老金,和3個因素有關:繳費基數、繳費時間、退休城市。
繳的越多,領的越多
繳的時間越長,領的也越多。
在經濟越發達的地區退休,領的也越多。
先看看你的社保是怎么交的,先來看看上海2018年最新的社保繳費,具體每個城市繳費基數不一樣。
舉個例子,按稅前5000的工資來算,你自己每月要交525元,而公司每月就要給你交1555,不包括住房公積金。
所以,別再心疼你每個月交的五險一金了,真正該心疼的是公司。
社保怎么領、怎么用?
1. 養老保險怎么領?。?/strong>
按照規定,養老保險一定要交滿15年之后,還要到退休之后才能終生享用,按月發放。
如果在退休前沒有交滿15年,等你退休了之后,國家會把你每月交的8%個人賬戶上的養老金退還給你,而公司給你交的20%你就別想了,國家會把它全部劃到養老統籌基金的大資金池子里去。
交足了15年,甚至交了25,30年,又到底可以領多少呢?
養老金領取有兩個賬戶組成,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賬戶養老金。
先說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養老金領取金額=個人賬戶的儲蓄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就是你個人每月承擔的8%部分,計發月數其實就是大概估計了退休之后還能活多少個月。目前,國家人社部給出的數據是,50歲退休計發195個月,55歲退休計發170月,60歲計發139個月。
舉個例子,老劉月薪5000元,25歲開始上班,60歲退休,中間工資一直沒變。
到他退休的時候,自己一共交了168000元。
政府一計算,發現大家60歲退休之后,平均還能再活139個月。
就用老劉賬戶里的錢,除以139,那他每月可以領到的個人養老金就是1208.63元。
等等,如果老劉倒霉,退休沒兩個月就拜拜了呢?
沒關系,賬戶里沒發完的錢,可以由繼承人一次性領走。
如果老劉過了139個月還健在呢?
也不用擔心,這錢還會接著發。
再說基礎賬戶:
基礎養老金領取金額=(全省上年度員工的平均工資+全省上年度員工月平均工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繳費指數指的是你退休時工資和當年社會平均工資的比值。)
公式挺復雜,我直接劃重點:
養老金和你退休所在地的工資水平直接掛鉤,如果你在發達城市交過社保,盡量在當地辦理退休;
你的工資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就越多;
三、社保交滿15年,還有必要繼續交嗎?
既然養老保險交滿15年,退休了就能領取,是不是社保也交滿十五年就夠了,沒必要繼續交了?
不是的,你得達到退休年紀。目前,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50周歲
那不到退休年齡,繳滿15年可以不交了么?
不可以,只要還在繼續工作,根據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按照規定按時足額的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費用。
所以養老保險參保人員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繼續上班的,即使養老保險繳滿15年的,仍需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用。
四、你選擇在哪退休,也會影響你領到的養老金。
舉個例子,小李和老李是同學,倆人月薪一樣多。
但小李在老家上班,老李去了北京打工。
顯然北京的平均工資比老家要高很多。最后老李在北京退休。
不僅能拿的錢比小李多,還能享受北京當地的養老福利待遇。
究竟怎樣才能在大城市退休呢?
退休城市的認定,遵循“戶籍地優先、從長從后”的原則。
舉個例子,小李畢業后一直在北京工作,并且在這交了10年以上的社保,就能在北京辦理退休。
這就叫“從后”。
如果我退休時在北京工作,但沒在這交滿10年社保。
怎么辦?看看我之前在哪個城市交足了10年。
一查記錄,發現我曾經在南京交過10年的社保。
那我可以去南京辦理退休。
這叫作“從長”。
如果我退休時在上海,但是沒在這交滿10年社保。往上翻記錄,每個城市也都沒交滿10年,怎么辦?
這時候就是“戶籍地優先”。
回老家退休。
五、社保繳費時長,對醫保的影響
1.先看 醫療保險怎么用?
單位每月給你交的醫療保險是9%,個人每月交大概2%外加幾元錢的大病統籌錢,而你自己交的2%的錢,國家每月都會撥發到你的醫療卡上。
比如你工資5000,國家每月都會把你交的100元劃入你的醫療卡,你平時感冒,發燒去醫院看門診,或者去藥房拿藥,都可以直接刷卡消費。
公司替你交的9%,就被國家拿走統一入到醫療統籌基金里去了。簡單說,就是為了你以后因病住院,報銷用。
2.繳費時長對醫保的影響
對于上班族而言,交的是職工醫保,而居民交的是城鄉居民醫保,其中繳費時間長短,對職工醫保影響最大,對居民醫保并沒有影響。
因為城鄉居民醫保,交一年保一年,而職工醫保繳滿一定年限后,可以享受終身醫保的待遇。
那具體要交多久呢?
以北京為例,男性職工要繳滿 25 年,才能享受終身醫保待遇,如果只交了 15 年,就沒有這個福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