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0家高品質的設計型民宿
黃山山語 木野 時光里 清嘯山莊 來野 偶寄
悠然山居 光和云朵樹屋 古堰畫鄉·駐85 山石苑
01.
設計單位:FUN UNIT DESIGN 泛域設計
原始的場地有著兩座建筑,一座舊的,夯土結構,看上去似乎經歷了幾十年風雨,滄桑都顯露在老壁舊瓦之上,另一座是尚未完成只有基礎結構的農民房。當時被這兩座建筑對話與碰撞產生了好奇,于是我們規劃兩邊建筑的功能,用生活場景去串聯起這兩座新舊建筑。
新建筑中的房間設計極簡且柔軟,整個空間氣質細膩溫和,每一處的停留都能看到風景,聞到自然的味道,清淡不膩。一座白色建筑墻體極簡的干凈,另一座建筑刻意扒開表皮露出夯土質感的粗獷。
我們將新建筑漂浮于水面之上,老建筑的表現是根基堅固,飽滿的精神狀態。水能夠很好的將遠處的大山反射過來,當走在空間中,平行視角可見。
空間名稱:MOYE木野民宿
空間類型:酒店民宿、鄉村民宿、山野民宿、老宅改造民宿
空間地址: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深溪村龍王廟自然村26號
設計公司:泛域設計
軟裝設計:天飾軟裝
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
空間攝影:施崢
02.
黃山山語民宿
設計單位:靜謐設計研究室 qpdro
原建是一幢典型的老式景區酒店,建筑在整個沿路建筑群的最西側,東南側是岡村路視野開闊,建筑西南向面山,山下有一條溪流。原建筑東南立面庭院地塊呈三角形,整個建筑的場地邊界模糊。
在建筑外立面首先要剔除的是元素形式拼貼部分,包括陽臺的琉璃瓦裝飾部件和頂樓的長城墻造型扶手,以及巨大的酒店門頭部分,去掉這些拼貼元素回歸空間的表達,另外對室內外關系的整體梳理,其實建筑空間的重塑才是最好的表達。
設計團隊采取的思路是弱化三角區域的視覺存在感,首先將庭院的入門設計在與建筑平行的切線上,讓三角區域的部分被壓縮到最小的狀態也是高差處理最低矮的部分,另外引入一個半圓的弧線和建筑的平行切線形成一個整體,后期建造的現澆混凝土圍墻以鑲嵌的方式置入場地,銜接到兩側原有的圍墻。
03.
設計單位:之行建筑事務所
04.
清嘯山居民宿
設計單位:尌林建筑設計事務所
項目基地位于浙江省金華武義縣梁家山村,村中建筑依山而建,大部分建筑都是木結構夯土墻,一條小溪穿流過村落,溪邊古樹尚存。清嘯山居坐落于村莊的古樹旁小溪邊,小溪對岸就是梯田和環山,背靠整個村落和大山,是理想中的隱居之所,場地原址有一棟三開間兩層高的夯土房和一個小公廁,夯土房墻面已經大面積開裂,墻體傾斜外擴,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決定將其拆除重建。
建筑師:尌林建筑設計事務所
地址:武義柳城鎮梁家山村,金華,浙江,中國
項目年份:2019
建筑面積:320㎡
工程造價:250萬
主持建筑師:陳林
設計團隊:劉東英、時偉權、陳伊妮
建筑攝影:趙奕龍
05.
來野·莫干山民宿
設計單位:杭州時上建筑空間設計事務所
拋開對傳統民宿固有的觀念,主人希望民宿能夠滿足游泳池、酒吧、藝術空間等需求。由于原本空間的局限性,設計師沈墨和張建勇分析規劃后,決定將整體建筑拆除,重新構造了一個新的現代化建筑。
項目名稱:來野·莫干山民宿
設計單位:杭州時上建筑空間設計事務所
設計內容: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
主案設計:沈墨 、張建勇
品牌設計:韓舒 、木美
項目面積:600㎡
項目地址:浙江 湖州
完工時間:2019年12月
項目攝影:葉松
06.
偶寄精品民宿酒店
設計單位:是合設計工作室
偶寄精品民宿酒店(MYMORY hotel)位于杭州臨安太湖源天目山景區山麓處,場地內景致如畫,眺望遠處村落,勾勒出一幅“山麓炊香有人家”的淡墨山水。是合設計工作室(RIGHT HUB)對該項目進行了整體規劃,保留一棟老宅,一棟在原址上拆建的新建筑,整個場域由東、西、南、北四個院落構成。
▼大堂前臺
對老宅的原始墻體及木結構進行了修復和結構加強,并用鋼構結合陶?;炷林匦聺仓藰前濉a槍险母脑煸O計理念,用回收的老磚為原有的夯土墻穿了件“外衣”,將木結構合理地在室內空間裸露呈現,老宅的歲月痕跡和結構美完整地呈現在客人的視線中。將老宅原本單一的居住功能置換成酒店的復合功能,兼具了大堂、前臺、休閑區、茶室、西廚、中廚、餐廳、客房等功能空間。
在老宅東側用鋼構結合玻璃幕墻的形式新建了一間坐落在水上的YING餐廳,庭院內栽種了日本早櫻,春天櫻花盛開時,客人可以享受到獨一無二的用餐體驗。
項目名稱:偶寄-杭州精品民宿酒店
項目地點:杭州市臨安區太湖源鎮天目山
設計公司:是合設計工作室
結構設計:張海航 / 浙江廣廈建筑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建筑面積:800㎡
設計時間:06/2018 – 10/2018
建造時間:10/2018 – 11/2019
攝影:是合文化
07.
設計單位:微建筑工作室
光和云朵樹屋民宿位于四川省阿壩州松藩縣大姓鄉上納咪村,一個安多藏族的小村莊。村莊里景觀資源非常豐富,有雪山、森林、海子(高山湖泊)、草地等等。一條由高山上的雪融化形成的河流穿過整個村莊,是岷江的源頭之一。上納咪村一共有52戶藏民,沿著河成帶狀分散在山谷中。
七棟樹屋散落在草場周圍。森林樹屋為不規則的多面體,一方面是想與被當地人稱為神山的“雪寶頂”有所呼應,同時是建造方式所決定的,因為采用輕鋼結構,每個面需要在現場的地面拼裝好,然后人工抬上去,所以為了減輕每個面的重量,需要更多的面去圍合這個空間。樹屋正對雪山或草地,所以在正面設計了整面的玻璃門窗,把風景引入到室內,坐在客廳里的沙發上就可以看到遠處的雪寶頂。
七棟樹屋一共有大小兩種戶型,小樹屋室內面積26平米,凈高5.3米,內有客廳、臥室、衛生間等功能。臥室位于第二層,需要爬上小樓梯才能到達,既有很好私密性,也能通過前面的大玻璃獲得很好的視野。衛生間位于臥室下方,墻面和頂面以紅雪松內掛覆蓋。
08.
悠然山居精品民宿
設計單位:門覺建筑
項目前身是一個只有旅游旺季才有客源的普通經濟型旅館,這是當時山上所有經濟型酒店的常態。項目方期望以設計為驅動力,做一個目的地度假型精品民宿。我們希望從重拾日常的生活美開始,呈現一種從形式到空間均可被感知的設計力。
▼酒店夜間立面?陳銘
通過接待室、客房、餐廳三種形態,建筑的整體組合成其功能屬性。進入酒店的路線被現場條件所限定,因此我們挖掘出一個可以做具敘事性入住體驗的機會,從停車場、石階、樹林、茶園、石板路、水塘這一路所引發的好奇心,在最終接觸空間時會得到滿足。
▼具有張力的內部形態?陳銘
▼從茶室區通往臥室 ?陳銘
▼臥室細部 ?陳銘
建筑的立面語言用的是水泥的體塊,遺存的民居陶瓦,夯土和青竹的日常材料。我們挑選荒石料作為踏步石,耐火磚為地面,實木與鋼組成的樓梯,銅皮的木門,透明的陽光板,這些材料與形式結合生成一個整體,當身體與這些物料親密接觸時,我們希望客人擁有的是一種可以與當前情境對話的心境和原生力量。
地理位置: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九華山風景區
設計方:門覺建筑
設計成員:黃滿軍 劉飛 張默 張景林子 汪娟
建筑面積:500 ㎡
攝影:陳銘
撰文:黃滿軍
09.
古堰畫鄉·駐·85民宿
設計單位:杭州時上建筑空間設計
「駐·85民宿」位于江南地帶麗水的古堰畫鄉中。民宿被一片湖光山色圍繞,這里早晨薄霧蒙蒙,一葉竹筏在湖面泛起,如仙境般充滿詩意,而到了夜晚,霞光將天空染成了紅色,時光變得靜謐柔和。正是因為這優美的自然風景,讓民宿主決定在這里扎根,取名為“駐“也是希望客人能夠停下腳步,駐留于此。這次,民宿主邀請了設計師沈墨,打造出第三幢駐·85民宿——「7月」。
▼白色立面 ?葉松
「駐·85」的建筑通體呈白色,結合江南傳統的“白墻黑瓦”的傳統進行創新,融合在當地建筑群中。設計師用一個個“木方塊”堆疊,讓建筑外立面變得擁有構成感,并且做了層層內退的處理,使用了木飾面與通透的玻璃材料為原本封閉的空間劃出了陽臺,為空間擴大了視野、加強層次感。
駐85·7月僅有5間房,然而每一間都設計得別具一格,為確保每間房都能夠最大限度地觀賞遠處美景,設計師使用了大落地玻璃,在能觀賞到景觀的同時也能讓山水映入室內,仿佛遠處的美景就在眼前,盡收眼底。每間房型各有特點,月白將木塊與墻面穿插,形成了一個拱形的造型,同時也巧妙地劃分出了休閑區、餐廳區、臥室區以及衛生間區,空間顯得有趣,富有造型感。
項 目 名 稱 :麗水·駐·85民宿
項 目 地 址 : 麗水市古堰畫鄉堰頭村85號
設 計 單 位 :杭州時上建筑空間設計事務所主 案 設 計 :沈墨
設 計 團 隊 :李嘉麗
項 目 規 模 :400㎡
項 目 攝 影 :葉松、今零
10.
山石苑民宿
設計單位:北京對角線設計
山石苑民宿所在地自然地貌旖旎,山脈自北向南連綿不斷,兼顧自然景觀與鄉土體驗。山石苑使用中軸線定位建筑群主體方位,將主要建筑物部署在由北向南延伸的中軸線上,左右取得均衡對稱,再加上高低起伏變化,以及近水遠山的自然環境,構建出一個在空間布局上最大限度地突出“環島游”的民宿理念。
“方圓相濟,人生自在方圓中”,建筑群體中借用方圓智慧,打破傳統建筑的局限性,讓空間富有更多層次變化,設計師巧妙運用圓洞結構,加入景觀元素,為雅凈的建筑空間添加了一份生機。
充分利用“近水遠山”的景觀資源。在建筑中把觀景面分散給予主要功能區及客房,14間客房全部是面向水面的景觀房。屋頂露臺也提供傳統體驗感觀,可以無遮擋地遠眺水景,綠植,遠山,形成遠近豐富的景觀層次。
室內沿用室外建筑手法來展現電視背景墻以及床頭背景墻的立面關系。整體空間局部使用淺灰木材,與家具的大地色調相得益彰。獨立的套房都配備室外陽臺讓客人盡情欣賞周圍的自然景觀。
項目名稱:山石苑民宿
設計方:北京對角線設計
主創及設計團隊:王兵 – 北京對角線設計工作室
建筑面積:5200㎡
攝影版權:玉珠
來源:谷德設計網